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打壓而生的「公寓藝術」
過去一個星期的新聞時事,有傳媒形容是「批鬥」,是「文革」,叫不少藝文業界感嘆「香花毒草的時代終於都來了」。 除非為權貴服務的藝術,否則創作從來不易,往往僅能在隙縫中破土冒生。要是「文革」真的要重來,何不回首歷史,看看當年藝術家在高壓的政治氣氛下如何變陣謀出路?
「藝術家因應在地語境作出調整,『公寓藝術』某程度上成為中國壓抑的藝術生態的一種回應。」中國當代藝術學者高名潞說。
1990 年代,高名潞籌備「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展覽,訪問多名北京、上海、杭州的藝術家,包括:宋冬、林天苗、王功新等。走訪藝術家的居所時,他發現有趣的現象——「當代中國藝術家在家創作」。當時,他得出一種想法:1989 年天安門事件之後,活躍於 1990 年代的中國藝術家「開闢私人空間、創作展示自己和一個小圈子藝術家的作品,其目的旨在創作不可售和不可展的作品」。他將這種創作和展示方式命名為「公寓藝術」(Apartment Art),並視之為「中國當代藝術史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現象」。
該展覽後,高名潞持續與這些藝術家接觸,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公寓藝術」早在 1970 年代、文化大革命後期出現。公寓是創作和展示前衛藝術的地點。隨著 1980 年代初,社會氣氛相對開放,藝術重新走進公共領域,「公寓藝術」一度式微。其後,1989 年六四民運之後,政治氣氛轉為緊張,「公寓藝術」又再度活躍。高名潞遂得出結論,容讓地下、實驗、前衛創作發生的「公寓藝術」是 20 世紀最後 30 年中國當代藝術的關鍵詞。
借鑑「公寓藝術」可知,即使文革、即使後六四,創作還是可以絕處逢生。就像宋冬的作品《文化麵條》(1994)在藝術家的自宅裡現做現展。他在家裡利用削麵機器,把書刨成「麵條」。動作很個人很日常,但「碎書」的社會批判強烈。高壓社會限制了傳播,但卻禁止不了創作。創作只要不停步,留下檔存,就總有機會和方法令更多人知道 。因為高名潞的記錄,《文化麵條》的文獻在2016 年曾於美國匹茲堡大學展出,作為闡釋「公寓藝術」的代表。
人類雖然會重蹈覆轍,但歷史不會照樣重演。時代已經改變,地點也有不同,要藝術家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要將屋企變成工作室、展覽場似乎太過不實際。然而,「公寓藝術」的案例仍然值得重提,起碼,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身處劣勢亦總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