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十周年】核能佔全球能源比例下跌 《自然》:核災後清理費高昂 窮國無錢發展核技術
十年前的日本 3.11 大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導致約 19,300 人喪生,海嘯席捲福島第一核電廠周圍的保護性海堤,引發火災和爆炸,至今仍未完成清理。學者普遍認為,核能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是最潔淨、最穩定的選擇,亦是在氣候危機下最需要的電力來源。
不過《自然》編輯評論指,現時核能供應的能源約佔世界的 10%,低於 2010 年的 13%,認為未來數十年核能仍是全球能源架構的一部分,但其使用量可能會持續下降。文章解釋,有兩個主要原因令各國對核能卻步,第一是接連不斷的核災,其次是核能與毀滅性核武有「共同祖先」,兩者都阻礙核能的發展。
例如中國和印度,均有計劃建造新的核反應堆,但國際能源署(IEA)指出,尤其是在高收入國家中,核能的發展量低於原先的可持續發展願景。而且面對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各國對核能的需求可能不會反彈。
大眾對核災恐慌蔓延
現時大眾將注意力集中在核災上,或很難想像核能曾被視為解決全球能源需求的一種方法。從 1951 年全球首個實驗堆開始,反應堆增加速度不斷提高,在 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末的高峰期,幾乎每年都有 20-30 間核電廠投產。1957 年英國一家核電廠發生大火,亦沒有阻礙全球核電廠的增長。
不過,情況在 1979 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核泄露事故後發生了變化,該廠冷卻程序出現故障,導致反應堆堆芯部分熔化。幸運的是,當時並沒有導致任何人命損失。到 1986 年,切爾諾貝爾核災直接導致約 31 人喪生,遍佈蘇聯與歐洲的輻射塵影響了廣泛人口,到福島核災難,多達 50 人遭受非致命的放射線灼傷、 1 人死於因放射線照射引起的肺癌等後果,都令大眾對核能產生恐慌與憂慮。
除了死亡和健康風險外,三哩島核電廠的核污清理總費用高達 10 億美元;切爾諾貝爾核災造成的損失超過了 2,000 億美元。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估計,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淨化處理工程費用,將在 4,700–6,600 億美元之間,這意味除了建設成本外,任何投資核能的國家都必須準備撥出巨額資金,保障在發生災害時可以應對。
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的 12 座反應堆已永久關閉,另有 24 間核電廠仍在關閉中,以進行持續的安全審查,做法亦增加了核能成本。
僅部份國家有財力發展核技術
現時並非所有國家都能夠使用核能。有核能計劃的國家需要與核供應商集團、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後者並非常規的能源監管機構。 IAEA 監視和檢查核電廠,並嘗試確保個別國家不會將核材料用於武器用途,部分原因是一些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在最初尋求核技術作研究、開發核能之後,成為了核武勢力。
考慮到採用核能的障礙,全球大部分核能都是由擁有核武國家生產。《自然》評論認為不足為奇,因計算可能出現的核災清理費用,核能成本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大多數國家都會對此卻步。
文章又指,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技術雖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其成本已不斷下降,其監管也更加簡單,不涉及國家安全等問題。
最後《自然》編輯評論補充,核能將繼續伴隨人類一段時間,但不代表這是人類「去碳」的解決方案。核電雖有其好處,但持續的低發展率,表明某些國家認為出現災難風險遠遠超過好處。對於另一些國家而言,發展核能是經濟上無法支持。如果全球要實現淨零碳排放,重點必須放在可再生能源上。
不過,再生能源也有其缺憾,例如其持續性,與之配搭的能源組合是否高碳排放,種種一切問題,《自然》的評論則未有交代。
來源:
Nature, Nuclear technology’s role in the world’s energy supply is shrinking, 9 March 2021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