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為「建築設計界奧斯卡」的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上周公佈結果,由法國的建築組合 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獲得。二人風格以「永不拆遷」而聞名,常常被視作環保建築的典範。香港建築學者黎雋維認為,二人以建築設計提出抵抗(resistence),「用好簡單的系統扭轉慣常對於社區更新的想法」。

普立茲克獎上星期二(3 月 16 日)公佈,本屆得主是法國的建築組合 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評審讚揚二人通過觸覺敏銳的物料和空間設計,重新激發「現代主義者的希望和夢想」。評審又特別提到,組合對環保和社會責任的執著,擴闊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理念。

Anne Lacaton:拆遷是暴力行為

分別出生於法國和摩洛哥的 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求學時期於波爾多相識,其後於 1987 年合組建築事務所。他們聯手設計多個文教建築,包括:2009 年落成的法國國立高等南特建築學校(Nantes School of Architecture)河畔校園、2012 年巴黎博物館「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的擴建等。

二人組合最具特色的設計,要算是一系列翻新法國戰後住宅大樓的項目,更為他們贏得「全球永續建築獎」(Global Award for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等榮譽。

踏入千禧,法國政府一度以「拆卸非改善」的都市規劃方針。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遂於 2004 年提出「Plus」宣言,以「永不拆遷」、「添加、改造、重用」的理念,游說法國政府翻新公共房屋。2011 年,他們翻新建於 1960 年代的舊式住宅,翻成為「Tour Bois le Prêtre」公寓。水泥立面換上大露台、落地玻璃,大樓外觀煥然一新,內部亦加建升降機,增加單位空間。2017 年,他們在波爾多翻新另一公共房屋,更新其電梯和排水系統之外,又擴建單位露台。工程成本只須拆卸重建的三分之一,翻新期間住戶更毋須遷出。二人更憑此項目獲得「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

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翻新活化的例子多不勝數。他們亦曾將舊工廠改建成私人住宅、廢棄造船廠變成畫廊和辦公室。在普立茲克獎公佈結果的記者會上,Anne Lacaton 直指「拆遷造成非常負面的社會影響,是一種暴力行為」。她又稱,拆遷的決定容易,但做法短視,而且造成大量浪費——浪費能源、物料、歷史,「轉化,是據於原有之物再做得更多、更好的機會」。

黎雋維:不止環保,更是挑戰

「好多人形容 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改造,不浪費,就是環保』,但我覺得這說法有偏差。」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及英國註冊建築師黎雋維接受《立場新聞》訪問說。

以「Tour Bois le Prêtre」公寓的翻新項目為例,黎雋維質疑,玻璃大窗的設計有如「溫室」、「日光房」,「焗到痴線」;又多用膠片,「鬼環保咩」,「如果真的重視環保就應該花功夫在通氣、調節氣溫」。他指出項目重點在於擴大單位面積,為每個住戶提供更多空間自由發揮,「是一種抵抗(resistence),扭轉商業運作的社會,賦權予低下階層」。

黎雋維解釋,官僚的保守世界通行,法國也不例外。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要說服他人「改造比拆毀重建更好」,其實也不容易。他認為,「東京宮」項目是該事務所重要的往績。他們翻新舊建築,卻沒有加建白立方展場,任由粗糙的水泥、天花露出,「提出大膽方案而最終可行,令人信服」。

波爾多公共房屋項目做到「不拆遷」當然是極其理想,但黎雋維認為個案「特殊」,對於廣泛應用有所保留,要因應項目實際情況而決定。雖然如此,他仍然覺得二人的建築哲學可帶來啟發。他形容,Anne Lacaton 和 Jean Philippe Vassal 的設計哲學,不只應用於空間運用,更是對社會制度的挑戰,「如何用好簡單的系統扭轉慣常對於社區更新的想法」。除了社區發展之外,他們的工作也提醒其他建築師可以多花心思、多做挑戰,尤其在諸多問題的當今社會,建築師可以做到更多。

 

相關報道:

CNNGuardianAr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