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引用傳說中的《基本法》第 18 條,直接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之後,北京近日再度使出另一招大絕:動用《基本法》第 159 條的修法權力,直接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自此,選舉委員會不但界別和人數有所增加,而且權力大增:不但擁有特首提名權和選舉權,亦有30席立法會議員由選委員投票產生,同時擁有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的提名權。

可以說,北京連番出手之後,不論非建制派還是地產黨,已經把 03 七一以來積攥下來的籌碼輸掉,還要輸突。然而,他們是怎麼把一副好牌,打成現在這個爛樣子的呢?所謂非建制派或者泛民,未來還有沒有得玩?假如想繼續玩落去,他們又怎樣從過去汲取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呢?這是每一個希望香港發展民主的人,都應思考的問題。

平情而論,非建制派其中一個問題,便是既不知己亦不知彼。他們雖然視中共為對手,但是對方的意識形態、政治思維模式,乃至對於國情,基本上都沒什麼認識,因為他們認知內地政經情況的渠道,大都是從意識形態上跟其相近的媒體得知,因而容易形成偏聽。說得直白一點,非建制派長期以來,只是在跟自己幻想出來的中共鬥爭,出手時自然容易出現誤判。

在不知彼的情況之下,非建制派亦會因此而不知己:既不知對方的底線是什麼,亦不知對方願為這條底線犧牲什麼,同時不知對方手上有什麼牌,自己跟對方的實際差距有幾多,因而高估了自己的存在或統戰價值,亦不知什麼時候見好就收,結果貪勝不知輸,觸碰了對方底線,逼着對方出手,結果由贏變成輸凸。

好像非建制派過去曾經以為,港府在 03 七一後擱置廿三條立法,是贏了一局,這是不知北京還有《基本法》第 18 條這一後手,又或者是即使知道,但是認為北京不敢這樣出手。事實上,當年港府所提出的藍紙草案,已令廿三條變成一隻無牙老虎,非建制派或那個無腦的田北俊,當時能夠收貨的話,便沒有後來北京直接訂立國安法,再讓國安直接進駐香港的事。

及至 2014 年的雨傘運動,竟然不切實際地提出所謂的公民提名普選特首,並認為所謂的堵路佔領,便能逼使中央收回 8.31 決定,這一想法本身,亦是太過天真。其實 8.31 決定並無說過,收貨之後不可再爭取改變提名委員會的產生辦法,而當時即使是英美領事,都主張泛民應該「袋住先」,但是泛民偏不收貨,這種叫價太高的做法,最終導致政改方案被否決之後,令香港普選之路,反而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當然,非建制派在 03 七一和雨傘運動上,雖然出現誤判,堵路佔領亦雖是違法行為,但是至少守得住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底線。然而,非建制派去到修例風波之時,不但貪勝不知輸,在港府宣佈暫緩修例後並不收手,而是提出所謂的五大訴求,還默許街頭暴力的出現而不跟其割蓆,為北京出手制定《港區國安法》,製造了足夠的「內宣」空間。

更大的問題是,非建制派竟然玩起所謂的「國際線」,公開尋求境外勢力直接插手香港事務。是故,當美國制定所謂的香港自由民主法案的一刻,反而把建制鴿派為其斡旋的空間全部堵死,因為非建制派沒有尋求外國干預,建制內的鴿派仍可稱修例風波是「人民內部矛盾」,但在外國直接插手干預下,北京若然再作讓步,便是「喪權辱國」,勢必動搖執政合法性,造成北京不得不把非建制派視為「敵我矛盾」來處理。

由是觀之,非建制派把過去贏的全部嘔回來,原因是把中共視為對手時,既不知己亦不知彼,因而造成多次誤判。事到如今,北京直接連番出招,寫表態文章打嘴炮呃like,改變不了非建制派生存空間被大幅壓縮的現狀。在此情況之下,非建制派應如何自處?不同人會有不同意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家若是繼續像以前那樣盲動,非建制派最終淪為地下黨,是可以預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