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夢呈前半生」音樂會結合紀實影像 談年輕音樂家育成之路
疫情稍退,表演場地局部重開,重啟不少蘊釀已久的現場演出,而「夢呈前半生」是當中一例。據節目策劃人賴燕婷 (Icy Lai) 所述,項目於 2018 年獲藝發局資助,敲定節目內容,繼而經歷社會運動和疫情等變數,令演出日期一再押後,到節目如今終於出台,已是近三年之後的事。
「夢呈前半生」音樂會,說的是哪人的夢,哪人的前半生?
「夢,當然可以指夢想,但也可以象徵夢境,正如成年人回想童年的自己,那些片段和畫面,其實都是模糊的印象,彷如虛幻的夢境;而『前半生』,不是說具體年齡,而是形容一種迷失的狀態,有了一些成就卻無以為繼的狀態。」
Icy 成為藝術行政人員前,亦是一位修讀音樂的準鋼琴家。惟她漸漸發現自己不是演奏之材,所以另闢蹊徑,走上幕後之路,結果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發現幕後行政崗位,更適合自己。投身業內,她見證更多滿有才華的音樂人,由童年開始接受專業教育,負笈海外,學成歸來後在業界嶄露頭角,及後卻步入一個漫長的迷失期,停滯不前:「初嘗成功滋味後,下一步呢?」
泰倫斯.馬力克電影《生命樹》 (2011) 以廣闊的敍事時間和視野,寫人生際遇和抉擇,觀照社會百態。 Icy 深受此戲啟發,遂將自己的緒思兼收並蓄,寫成完整的表演概念,搬上舞台。「夢呈前半生」結合紀實影像與古典音樂兩套語彙,刻劃年輕音樂家的挫折和磨練,同時以小見大,投射年輕人的生存掙扎,帶出成長的探詢和領悟。所以「夢呈前半生」,說的可以是任何人的夢,任何人的前半生。
第一部分:《夢囈與回憶》
梁騫仁 《童想》
德布西 《兒童天地》之〈雪花飛舞〉、〈黑娃娃的步態舞〉
舒伯特/李斯特 藝術歌曲鋼琴改編:〈流浪〉、〈鱒魚〉
第二部分:《所見的混沌》
蕭邦 第二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第三部分:《始處還是末端?》
梁騫仁 《生命插曲 III – 香港》(世界首演)
葛利格 A 小調鋼琴協奏曲
筆者認為,音樂會的概念紮實,節目編排完整,不論選曲、影像資訊,乃至演奏者名單,全都指向「夢呈前半生」的主題。「除了德布西,所有樂曲都是作曲家嶄露頭角時的早期創作,他們正處於事業的上升軌跡,懷着夢想,邁向成功。」音樂會共有三部,第一部分《夢囈與回憶》回眸童年回憶,《所見的混沌》是青年的迷失和困惱,最後的《始處還是末端?》將懸念帶回當下的現實時空,烘托「前半生」的未知景況。
何以是「除了德布西」呢? Icy 解釋,《兒童天地》是德布西從女兒的角度觀照世界的幻想創作,寫時已四十來歲。「每人都不能確實記住童年記憶,一個中年人聯想小孩的心思時,就像做了一場夢,只有依稀而湮遠的印象。《兒童天地》表面思索親子關係,但同時亦是作曲家回溯自己童心的過程,因為昔日種種,建構了創作時的他。」
第一部分亦包含紀實影像,配合現場音樂同時播放,互相參照。「當談起音樂與影像,不少觀眾立刻聯想起電影配樂,但我不希望其中一環是從屬角色,我想兩個獨當一面的藝術媒介相輔相成,讓觀眾在影像上得到部分資訊,然後從音樂補完其他訊息,契合成完整的解讀。」Icy 說。
五段非敍事短片均由本地導演陳巧真、徐智彥掌鏡及操刀剪接,拍攝小孩子排練樂器和玩樂,靜止和動態的場景,在片中涇渭分明。二人活躍於獨立電影圈,擅於拍攝紀錄片,而陳巧真更曾憑《32+4》入圍台灣金馬獎。在音樂角度而言,Icy 同樣認為他們是不二人選:「我需要有拍攝音樂影像經驗的導演,而他們曾在導演黃進和鼓手 Anton Fung 的合作企劃中製作影片,已具一定音樂觸覺,可以咀嚼音樂背後的意涵,繼而用真實的影像資訊,扣連音樂會的意義。」
Icy 與一所小學合作,實況拍攝學校樂團的排練過程;另一邊廂,團隊進行試鏡,招攬了另一批有音樂基礎的小學生,拍攝一些有場面調度的片段;這批小孩子的家長,更提供了子女平日練習樂器的生活片段,增加影像的紀實性。
導演於遊樂場、公園及舊樓取景,指代童真和舊記憶,而影片內容則圍繞玩樂與排練兩大元素發展,以定鏡和黑白濾鏡,呈現小演員的動與靜。「每個音樂人,在年少時總犧牲了很多玩樂的時光,刻苦練習。紀實影像配以童年生活片段,也教人反思現代的填鴨式教育。」音樂人模糊的孩提回憶,也許都藏着這份玩樂與練習的角力,他們少時未必為意,長大回眸才恍然大悟。
古典音樂本身是一種美學,它可以不為外在的甚麼而存在,但它也可以緊扣生活,而電影媒介,尤其是紀錄片種,能為兩者牽上連繫。她不諱言:「這件事的本質,在衝擊傳統古典樂迷的認知:從完整樂曲中抽取樂章單獨演奏、影片長度限制演奏速度、剪接時機與樂曲節奏的契合等,都不會在一個傳統音樂會上發生。」
「古典音樂,本身就有歷久不衰的價值,欣賞古典音樂,可追求精神滿足,但我認為單單追求與自己生活無關的精神滿足,是奢侈。我們固然不能忽視音樂本身的價值,但也不能完全剝離作品的創作處境,所以我才利用紀實影像,為音樂塗抹一層當世意義。」
多媒體與音樂的實驗做了很多年,「夢呈前半生」的處理方式,絕不算新猷,但 Icy 強調,跨媒介背後有推廣當代音樂的立意。《童想》和《生命插曲 III – 香港》,由本地新晉作曲家梁騫仁譜寫,第一首是室樂舊作,另一首是作曲家依據「夢呈前半生」主題而作的委約作品,Icy 將它們安排在音樂會一首一尾,前後呼應。
「我一直很想支援香港當代作曲家,但問到底,我們明白當代作品在做甚麼嗎?實驗性創作的鑑賞門檻極高,不易理解,更遑論聽眾在聆聽中索取趣味。所以我希望藉此機會,讓新派的樂思融攝到大眾熟悉的影像中,透過影像,起碼將音樂稍稍拉近,正如我看到加了《童想》音樂的粗剪片段後,我更確信,這件事是要這樣發生的。」
除了音樂和影像,音樂會中所有演奏家自身的夢,乃至成長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迷失,都納入音樂會的概念中,成為敍述主體的一部分。演奏者名單上可見,新晉指揮家薛毅章、Ensemble Hong Kong 樂團成員,全都是業內新晉,鋼琴家張緯晴 (Rachel) 更是國際新星。
在范.克萊本 (Van Cliburn) 國際鋼琴大賽贏得觀眾大獎後,Rachel 的歐美巡演一直沒有停頓過,她多次說自己幸運,由童年開始接受專業訓練,繼而在國際賽事奪獎,再到演藝事業上了軌道,統統都是意外收穫。但幸運背後,是一場不會完的磨練:「少時決定走演奏這條路,老師已叮囑我,這條路一點都不易走。當然我也經歷過瓶頸的時候,挫折也有不少,但 Go with the flow 吧,走過挫折,才會成就現在的我,我也在學習為難關感恩。」
演出與比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場合,但同樣需要強大的心理質素。回看比賽歲月,這位巡演鋼琴家憶起參賽時的壓力:「比賽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比較,十年前自己造詣未成,要很努力才能理解其他參賽者的技藝,追上歐洲水平,所以那時會給自己很大壓力,而這些恐懼和枷鎖,便會成為演出的雜念。是需要經歷一些過渡期,你才會慢慢頓悟,演奏時要卸下所有考量,盡情分享。」
在「夢呈前半生」音樂會中, Rachel 既是敘述者,亦是被述者,「音樂會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是我的故事。」她這些迷茫期,亦與音樂會第二部分《所見的混沌》遙相呼應着。
走出先前的迷失,來到「前半生」最後一個階段,《始處還是末端?》象徵成功,也象徵後來更多的迷失。第三部分,就這樣留下一個疑問。 Icy 直接了當地說:「整個音樂會的核心訊息,就是那個問號。很多演出者,在這個圈子很多年了,早年初嘗成功滋味,但然後呢?當初的熱情又剩下多少?這些問號,又因何浮現?所以這場音樂會的尾聲,都落在『半生』,人生的『中間』。」
或許,「中間」和「一半」都是符碼,象徵人在轉捩點前的裹足不前,蘊藏人的悵惘和無力。同樣,面對看不到盡頭的逆境,困惱難消,這些問號,亦會繼續停留在很多人的心裏。
主辦:Icy Lai
協辦:前半生藝術概念有限公司概念、監製及音樂會導演:Icy Lai
鋼琴:張緯晴
作曲:梁騫仁
指揮:薛毅章
樂團:Ensemble Hong Kong
弦樂四重奏:The TimeCrafters 時。刻室樂短片《夢囈與回憶 Murmur & Memories》
導演:陳巧真 徐智彥 賴燕婷
(本文為贊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