【文/陳嘉鴻、衞三木、陳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各國社會均將終結疫情的希望投放於疫苗研發上。現時共有超過 70 種針對新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投入研究,然後在歷經不同階段的臨床研究後,當中只有少數會合乎世界衞生組織的要求並獲得各地政府批準緊急使用。近日,香港政府在第三期臨床數據尚未刊登於國際期刊的情況下批準緊急使用科興出產的疫苗;隨後於全港疫苗接種開始後,醫院管理局先後公佈有兩名市民於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的個案,引起社會對於疫苗審批桯序及其安全性的熱議。有見及此,公共衞生研究社將由實證角度出發,解構理想疫苗的特癥、疫苗接種與群體免疫間的關係、如何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以及公開疫苗數據之必要。

防疫措施可在達致群體免疫之前逐步放寬

社會一直期望疫苗能夠令香港達致群體免疫,屆時便可雨過天清,社會回復正常運作,但事情是否這樣一帆風順呢?我們得先從群體免疫說起。

群體免疫是指一個人口內有足夠數量的人對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免疫力,令病毒無法廣泛傳播,以使其他沒有免疫力的人也受到保護。這個「足夠數量」,就是群體免疫閥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取決於病毒的基本繁殖率 (R0) ,公式為 1-1/R0 ,簡而言之就是基本繁殖率愈高,群體免疫閥值亦愈高。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們亦會參考即時繁殖率(Rt)等數據。病毒繁殖率取決於多個因素,例如病毒本身的感染性、防疫措施的效用等。文獻指新冠病毒的基本繁殖率在全球疫症爆發初期約為 3.3 [1] ,而香港在去年 6 月底時即時繁殖率更高達 4.5 [2] ,換言之我們需要有超過七成人甚至接近八成人有免疫力才能達致群體免疫。

要知道疫苗非 100% 有效,因此我們需要較群體免疫閥值更高比例的人口接種疫苗。港大高本恩教授就曾指出如果疫苗保護率本身就不足,若然進行大規模接種亦未能達到群體免疫。而即使疫苗保護率足夠,亦要有足夠數量的市民願意接種疫苗。據港大在一月底公布的調查顯示,只有近半數市民有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離達致群體免疫閥值有一定差距。此外,面對病毒變種,疫苗對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率或會有所下降,以致接種疫苗人士比例須較群體免疫閥值的理論值更高。種種因素均不利於香港在今年之內達致群體免疫。

由此可見,期待達致群體免疫才放寬防疫措施,不但可能是漫長的等待,更或是刻舟求劍之舉。另一方面,一般群體免疫理論假設每個人的行為大致相同,與每個人接觸的機會均等,亦未有將超級傳播等因素納入考量,使這些流行病學理論未必與現實相乎。可以預期的是即使達到群體免疫閥值,我們還是會面對零星爆發,社會還是要與病毒共存。

一如面對其他傳染病,即使我們無法完全遏止所有感染,但是我們還是有不同手段去減低病毒所帶來的影響。就疫苗接種策略而言,由於長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往往較為嚴重,絕大部份國家均針對長者及其照顧者(醫護人員、院舍職員等)進行優先接種。當絕大部份長者及其他高危人士已從疫苗得到保護,住院及死亡人數將大幅下降,病毒對社會的威脅將大大減低。屆時社會將要重新權衡病毒擴散的風險與防疫措施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制訂比群體免疫更可行的退出戰略 (exit strategy) 。

其中一個做法是在香港整體人口具免疫力者未達群體免疫閥值前放寬部份防疫措施。例如在維持接觸者追蹤和廣泛檢測等前提下,撤銷入境者檢疫等對市民影響最大的措施,並讓各行各業回復正常運作。由於屆時絕大部份患者都是病情輕微,政府可考慮以病情嚴重的個案數字,而非感染數字作為調整防疫政策的依據,用疫苗在抗疫與社會正常運作兩者之間找到新平衡。

參考資料:

  1. Alimohamadi, Y., Taghdir, M. & Sepandi M. (2020). Estimate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for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Prev Med Public Heal. 2020;53:151–7. doi: 10.3961/jpmph.20.076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1). COVID-19 Real-time Dashboard. Retrieved from https://covid19.sph.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