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科審題委員會名單曝光 7 成員最少 2 人任職教育局 葉建源憂被要求「向上級交代」洩密
2020 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一條有關中日關係試題被指傷害國民感情,引發軒然大波,題目被「DQ」、涉事考評局經理請辭。《立場新聞》接獲投訴,指 2021 年文憑試歷史科審題委員會 7 名非考評局成員中,最少 2 人任職教育局,包括 1 名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1 名教育局項目主任,有別於以往多數僅 1 名成員具教育局背景。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擔心委員會組成狹窄,又憂慮有關人員被要求「向上級交代」,致試題未能保密。
考評局及教育局回覆《立場》查詢,均未有正面回應是否有最少 2 名教局人員加入審題委員會,只承認有教育局「課程專家」,以當然委員身份加入。兩局發言人強調,如有人違反保密原則,有機會判監。
《立場》接獲自稱考評局人員的匿名投訴信,指 2021 年文憑試歷史科審題委員會名單已確定,形容其中 4 人是「教育局的人」,情況「禮崩樂壞」,並提供相關名單。
據投訴信所附名單,被指為「教育局的人」的 4 人,包括 1 名現任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1 名項目主任。餘下 2 人,分別為 1 名近年內被借調至教育局的相關學科老師,另 1 位則是中學管理層級人員,現正擔任課程發展議會轄下、一個相關學科專責委員會的主要成員。
項目主任屬短期合約 非公務員體制
《立場》向學界人士了解、並翻查當局公開招聘資料,發現教育局近年不時以短期的非公務員合約,以項目形式招聘多名「項目主任」,可以屬全職或者兼職。投訴信中所指的 1 名項目主任,綜合知情人士及網上資料為一名退休副校長,正以上述形式受聘於教育局。
網上資料顯示,教育局曾在 2019 年及 2020 年先後招聘與中史、歷史科相關的兼職項目主任,其中 2020 年 9 月份刊登的招聘,要求求職者有不少於 6 年的歷史科教學經驗,負責支援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特別是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的工作,亦要評審教科書等其他職務,合約期為一年。
「借調老師」任教育局專業職務
至於「借調老師」,屬於教育局恆常機制,每年讓不同學校的校長及老師,有機會借調到教育局「擔當專業職務」,交流專業知識和經驗、加強伙伴關係;機制被學界視為提拔「明日之星」手段,有指老師經借調後重返學界,一般有「更好、更順利」發展。資料顯示,投訴信名單中所指的老師,於近年內曾被借調至教育局。
考評局去年回覆有關審題委員的組成方法時,指出 2020 年文憑試歷史科擬卷的審題委員會,由 7 名考評局聘任的局外科目專家以及 1 名考評局經理組成。按照相關成員組成及人數,意味著 2021 年文憑試歷史科審題委員會中,近半的考評局「局外科目專家」,均直接在教育局任職,或近年有局內工作經驗。
僅承認有教局當然委員加入
教育局回覆《立場》查詢時表示,文憑試各科審題委員會的成立由考評局主導,但就承認去年試題風波後,考評局有邀請教育局的「課程專家」,以當然委員的身分參與各「審題委員會」。考評局亦指,2022 年文憑試起會落實改善文憑試擬卷機制的措施,包括加入教育局當然委員。
考評局及教育局均重申,「審題委員會」工作性質屬高度機密,考評局指,保密是以免有關人士受到滋擾,亦避免引起公眾人士質疑公開考試之保密工作,以維護文憑試之公平公正,強調任何人士違反保密條文均屬犯法,可判罰款及監禁 6 個月。
葉建源憂損獨立性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表示,自己不太熟悉審題委員會,但認為如有太多教育局背景的人員,組成會太狹窄,「成員人數本身都唔多,一個(教育局代表)都夠」。他擔心教育局會否在考核上有過大的影響力,強調過往將考評部門獨立,就是希望與行政上有一定距離,能在擬題、審題上聽取不同意見,有廣泛代表性。
試題風波後,教育局對事件展開「調查」,去年底公布的建議指必須有教育局「課程專家」,以當然委員身分參與各學科審題委員會,「務求課程和考評宗旨能保持一致」;過往,具教育局背景的成員,均以「個人身份」獲邀及加入委員會。
葉建源指,理解教育局希望加強與考評局溝通,但質疑能否確保擬題的保密性,「如果係以官員身份加入,咁係咪要向上級交代考評資料?能唔能夠確保試題唔洩露?」
教局強調不知審題委員會名單
中學文憑試試題由考評局轄下的「審題委員會」擬定,包括人員名單等均屬機密,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去年 6 月稱,局方並不知悉相關名單。教育局只承認過往曾推薦人員參與委員會,獲加入的人數亦有所上升,但就強調相關人士參與「審題委員會」哪個崗位等完全由考評局決定,即使有教育局人員參加委員會的工作亦是個人身份。
去年歷史科試題風波後,時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審題委員會成員楊穎宇離職,外界關注審題委員會的組成,建制派群起要求教育局加強對文憑試的監管角色。教育局今年 2 月明確表示,24 個甲類學科的文憑試審題委員會,均會邀請教育局「課程專家」參與。
此外,教育局將設立一「仲裁委員會」,聲稱用以處理考評局內部未能解決的擬題爭議,委員包括考評局高層、教育局代表等。考評局表示,自去年 9 月起已陸續推行部份建議措施,計劃在兩年內落實所有建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