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裕民坊的街頭上,放眼望去,大部分商戶、舖頭皆以鐵閘鎖上,大部分都貼有「市建局物業」告示,已被市建局收購發展觀塘裕民坊重建計劃。但「裕發鮮果汁」及「安記皮具」兩家店舖仍在營業,連同他們,至今有 4 商戶未接受市建局搬遷賠償方案,成為「釘子戶」。有人說他們阻礙城市發展,但他們說,不肯遷拆背後,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感情回憶。

「裕發鮮果汁」在裕民坊經歷五十多個寒暑,現年 70 歲的老闆娘董利平,喜歡人家叫她張太。一頂深藍色的鴨舌帽、一條棗紅色的圍裙,加上黑色的水鞋,就是張太每天開舖的戰衣。張太是台灣人,於 70 年代認識丈夫後嫁到香港。當時丈夫經營的小生意不算好,她提議改賣果汁,在裕民坊開舖,見盡觀塘多年來的光景。

張太憶述,數十年來與丈夫朝 10 晚 2 一同「捱夜、打天下」,不足一百呎的舖內,卻有數不盡的珍貴回憶。12 年前丈夫離世後,這間店更是丈夫唯一留下的東西。網上有批評,指她執意不遷,只為成為「釘子戶」,可獲更高的賠償金額,張太強調不論賠償金額多少,她都不會接受,只是想守住先生留下的回億,「唔係要錢、回憶係錢買唔返」,「我會死守呢度,要抬我走就抬啦」。說著說著,她以右手輕輕抹走淚水,「冇辦法,時代係咁,就要犧牲我啲老人家、舊舖」。

老舖不習慣搬入新商場 盼政府安排原區安置

被時代衝擊的不只張太,還有在觀塘土生土長的皮革店老闆許志美。從張太的舖頭向前走著走著,就會來到「安記皮具」。老闆許志美說,店舖至今開業 50 多年,他已是第二代傳人,小時候在裕民坊長大,對此地方充滿感情。他說,記得自己曾在爸爸臨終前許下承諾,說會守住舖頭。說到未來可能有機會被逼遷,他亦不禁哽咽起來。

許志美引述市建局,說賠償金額約 300 萬元,並會安排他在新商場有舖位,但要求其裝修「符合商場格調」,首 3 年每月租金大概 8,000 元至 25,000 元。他則說,自己珍惜地舖在開業時間上的自由,亦享受在地舖感受到的冬暖夏涼,「這些都是在商場內開業不能體會」。而且皮具售價僅數十至數百元,難以長遠支付租金,加上會失去一批街坊客,盼政府可安排原區地舖安置。

協助商戶的「活在觀塘」負責人馮炳德批評市建局沒有保障各商戶福祉,若接受賠償的商戶到新商場開業,單是雜費每月便要交逾萬元。加上賠償方案只列明首 3 年商戶可繳交一半的市值租金,3 年後租金回升,對小商戶必定造成沉重負擔。

市建局:搬遷方案已獲 9 成經營者接受

裕民坊重建計劃持續十多年,是市建局歷來規模最大的單一項目,計劃把裕民坊為中心的觀塘舊區改造。有仍未遷走的商戶本月初收到執達吏信件,估計市建局將會清場,局方其後解釋只屬誤會。(另見報道

市建局回覆《立場》查詢時指,局方在 2008 首次出價收購並分階段推行觀塘重建計劃,10 多年來已收回所有具業權的物業,只餘下 4 個霸佔土地多年的違例構築物佔用人仍在佔用土地。

市建局重申,明白部分構築物經營者希望日後能留在原區繼續經營的意願。因此早在 2018 年 9 月制定特別搬遷方案時,除有現金津貼外,亦額外提供遷置安排的選項,例如讓他們可優先租用裕民坊新商場內的「裕民里」的店舖,並提供合共三年的租金及管理費寬減。這套搬遷方案已獲 9 成構築物經營者所接受,並遷出裕民坊,其中 15 位經營者亦已選擇到裕民里經營生意,並在 4 月份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