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成日行街,你又知唔知街道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文:Koji Hui、Karina Lai】
街道除左有道路嘅「運輸功能」、畀人車通行,本身亦具有「場所功能」。同純粹嘅道路相比,街道係讓人停留活動嘅公共空間,喺維繫經濟、服務社會和社區發揮重要角色。因此,街道的設計應該顧及兩者嘅需要。
然而,現時香港嘅街道同道路只係按其行車功能作分級 [1]。咁樣分級只係考慮行車需要、同埋以容車量先行,街道規劃上欠缺左對行人同「場所功能」嘅考慮,同埋社區特色嘅元素。有咩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評估街道喺「運輸功能」同「場所功能」兩者嘅重要性,令街道規劃同設計更加以人為本?
英國大倫敦政府喺文件 ‘Healthy Street Explained’ [2] 中,將倫敦街道「運輸功能」同「場所功能」(Movement and Place) 分為「九個街道類型」(Street Type),幫助規劃師平衡運輸及街道使用者嘅需要。所有倫敦內嘅街道, 都以現時嘅土地用途、行人同汽車流量等狀況,被歸類到「九個街道類型」下。「九個街道類型」分別是「主幹道」、「大馬路」、「城市中心」、「連接街道」、「大街」、「城市街道」、「地方街道」、「城鎮廣場」同「市集」。
以倫敦著名嘅牛津街 (Oxford Street) 為例,佢係一條主要交通幹道,同時亦有好高場所功能。呢個框架話俾我哋聽,規劃時需要平衡「場所功能」和「運輸功能」,令我哋了解邊啲街道需要改造。
倫敦嘅「街道類型」透過了解每段街道所發揮嘅不同作用、考慮到周邊社區嘅需要作規劃同設計,以獲得最佳效果。若香港能將「街道類型」嘅概念應用喺規劃同管理道路網上,相信未來會有更好嘅街道設計及規劃。
睇到呢度,唔知大家對唔同街道嘅類別有冇啲頭緒呢?
[1] 根據運輸署嘅 《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現時在市區的道路分為「主幹道」、「主要幹路」、「區域幹路」和「地區幹路」,而郊區的道路則分為「主幹道」、「甲級郊區公路」、「乙級郊區公路」、「接駁道路」和「單線通路」。
[2] 'What are Street Types, Place function & Movement function?', Healthy Streets Explained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