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香港,「專家」好像有點貶值。武漢肺炎疫苗在港接種兩周有餘,6 人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即使撇開中港間的矛盾不論,由採購的決定,接種安排,以至安全性的解說,特區政府每每依賴一眾專家解話,當政策不清,專家們的公信力便每日消磨。專家不可信,或專家只會幫政府背書的指控,在民間不停發酵。作為其中一名「千夫所指」的專家,衞生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倒一臉安然,說自己的責任,不過是把手上的數據告知大家。多次重申港人「會自己諗」的他,認為「專家」的工作,至此已盡。

雖然劉宇隆也承認,科興疫苗的數據「唔完整」,未成熟,「青咇咇就摘落來」。但他仍堅持,自己言盡於此,打唔打,大家自己決定。他說這也是自己多年來行醫的理念,「有人話我痴線,I do what I like,I show you how I live,what you do is your own choice!」


一眾港大醫學院教授之中,劉宇隆算是較低調的一位。不少市民認識他,來自於早前一個記者會,他與中大教授許樹昌現身,解釋說 60 歲以上市民也可以接種科興疫苗 — 而中國衞健委到今天,仍表明長者能否接種,沒有足夠數據支持。劉宇隆當日也承認,科興疫苗的第三期數據「未去到統計學上有意義」,又以「呢啲全部都冇足夠數據,係一種感覺」,去回應記者追問哪些人士不應該接種。金句一出,市民譁然。只要 Google 一下「劉宇隆 感覺」,已可見到鋪天蓋地的評論,無一不是把他批評得體無完膚。

他的「專家」名銜,一夜間多了兩個字在前面 —「所謂」。

從「專家」變成「所謂專家」

事實上,稱劉宇隆為疫苗專家,他當之無愧。自 1980 年於蘇格蘭畢業後,他在兒科浸淫數十年,現任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亦曾出任香港兒科醫學院院長。他的其中一項著名研究,是研究疫苗對克制輪狀病毒的作用,確實對拯救初生嬰兒的性命貢獻良多。

他的履歷,完全配得上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一職。

但在不少市民心中,大概只會記得這位兒科及疫苗專家,在記者會上以鉛筆敲打自己頭部,說「我而家敲緊我個頭,香港人識得自己諗」;以及在親自接種科興疫苗後,展示那件印有「勉逆歷」三字的上衣。

 

對於外間一片批評聲音,劉宇隆似乎毫不介意,「我唔係神呀大佬,我緊係憑感覺同你講啦,呢個叫判斷。」他強調,做一個決定,需同時兼具理性及感性,依他的說法,是「左腦及右腦」,「我都會教學生,你左腦同右腦要雙劍合壁,左腦係睇數據…然後右腦係感情好豐富,明白人世間係無絕對,無絕對嘅錯、無絕對嘅啱,所有嘢都係好複雜。」

「我會盡晒我嘅左腦理性去睇呢啲嘢(疫苗數據),最後我知道呢個唔係完整嘅數據,全部都係青咇咇就摘落來,點解要扮神姐?」、「所以我好鼓勵啲人自己去睇數據,唔好人云亦云…但係我覺得香港人係好聰明,點會唔(睇數據),老人家咪搵個仔去睇囉,咁咪唔會俾人蒙蔽囉。」

這些論調,其實和他在記者會上的說法極其吻合。但到接種計劃開始,再到出現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甚麼人應該接種,有哪些長期病便不應接種,鬧得沸沸盪盪。記者再問他,死咗人喎,重係堅持畀市民自己判斷?他只是一句「我睇法(跟當時)全部都冇變」。

高舉「選擇的自由」:有人話我痴線

醫學界中,其實有一套理論,叫做 patient-centered(病人為先),簡言之,即是醫生的角色,是羅列所有的資料,分析利弊,但最後決定採用哪一種治療方式的,該是病人。這套理論在公民知識水平高的國家相當流行,劉宇隆的理念也顯然符合。這在香港,算是走得相當前。 

他甚至認為,即使人們選擇不要健康,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有人食煙、hea 做人,我都好尊重佢,最緊要佢明白結果係點…有人話我痴線,I do what I like,I show you how I live,what you do is your own choice!」

但 patient centered 多數是用於一對一的治療,前提也是醫生可以詳細地提供分析,但疫苗接種其實接近「普及計劃」(Universal Scheme),而劉宇隆也承認資料不全,一味交由市民自行判斷,是否理想?連日來,不少接種疫苗的市民「扑咪」都令人啼笑皆非,例如說「我是中國人」便要打科興、「如果唔係科興,我寧願唔打」等,這種情況,又是否符合劉宇隆所想的「香港人好聰明、識自己揀?」

「全部嘢都應該尊重,」他說不會評論他人接種疫苗的原因,只重申自己尊重個人意志,「社會要尊重對方,咁樣先可以繼續運作落去,呢樣嘢係自己選擇來。」

他甚至認為,即使有嚴重過敏史的病人,也只應該禁止到疫苗中心接種,「如果有人一暈低咗,嚇到旁邊老人家,會令到接種者亂七八糟。」但在安全情況下,仍可讓其到醫院、私家診所等打針,「我自己深信如果病友要打,佢都應該有選擇權。」

這大概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極致了。只是,這一套是否適用於今天的香港?

後記:

說劉宇隆不介意外界說法,他又好像不是完全不介意。他對記者說,記者會當日,各大媒體都以他的「感覺」論大字標題,只有某報有寫他其他的一些數據說法。事實上,他的「哲學」和理念也始終如一,而數據上、資料上不知道的,他亦坦白承認。甚至,他很清楚「有人會話佢痴線」,他只是故我而已。

他也一再重申,接種疫苗是很複雜的事情,不能一言蔽之,也沒有一槌定音的答案,否則「根本就係唔尊重事實,唔尊重複雜性,所有都係簡單化,絕對化。」

一位實話實說的專家,本應是挺可愛的。但在市民對政府信任破產的情形下,劉宇隆的這些特質,只能讓他捱罵。但這又似乎不是他的錯,又似乎不是市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