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語言為你開啟人生走廊,兩種語言讓你開啟沿途每一扇門。」

世界知名的語言心理學家 Frank Smith

但若語言不通,則前路無門。

轉瞬一年過去,又逢 3 月 21 日「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惟香港少數族裔面對的語言障礙仍然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儘管多年來不乏倡議、行動、政策建議和改善措施,政府亦投放了不少資源,但效果仍不十分彰顯。目前社會面對多個迫切的問題,例如新冠病毒疫情、經濟衰退、國際關係緊張、貿易戰等,往往忽略了對少數族裔語言障礙的關注。不過,3 月 21 日總應喚起我們注意這須時刻緊記的議題:平等。

無庸置疑,少數族裔懂得中文是融入主流社會的關鍵,從而在教育、僱傭及服務等所有生活範疇獲得平等機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不是單靠個人努力便能把問題迎刃而解。

我認為其中一個最受語言障礙打擊的群體,是一批大部分時間在港接受教育但仍缺乏應有中文能力的少數族裔年輕人,資源理應集中投放在他們身上。對他們的處境,不少華人未必完全理解,一些人更可能會輕率地歸咎於少數族裔不夠努力、對中文缺乏興趣,又或族裔文化對學習中文欠推動力等 — 這都是一些偏見和誤導性的想法。實情遠遠較此複雜,令持份者困擾多年。香港為了在學校推行第二語言學習確實採取了不同措施,詳情在此不贅,但若論到措施成效,總令人有點茫無頭緒。要了解政策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監察機制和收集數據;若政策涉及廣泛持份者,例如教育政策,有關方面更應把所收集的數據和分析結果與關鍵持份者分享,才能集思廣益,適時作出改善和調整。可惜,在少數族裔的教育政策上,這一點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疫情下學校須改為網上授課,在抗疫的大前提下,確實是迫不得已。普羅學生的學習進度難免受影響,對少數族裔的中文學習打擊更大,情況令人憂慮。學好中文的先決條件是要在自然語境中接觸中文,但少數族裔學生在家中缺乏應用中文的環境和支援,疫情期間他們更喪失了在校園以中文與同學和老師作交流的機會,老師在網課中可以提供的即時協助亦畢竟有限。此消彼長下,除了個別具有積極求進決心的少數族裔學生,其餘很快便會喪失學習興趣,遇到問題也不懂提出。結果,縱然以前累積得若干學習成果,也可能於這一年消失殆盡。

在這些可能會導致少數族裔學生在中文學習上不進反退的危機因素下,收集他們目前的學習進度數據更形重要,有關當局更應根據這些數據從全新角度審視現行的學習架構。

我從與少數族裔學生和家長的交流得知,他們大多明白學習本地語言的重要。部分已在香港生活多年的家長,深切明白不懂得中文的弊處,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面對同樣困難,尤其是在就業方面。越來越多少數族裔家長安排子女入讀主流學校,希望他們學好中文,但在不少個案中卻事與願違。學生不是遇上重重學習困難,便是校方傾向安排他們接受程度較低的中文課程。直至畢業求職時,他們才發現所學習的中文根本不足以應付工作所需。對少數族裔來說,這固然是令人失望的;對香港社會也沒有好處,我們正值社會人口急劇老化,這批少數族裔人才卻又白白浪費了。

融合由語言開始,但並不止於此。要達到社會文化共融,需要更多新思維,也需社會各界共同合作。要成功,關鍵在於誠意和行動。藉着「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我衷心希望社會能摒棄種族偏見,各方能從人道主義和香港的福祉出發,誠意支持種族平等,尊重多元共融,並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