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瑞德的三巴故事:跑馬地香港墳場中的基督教(三)
本寫作系列主要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崇基神學教育基金」籌募撰寫,如有感動支持,請與筆者聯絡(yingft@cuhk.edu.hk)
自1841年香港開埠以降,基督教即在香港島建立據點。除了英國及美國傳教士外,也有為數不少來自歐洲(主要是瑞士及德國)的傳教士在港服事。跑馬地香港墳場內,至今可查有十七位瑞士及德國籍傳教士長眠於此。他(她)分別隸屬於巴色傳道會(Basel Missionary Society,現稱崇真會)、巴晃傳道會(Barman Missionary Society,現稱禮賢會)及巴陵傳道會(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現稱信義會)。「三巴」同屬信義宗傳統,要追溯其來華(港)宣教歷史,又不能不提及郭實臘。
前傳:福漢會、中國傳道會
郭實臘(Karl F. A. Gützlaff,1803–1851)
郭實臘被稱為「中國信義宗教會之父」。他在1803年7月8日出生,1831年來華,1851年8月9日逝世。1829年,郭脫離原屬的荷蘭傳道會(Netherland Missionary Society),並於1831年到中國沿海傳教。
在中國基督教歷史上,郭實臘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傳教士。其爭議性體現於其在鴉片戰爭前後的具爭議傳教手法。例如,他接受乘坐走私鴉片的船北上沿海口岸,並且在中英戰爭時擔任英軍的翻譯。在1831至1833年多次在中國沿海航行,途經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及天津各處。可說是在「中國開門」前,至為進取的傳教士。
及至香港島在1842年割讓予英國,郭在1843年獲委任為香港殖民地政府的撫華道(Chinese Secretary)一職。1844年,他在香港創辦福漢會(Chinese Union),這是一個以香港為基地,派遣華籍成員(傳道員)進入中國內陸傳教的宣教組織。郭深信,中國的福音化是華人的工作(China must be Christianized by the Chinese)。
為了推動中國宣教工作,郭氏先後致函巴色傳道會、巴勉傳道會、及巴陵傳道會,請求派傳教士來港協助福漢會工作。1846年10月27日,巴色會的韓山明(Theodor Hamberg)及黎力基(Friedrich Lechler),巴冕會的柯士德(Heinrich Köster)及葉納清(Ferdinand Genähr)從瑞士巴色城出發,踏上了往中國宣教的征途。經過長途跋涉的旅程,終於在1847年3月19日抵達香港島。四人抵港後,主要參與郭實臘的福漢會工作。至於巴陵會,則遲至1851年,才有第一位傳教士那文(Robert Neumann)抵達香港。
1849年,郭氏回到歐州宣傳福漢會的事工,並成立中國傳道會(Chinse Evangelization Society),呼籲歐洲各教會支持福漢會事工。期間,郭將領導福漢會的責任交予韓山明。不過,自福漢會成立後,其發展在香港傳教士圈子中引起爭論,由於福漢會華人成員的良莠不濟問題,受到在港倫敦會傳教士的批評,韓山明也認同問題確實存在。此事引起郭氏極大不滿,郭、韓的關係陷入低谷。郭氏在1851年1月19日回港後,仍未及處理福漢會的爭議及他與韓山明的關係,卻於8月9日病逝。最後,巴色會、巴冕會與福漢會脫離關係,獨立展開傳教工作。
郭實臘的追思會在中環聖約翰座堂舉行。儘管福漢會的爭議,追思會高度肯定郭氏:「有一天,郭士立的名字會在世界宣教史中光茫四射」。當時有報章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位勤奮工作的人,有一個樂天自信的性格以及滿腔熱誠的精神。他的教育水準屬於博大過於精深。這使他在本國比在中國更受接納。雖然有時他會給活潑的想像所淹沒,但仍是一位腳踏實乎,不容易給幻想影響的人。」羅賓遜爵士(Sir George Robinson)為他作證:「他滿有活力,強烈地傾向熱情,受崇高的觀念所引導,也許還給他的宗教信仰過分樂天的期望所迷惑。」
郭實臘葬於跑馬地新教墳場(Protestant Cemetery),在其石棺外,分別刻有英文、德文及中文的碑文:
英文:
IN MEMORY OF
KARL FRIEDERICK AUGUST GUTZLAFF
BORN JULY 8 1803
WHO ENTERED INTO HIS REST ON
AUGUST 9TH 1851
AGED 48 YEARS
THE FIRST LUTHERAN MISSIONARY TO CHINA
1831–1851
德文:
ZUM
GESEGNETEN ANDENKEN
KARL FRIEDERICK AUGUST GUTZLAFF
APOSTELS DER CHINESEN
ER ENTSCHLIEF SELIG IN SEINEM HERRN
IM JAHREN 1851 8TH AUGUST
SEINES ALTERS 48 JAHREN
WENN MIR GLEICH LEIB UND SELLE VERSCHMACHTET SO BIST DU DOGH. GOTT.
UND DIE. SO VIELE ZUR GERICHTICKELT WEISEN WIE DEI STERNE IMMER
UND EWIGELCH DANIEL 12 V3 [筆者按:德文形容他是:「Apostles of Chinese」、「He Himself into His God」。經文為《但以理書》十二章3節:「智慧人要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領許多人歸於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和合本修訂版)]
中文(此中文碑文估計是後來加上)
郭士立牧師碑文
郭士立牧師德國普魯士人(1803–1851),一
八三一年開始中國沿海遊行佈道,譽為近代中
國首位使徒。一八四三年蒞港任撫華道,翌年
創辦福漢會,遂獲德瑞兩國巴勉、巴色、巴陵
三差會遣派教士東來協助,分佈廣府、客家、
潮州區傳教,其後致有禮賢會、崇真會、信義
會成立,郭牧師堪稱中國信義宗教會之父
他死後,香港政府以「郭士笠街」〔現名吉士笠街〕(Gutzlaff Street)為中環一條街道命名作誌念。
2. 羅存德夫人(Alwine Lobscheid, 1832–1854)[16Cii-07–22]
羅存德(Wilhelm Lobscheid)原屬巴冕會(禮賢會),1848年來華,1850年3月脫離差會回國。1853年,偕同妻子Alwine Kind以中華傳道會傳教士身分來華。1855至1859年,羅存德獲委任香港首任官校督學(Inspector of Government Schools),是繼郭實臘後另一位早期參與殖民地政府工作的傳教士。
Alwine Lobscheid
geb Kind
gest den 5 Aug 1851 alt 29 Jahren
aber deine rod er werde leben lae
und mit den Leichnam auter sichen
I C S 26 19
客語教會:巴色會
韓山明與黎力基是巴色傳道會首位來華傳教士,1847年抵港,後到廣東省東部傳教。
韓山明及黎力基來港初期,按郭實臘的指示,分別學習客家方言與潮州方言,故韓山明是首位學客家方言的傳教士。後來黎力基受到政治的阻力未能繼續在潮汕地區的宣教,於1852年底回到香港。1852年12月17日及18日,三位巴色會傳教士韓山明、黎力基及韋永福(Philip Winnes)〔1852年5月抵港〕在香港召開會議,韓及黎確定要集中一種方言區來開展宣教工作,自此即鎖定客族群體為巴色差會的宣教對象,並且致力要進入內陸建立教會──「除非我們被趕出中國,再沒有回去的希望」。
是次會議,確定了巴色差會在脫離福漢會後對未來宣教路線。是時郭實臘已離世,在「後郭實臘時代」,韓山明等事實上仍然奉行郭的異象,突破一切限制,進入中國內地傳教。早於1851年2月9日,韓山明在香港「掘斷龍」(皇后大道中上環街市附近)開辦了在港的第一所教會。不過,對巴色會而言,香港只是進入內陸的據點,主要事工重點仍是中國內陸的客語地區。
現時在墳場內,可找到6位安息此處的巴色會傳教士。查最早在香港離世的巴色會傳教士,應是黎力基妻子Auguste Nordstaedy,她於1854年3月4日抵港,3月17日舉行婚禮。但旋即於4月27日死於痢疾。巴色會資料提及,她也是安葬於跑馬地墳場,可惜未能找到其墳。
3. 韓山明(Theodor Hamberg, 1819–1854)[04–20–04]
黎力基痛失新婚妻子後16天,他最親密的同工,也是他與妻子的媒人韓山明,也被上主召回。
1852年韓山明在港結婚,後回到布吉。1852年韓在香港認識了洪季全的堂弟洪仁玕,藉此了解了太平天國運動。後來寫成了The Vision of Hung-Siu-Tshun, and the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 (1854出版)。1853年12月因健康回到香港,5月12日因痢疾病逝,終年35歲。
痛失丈夫後,韓山明夫人莫露綺(Louise Motander)後來帶同兩名患病的幼兒回到瑞士,但長子在回國途中逝世。1855年7月回到父母家鄉咸士達(Halmstad),不久小兒子因病離世。8月2日,傷心的莫露綺亦因病安息,終年33歲。
韓山明葬於跑馬地新教墳場,其墳墓上的碑文:
Sacred
to the memory of
THEODOR HAMBERG
A native of Stockholm
who was in the service of the
Basel Mission
and died on the 12th of May 1854
aged 35 years.
Rev. Ch. 14 v. 13
This token of esteem has been
erected by his friends in Sweden
巴色
韓山明牧師之墓
在1947年出版的《巴色傳道會派遣黎韓二牧來華傳道百週年紀念特刊》,附有一張眾人在韓山明牧師的墓前的合照,其位置跟現時韓牧的所在地不同。同時,照片可見,韓牧的墓碑是直立式的,跟現時的橫卧式不同。估計現是韓山明的墳墓位置乃後來遷移至此。
4. 韶波牧師(Martin Schaub, 1850–1900)[04–20–06]
1850年7月8日生於瑞士。1874年來華,任巴色書院(Basel Theological Seminary, Li-long)(位於深圳李朗)院長,著作甚豐,如《生道闡詳》、《教會異同》(1888)、《聖經入門》(1889)、《儒教衍義》(1895)。
韶波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曾在1881年《教務雜誌》(Chinese Recorder)發表文章,討論關於儒學的「心性、氣、志」等概念,與基督教的關係。他又在另文指出,即使「異教」(Heathenism)亦不完全是「黑暗」(dark side),也具有「光明」(Light)的一面。
1900年8月28日,韶波即使身體抱恙,仍為在港的傳教士主持講座。9月7日於香港逝世,葬於跑馬地墳場。公理會的喜嘉理(C. R. Hager)在悼念文章中說:「Surely he not only taught his pupils the principles of theology but also lived them, and though dead to-day yet his life still speaks in the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 that he has taught.」
韶波的墓碑兩旁題有:「韶樂不忍聞,惜夫子玉振金聲,竟爾音容懸想像;波瀾猶可覩,喜先生鎔經鑄史,留茲手澤示從游」。
Dem
Andenken
?
missionar
MARTIN SCHAUB
geb. 8 Jul. 1850. nach China
gek. 1874. Gest. in Hong Kong
7 Sept. 1900
主後一千八百五十年生於瑞士國
巴色書院牧師韶波之墓
終於香港主後一千九百年
Christus ist mein Leben unt
Sterben ist mein gewinn
Phil 1.21
[筆者按:經文是《腓立比書》一章21節「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和合本修訂版)]
5. 婁士師母(Pauline Reusch, 1848–1907)[02–02–32]
婁士牧師(Christian Gottlieb Reusch),1872年來華,曾代理巴色差會駐華總牧。
Der Herr ist mein hirte
巴色會婁士師母之墓
PAULINE REUSCH
Geb KELLER
Geb. 1848 Gest. 1907
6. 斐牧師(Fritz Schlatter, 1890–1920)[16Ci-03–04]
1919年,巴色差會舉行戰後第一次授職及差遣禮,差派四名男傳教士及三名女傳教士來華。七人經過法國熱諾亞(Génolhac)到美國(紐約、三藩市),再來到香港。其中裴牧師及另一位男傳教士在船上感染了流感及肺炎。1920年3月24日抵港後立即送院,斐牧師不幸於4月4日在香港安息。一位在航程中照顧兩人的女傳教士蘇瑪利(M. Schweizer)自己也染上流感。她在抵達梅縣後,也在5月2日離世。
巴色會
斐牧師之墓
Fritz
Schlatter
missionar der Basler mission
gebore den 10 Mai 1890
in Buchs [Schweiz]
gestorben den 4 April 1920
Jesus Christus
ist
unsere hoffnung
[筆者按:英譯為 Jesus is Our Hope]
7. 靄路多(Rudolf Ott, 1849–1907)[01–05–02]
墓碑上的名字是「靄路多」。不過,周天和牧師在《真光照客家》一書中,卻稱作「關懷德」。在崇真會的來華傳教士名單中,未見靄路多,卻查到關懷德的簡介:1873年來華,在河源紫金縣元坑辦中學,建立古竹教會。1907年卒於葵涌。
巴色會靄路多牧師之墓
RUDOLF OTT
Missionar
Geb. 21 Mai 1849. Gest. 20 Mai 1907
Linstet mich nicht auf (aus)?
8. 播揚德(Jakob Bosshard, 1866–1912)[16B-01–12]
在巴色差會檔案目錄上,有其名字,並有一張1902年與香港其他傳教士,(包括喜嘉理)的合照。
Jakob Bosshard
missionar bibel agent
geb 2nd Feb. 1866 Zurich
ger 26th April 1912 Hongkong
Christus ist mein leben
sterben mein gewinn
[筆者按:經文是《腓立比書》一章21節「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和合本修訂版)]
值得指出,跑馬地墳場中的巴色先賢也有另一個特色,就是作為歐籍傳教士,在他們的墓碑上,除了英文及德文外,大多都刻上中文的名字。這未嘗不反映出巴色會對中國文化的尊重與認同。
禮賢福音:巴冕會(禮賢會Rhenish Mission)
巴冕會傳教士於1847年抵港。柯士德與葉納清隨部實臘學習廣府話,未幾柯在港離世(跑馬地墳場暫未見其墳),葉即進入東莞、虎門一帶傳教。1851年,葉脫離福漢會。由於差會主要以中國內陸為傳教目標,並沒有在香港建堂的計劃。巴冕會來華傳教士抵港後,悉借寓巴陵育嬰堂(參下文)。直至1899年,禮賢會始在香港般含道購地建堂。
墳場內共有6位巴冕會傳教士,大多為早期在廣東各地服事者。
9. 呂威廉(Wilhelm Louis 1824–1883)[08–05–03]
呂威廉,1855年完成神學訓練後按立為牧師,1856年11月奉派來華,主要在廣東、香港、荷坳及福永服事。1881年代理於巴陵育嬰堂聚會的德國人教會(German Congregation in Hong Kong),1883年因病卒於香港。
Hier ruhet
CHR. FRIEDR. WILHELM LOUIS
Sendbote der Rhein Miss.
Gesellschaft
Geb. 3rd February 1824
Angek. in China 1853
Gest. 27 Juli 1883
Sei getreten bis in den Todes will ich dir die
Kron des Lebens geben off. John 2:10
[筆者按:經文是《啟示錄》二章10節「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和合本修訂版)]
公姓吕氏
諱威廉
字安發
大德國人也
一千八百五十五年
奉禮賢公會命
來粤為司牧職
傳道於新安縣
僑寓在福永鄉
公為人廉節
敬虔自奉薄
而厚以待人
誠古之君子也
德配安人羅氏
生二子
曰約翰
曰安承
女曰馬利亞
公生於一千八百二十四年二月初三日
卒於八十三年
壽享五十有九載
在粤二十八年
為道勤勞好施
洵稱賢牧
主曰
我必賚爾永生之賞
若加冠冕
特為公頌之
垂後人範
以誌不忘也
一千八百八十七年禮賢會眾立
[中文碑文由主內弟兄騰抄,謹此鳴謝]
10. 呂羅彼他(Bertha Louis,1831–1857)[08–07–02]
呂威廉夫人,羅彼他(Bertha Ladendorff),1857年來華,父親Rev. Johann Ludwig Ladendorff是巴陵育嬰堂負責人。1861年7月11日與呂威廉結婚,兩人育人二子一女。1882年在香港離世。
Hier ruht
BERTHA LOUIS
Geb. 1 August 1831
Angek in China 1857
Gest. 29 October 1882
.Sie hat getan was Sie konnte.
Marc 14. 8
[筆者按:經文是《馬可福音》十四章8節「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和合本修訂版)]
安人姓羅氏
諱彼(他)
德國人
一千八百五十七年來粵
為香港育嬰堂女師
配呂氏威濂牧師
育二子一女
安人於一千八百三十一年生
八十二卒
享年五十有一
安人之德
端莊淑慎
賦性慈和好施
允稱內助之賢
主曰
婦之所為也善
安人有焉
眾特刻石圖徽
以昭懿範也
一千八百八十七年
禮賢會眾立
[中文碑文由主內弟兄騰抄,謹此鳴謝]
11. 公孫惠(Adam Krolozyk, 1826–1872)[38–03–11]
1860年來華,主要在石龍及福永服事。
Ruhestette
von
missionar A Krolozyk
geb 17 Januar 1826
gest 30 August 1872
und/Debora Krolozyk
geb 29 Juli 1852
gest 9 November 1872
Gott wird abwischen
[筆者按:經文是《啟示錄》廿一章4節「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和合本修訂版)]
12. Hubrig 1839–1877 [08–16–03]
F. Hubrig,1869年來華,在廣州服事。
Gefroides?
Missionars HUBRIG, Canton
Geb. den 5ten Juli 1839
Entschlafen Jesus den 11 Juli 1877
Petr. 1 Vers 3–9#4307
13. 鐵威臨(Ferdinand Wilhelm Dietrich, 1848–1897)[05–01–37]
1877年完成神學訓練後被按立為牧師,10月來華。主要在朗口、廣州、福永、東莞及塘頭廈服事。
(Phil 1.21)
Hier ruht
F.W. DIETRICH
Missionar D. Rhein
Mission von 1877–1897
Geb. 28 Nov. 1848
Gest. 8 Juli 1897.
大德國教士鐵威臨之墓
14. 薛大姑 (Margarethe Schlag, 1902–1933)[16E-01–07]
1927年1月差派來華,主要在塘頭廈及香港服事。1933年8月4日,在香港因意外喪生。
Hier ruhet in Gott
Margarethe Schlag
Missionarin der Rheinischen
Missions- Gesellschaft zu barmen
geboren in Berlin den 26 Mai 1903
gestorben in Hong Kong den 4 August 1933
sei getreu bis an den Tod
so will ich ihr dir Krone
des Lebens geben
Offenb Joh 2.10
[筆者按:經文是《啟示錄》二章10節「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和合本修訂版)]
巴陵會
與巴色會及巴冕會不同,巴陵會在香港並沒有開展華人宣教工作(信義會到1949年來,才在香港建立教會)。不過,巴陵婦女傳道會(Berlin Ladies’ Mission for China)卻在香港創辦了育嬰堂。育嬰堂前身是郭實臘於1849年在灣仔馬裡遜山(後稱摩理臣山)下所設。1851年,巴陵會那文抵港後,即協助有關工作,並借用山上原馬禮遜學堂校舍,成立伯士大嬰堂(Bethesda Foundling Home)。1860年,育嬰堂遷至高街地段。育嬰堂的工作,禮賢會亦有參與其中。1910年,改名巴陵女書院。
三名與巴陵會有關的傳教士安葬在跑馬地墳場。但據資料顯示,巴陵會一位女傳教士Julie Poser及那文的孩子的墳墓,就在韓山明、黎力基夫人旁。可惜,現時僅存的,只有韓山明墓。
15. 基牧師(Ernest Klitzke, 1834–1881)[08–12–03]
1867來港,主理香港德國人教會,教會自1871年起,於巴陵會育嬰堂聚會。1881年於香港離世。
Front: Hier ruht in Gott
ERNST KLITZKE
Pastor der Deutschen Gemeinde zu Hong Kong 1867 -1881
[筆者按:英文是Pastor of the German congregation in Hong Kong 1867–1881]
Geboren zu Belgard in Pommern den 11 Dec. 1834
Gestorben zu Hong Kong den 3 Juli 1881.Right: Errichtet
von den Mitghedarn
der Deutschen Gemeinde.
Left: Jesus spricht ….. (German script) John 11.25
[筆者按:經文是《約翰福音》十一章25節「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和合本修訂版)]
16. Anna Reiniger (1866–1889) [05–03–17]
在1904年的Direc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 Japan and Corea中,找到巴陵會廣州傳教士 O. Reiniger的名字。估計是巴陵會傳教士O. Reiniger的夫人。
Denn Ich halte
es dafur ?
dieser zeit Leiden
Der Herrlichkeit nicht wert sei
die an
uns
soll
offenbart
werden
Rom. 8.18
[筆者按:經文是《羅馬書》八章18節「我認為,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示給我們的榮耀,是不足介意的」(和合本修訂版)]
Frau Missionar
ANNA REINIGER
WERDEN
Rom 8.18
Geb. Schneider
Geb 1 Oct 1866
Gest 25 Sept 1898
耶蘇曰:我生又使爾得生
17. Sauberzweig-Schmidt, 1859–1906 [01–03–08]
1897年起成為巴陵會傳教士,任Mission Inspector。1903年,到南非及中國考察巴陵會事工,1904年秋抵達廣東,後再到膠州。1906年在香港病逝。著作有Durch Deutsch-Kiautschou. Aus den Aufzeichnungen des Missionsinspektors Sauberzweig Schmidt über seine Visitation in Nordchina im Jahre 1905 (Berlin: Buchhandlung der Berliner evangelischen Missionsgesellschaft, Berlin 1909). 這是他考察膠州的報告。
Das Blut Jesu Christ, des Sohnes
Gottes, macht uns rein von
aller Sunde. 1 John 1.2.Missioninspektor, Pastor
SAUBERZWEIG-SCHMIDT
aus BERLIN
geb. 19. Juli 1859 in Afrika.
auf der Visitationsreise
gest. 14 Mai 1906 in Hong Kong.
小結:雖死猶生
本文介紹了十七位信義宗傳統的來華(港)傳教士,分別屬於福漢會(中華傳道會)、巴色會、巴冕會及巴陵會。他(她)們的事奉生命事蹟各有不同,雖然死(睡)了,卻如同雲彩般的信心偉人,仍然向今天的我們說話。
回想1846年11月1日,郭實臘收到巴色城的消息,得悉將派韓、黎二人來華,他在信中流露了歡欣之情,同時又語重心詳地說:他們必須奉獻自己。他們來華後,要立即改穿中國服裝,習慣使用筷子,並學習中國語言。「至死忠心」這是上主選召時的訓令。「不回頭,不遲疑,向前走直至最後一口氣」「榮耀上主是我們始終如一的心志,無論生死都是事奉主」。
本文引用的碑文,主要參考Patricia Lim的整理成果,並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