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革】大公續批鬥藝發局 傾斜「黑暴藝團」 民選委員反駁:官方委員佔過半
由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報》、《文匯報》再度狙擊藝術發展局,今日(19 日)再有大篇幅報道,抨擊局方架構及撥款機制向「黑暴藝團」傾斜。藝發局民選委員、視覺藝術小組主席陳錦成接受《立場》查詢時強調,撥款審批並非「一人說了算」,審批準則不問政治立場,而是集中於藝術水平和執行能力等的評核。他提到,藝發局大會委員官方委任席位較民間推選為多,反問批評者,「如果你覺得藝發局『好黃』,即是部分政府委任的人都贊同某些價值觀,不如你先問問那些獲政府委任入局的人吧?」
藝發局民選委員、戲劇組主席李俊亮向《立場》透露,局方曾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近日爭議。他解釋,每宗申請平均由 5 至 7 名審批員處理,「不是一兩個人決定」。他指出,審批員獲發的資料,除了當次申請的計劃書、預算等文件之外,尚有過往申請資助記錄、申請結果、演出記錄等。
連續兩日炮轟藝發局 要求檢討架構、撥款機制
《大公報》、《文匯報》今日(3 月 19 日)再報道,指藝發局過去三年合共資助「撐暴『黃絲』藝團」近 1,800 萬港元,質疑局方架構及撥款機制向「黑暴藝團」傾斜。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認為藝發局「架構及撥款機制都出現問題」,昨日(3 月 18 日)更去信民政事務委員會,要求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及藝發局代表出席會議,檢討藝發局的架構、資助撥款機制等。
報道中,被點名批評的藝團,包括:光影作坊有限公司、天邊外劇場有限公司、同流有限公司、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其中特別提到天邊外劇場劇作《盧亭》,「用所謂的歷史含沙射影當下的時局」,又引述網民指該劇「內容與事實不符,且有挑撥離間香港與內地人感情的意味」。
劇作《盧亭》遭點名抨擊 被指挑撥離間中港感情
李俊亮接受《立場》訪問時指出,藝發展審核準則不外乎藝術水準、執行能力等,「因為涉及資源分配,任何背景、光譜,大家都關注審批。撇開政治,藝團申請資助不獲批平日都會有好多意見。」連日狙擊之下,他仍然不感受壓,將「按照恆常批核的方式」繼續委員工作。自 2013 年起出任藝發局委員、現為該局視覺藝術小組主席的陳錦成同意,審批員「純粹從藝術造詣去評估 」,審批過程亦不是「一人說了算」。
根據藝發局網頁簡介,藝團或藝術工作者提交申請書之後,將按照藝術範圍(視覺藝術、戲劇、戲曲、文學、音樂、舞蹈、電影及媒體藝術和跨媒介藝術)由所屬界別的委員和審批員評分,得出資助批核結果。
民選委員:曾資助書畫展覽 傳統藝術文化活動資助
陳錦成舉例,局方過去批出中國書畫展覽、傳統藝術文化活動等資助,並非「不只是批出他們口中所謂『黃的活動』」。以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所收到的計劃資助申請為例,藝發局的資料顯示,局方批出的項目包括中國畫學會香港的「港水港墨 - 庚子年聯展」。中國畫學會(香港)與建制關繫密切。據《大公報》報道,2019 年,該會新屆理事會就職典禮上,中聯辦宣傳文體部處長彭婕亦有出席。陳錦成反問,此類活動「不就是他們所說『國家價值』的活動嗎?」
至於架構組成方面,陳錦成指出「民選委員比例較官方委員為少」。27 個委員當中,除了 10 名民選委員之外,其餘 17 個席位都是政府委任(包括 3 名政府官員代表)。政府委任席位超過一半,意味著必須獲得政府委任人士的支持方可通過決策。因此,他反問批評者,「如果你覺得藝發局『好黃』,即是部分政府委任的人都贊同某些價值觀,不如你先問問那些獲政府委任入局的人吧?」
入局八年,陳錦成觀察所得,局中委員大都是理性討論 ,從香港將來文化發展的利益作考慮,而非「下下用政治行先」 。他認為「整個資源調撥,藝發局只佔一少部分」。以 2019-2020 年度為例,立法會文件顯示,政府投放於藝術文化的預算撥款為 51 億 4,000 萬港元,當中包括撥予藝發局的 1.5 億,雖然如此,他認為藝發局仍然重要,功用在於「平衡生態」,「令到一些微小但重要的訊息,可以繼續發放」。
陳錦成相信香港是多元、創作自由的社會,亦不希望香港變成「一言堂」,只容納一種聲音。他眼中的藝發局正是一直「努力地藉著文化活動令香港變得更加文明、開放、多元」,但「似乎現在有人想將香港拉到蠻荒、原始、不合理的狀態,這是我最心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