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否科學?
本文提出的問題是:在證據不充分下,為何要急於二月開始替長者注射疫苗?
得益於專家指點,拿了二月中旬《南華早報》一篇關於疫苗的文章重溫。
文章資料主要來自官方。那時候預約接種疫苗 1 剛開始,可以登記的包括長者、醫護、前線人員等。疫苗 2 接種則三月才開始預約。
文章中列出疫苗 1 及疫苗 2 既有資料,包括驗測結果、疫苗的效果、可引起的副作用等。
製造疫苗 1 的藥廠於農曆新年期間提供的數據顯示,18-60 歲群組中疫苗 1 人群保護效力為 50.66%,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升至 62.3%。至於 60 歲或以上人士,香港官方資料指出,疫苗 1 已有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60 後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中和抗體。該疫苗於中國境外 Ⅲ 期臨床試驗中 60 歲及以上人群所佔比例較低(5.10%),60 歲及以上人群保護效力證據尚不充分。
疫苗 1 的測試結果,至今仍未於國際醫學期刊發表;世界衛生組織亦未認可(藥效須最少 50%)。相信主要原因是疫苗發展完成時,當地因未有足夠染疫個案,而未能得出有意義的統計。這是可理解的。
疫苗 2 測試結果則已於國際醫學期刊發表;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可其作應急之用。
簡單地說,疫苗 2 的主要安全數據庫,涉及三萬七千多人,年齡中位數為 52,百分之 42 超過 55 歲,其中最年長的是 89 歲。而接種兩劑後,疫苗效果達到 95%。
本文的目的,不是比較上述兩種疫苗的優劣,或質疑某疫苗的效果,而是不明白:(a) 既然官方早已掌握所有這些資料,為何當時(二月)在無足夠數據下,仍然進行替長者注射疫苗 1?(b) 為何不等待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待疫苗 2 到港後,才列明兩種疫苗各自的風險,供長者們選擇注射?
可能官方有其他考慮,但相信不是科學考慮。
參考:
[附]報章資料:香港自開始疫苗 1 注射以來,已有十萬計的人接種。至今有約七人接種後死亡。評估專家委員會指出死亡個案與疫苗無直接關係。早些時,對有嚴重潛在健康狀態的長者來說,疫苗 2 曾引起恐慌:挪威約七萬已接種者之中,有 33 人死亡。然而當地衛生局指出,無證據顯示死亡個案與疫苗有直接關係。最新消息有關以色列大規範接種初步結果,無論感染率或死亡率均大降,此處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