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從此入:清代翰林與香港
清代翰林是科舉制度的延伸,要了解翰林,首先要認識科舉考試等級,最基礎的是「縣試」,從中篩選出「秀才」;秀才參加「鄉試」,選出「舉人」; 舉人參加「會試」,獲取錄者為「貢士」,貢士參加「殿試」後,僅約十位應試者獲「進士」資格,而當中最優秀者獲授予翰林院官職,成為「翰林」,這批精英受大眾景仰,具公信力。翰林的主要職責包括編修當朝歷史,所以亦被稱為「太史」。一位香港老人家曾告訴梁基永博士當年有錢華人寧信太史公,也不相信銀行。梁博士說:「因為當時銀行不普及,公信力不及今天。」
道光二十一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後,有一些翰林到訪香港。例如咸豐九年,來自順德的李文田 (1834-1895年)以探花入翰林,由窮家子向上流動成為地位崇高的鄉紳,當時地方缺錢,他受兩廣總督之命,數度來港辦理鴉片煙包銷及研究徵稅事宜,藉以開拓財路,訪港過程中留下墨寶,現時位於元朗廈村的鄧氏宗祠「友恭堂」內仍保存一副李文田對聯。當時訪港的翰林不只李文田,他的同鄉梁耀樞(1832-1888年)以狀元入翰林,訪港時曾在元朗廈村靈渡寺留下「道從此入」書法,大嶼山鹿湖精舍大門門聯亦為梁耀樞所書,見證了這段歷史。
清代翰林來港事蹟中包含一段被人揭發「秘撈」的插曲,主角是狀元黄思永(1842-1914年)。光緒九年,黄思永到廣東遊山玩水,順道來港賺外快,替香港洋人買辦「題主」。題主是當時廣東地區喪禮儀式之一,先人過世後,後人在神主牌上寫好祖先資料,但「神主」二字當中,「神」右旁一豎不寫,「主」字頂部一點不寫,待「五七」(人死後35天)當日由德高望重的主禮嘉賓用硃砂筆補足,稱為「貫神點主」。主賓之中,地位最高的是狀元。黄思永到場硃砂一揮,得到數百元酬金,時為中環一層樓的價值。黄思永越境「秘撈」正值孝貞顯皇后喪期未滿百日之際,全國素服,不辦喜事,而「題主」儀式卻需要換上祭祀用的吉服進行,黄思永犯了忌諱,被御史鄧承修參奏,批評他一向很會找着數,人甚猥瑣,得到翰林院「修撰」職銜之後到處招搖,名聲很差。這次黄思永被揭發「秘撈」事件為翰林訪港記錄留下一段趣聞。
翰林出身又擔任重要職位的訪港官員甚少,歷史上著名的兩廣總督李鴻章(1823-1901年)是其中之一。清末光緒四年,北方大旱,災情持續至少兩年,名為「丁戊奇荒」)丁丑及戊寅年),香港華商以東華醫院名義賑災,捐贈大筆款項。李鴻章上奏,高度評價廣東士紳及東華醫院,清廷頒下一副由光緒皇帝御筆所書的牌匾「神威普佑」,以感謝東華醫院義舉,現時牌匾仍保存於中環文武廟內。李鴻章對賑災一事心存好感,走任兩廣總督時到訪香港,當時港英政府以最高規格舉行歡迎儀式,於中環美利碼頭鳴放禮炮接待 。
清代翰林來港屬探訪性質,香港屬英國管治,並非他們久居之地。自辛亥革命後,南來香港定居的人數才陸續增多,以「太史蛇羹」為人熟悉的「江太史」江孔殷(1864-1952年)是其中一人。梁博士說:「江太史是著名美食家,即使他家裡烹調一碗蛇羹、一道菜,美食界都以他作為標準。翰林具社會公信力,莫論對文化界及經濟界的影響,整個社會都以他為學習榜樣。」梁博士認為這些翰林來港,帶領了當時社會文化,香港得享飲食天堂的地位有部分得益自他們的文化遺產。
而中國最後一位享有翰林「編修」職銜的留英學生刁作謙(1880-1974年)亦於1950年移居香港,擔任教職。1974年,這位歷史上最後一後翰林在本港終老,為自唐朝以降實行的翰林制度劃上句號。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漫遊百科》選取不同領域的網上及現場講座,助觀眾透過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分享,達至終身學習。節目逢星期日晚上11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本集於3月14日播放。港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knowledgezone2021/episode/73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