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的過渡房屋 永久環境破壞
【文:李少文(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
在現今的香港要安心出行固然難,要安居樂業也殊不易。失業率升至 17 年以來新高是否因政府抗疫無力,作為環團我們不置喙;但近年政府推出所謂的安居板斧則經常有意無意把公民社會各自追求的目標對立起來。政府不願意處理發展商囤地問題,又欺善怕惡,不敢收回棕地,唯有向綠化地和郊野公園的附近土地埋手。政府除了自己不斷改劃綠化地外,更變相鼓勵發展商參一腳。政府推動的過渡房屋計畫,正好為發展商手上因保育問題而發展潛力低的土地提供發展機會。
向綠化地郊野公園附近埋手
政府早在 17 年便提出過渡房屋計畫。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計畫由民間主導,「以紓緩在公共租住房屋輪候冊上的家庭及居住環境欠佳住戶所面對的困境」。政策一出,多個發展商先後表忠獻地,今日五十萬呎,明日百萬呎。這些地皮由發展商借出或以象徵性的租金租給民間或慈善團體,近來已有項目向城規會闖關。
其中一個項目是天水圍的光村,在去年 12 月向城規會在三幅農地上申建一百個單位。項目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就夾在達德公所和聚星樓兩個法定古迹之間,其中一塊申建的土地更是「其他指定用途(與文物及文化旅遊有關用途)」,批准在這用途的土地上建屋,是極不良的先例。更甚的是分區計畫大綱圖明文規定這用途的土地如要發展,必須提交文物影響評估,但在申請人最初提交的文件中竟然缺如。
兩個古迹所在的屏山是全港第一條文物徑,達德公所被認為是祭祀英靈的地方,聚星樓和風水有關;提出申請的機構在宗教和文化背景和附近宗族有差異,難怪申請引起村民的強烈反對。諷刺的是,土地的業主是早前以保育前皇都戲院而獲得保育界不少掌聲的新世界。現時申請尚在延期,未有結果。
政府助完善配套 發展商無損失
會德豐就更離奇,在公布借地之初不願意公開地點,但只要略為一查,便可知所在地為大埔黃魚灘。九龍樂善堂近日便向城規會申請興建 11 幢四層住宅樓房,共提供 1,236 個單位。有關土地的大部分為「綠化地帶」,而且緊貼着劃為「自然保育區」的沼澤而建。申請人提交的生態影響評估聲稱該沼澤附近一帶已有發展,人為干擾早就存在;又指地盤早已平整,生態價值低。回顧一下黃魚灘遭破壞的歷史,沼澤早在 1996 年劃為自然保育區,曾記錄超過一百三十多種雀鳥,但 98 年 10 月底遭發現恒基集團的附屬建築公司裕民建築在興建比華利山別墅時,把泥頭倒進濕地,涉及面積達 1.8 公頃。規劃署要求違規公司和地主會德豐恢復原狀。自此以後,周邊的確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破壞和發展。
細心一想,發展商推出的土地都有交通、環境、配套各種問題以至不能發展。把這些土地供慈善和民間團體興建過渡房屋,城功的話不僅可以換得美名,還為土地發展掃除障礙,失敗的話也沒甚麼損失。香港的保育政策軟弱無力,但絕不能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便不甘後人,為虎作倀,姑息「先破壞後發展」的做法。
原刊於 2021 年 3 月 5 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
長春社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