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認唔出」校長聲被鬧無禮 小學職員稱被針對刁難 遭沒收手機審問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林老師疑不堪壓力在校內墮斃,死因研訊告一段落,但教育界受壓迫者仍俯拾皆是。一間小學的前職員張小姐(化名)稱,新入職時接聽一通電話,因不熟悉、認不出來電者正是校長,即被批評無禮,其後更遭連番針對。
張小姐指控,校長除了要求她一天內改正長達 120 頁的報告,更兩度借修改報告為由將她召入會議室,先沒收手機、再批評「審問」,「好似審犯咁,仲安排另一職員做筆錄。」事後張小姐聽到校長來電便焦慮,至今仍要尋求輔導;令她更感離譜的是,當她鼓起勇氣向校監投訴,竟被視為「意見反映」,至今未獲合理跟進。
【編按:個別受訪者仍在涉事學校任教,為保護其身份,報道未能公開學校名稱。】
2020 年新學期,張小姐入職涉事小學,當時一班職員關係尚可,閒時有講有笑。自從「聽電話」事件後,一切才急劇轉變。
張小姐的職務包括日常文書、接電話、接待家長等,基於座位編排,她初入職時很少當面看見校長,遑論交流。直至入職約一個月,張小姐剛好接聽一通來電,來電者表示要找一位老師,張小姐如常查問:「請問你係邊位搵老師?」對方聲線即不悅,表示自己是校長,批評她無禮。
「有乜理由明知我係邊個,都冇乜反應?」
隔天,校長現身校務處召集職員,不點名批評張小姐,校長「提醒」各職員接電話時須有禮貌,「有乜理由明知我係邊個,都冇乜反應?」然而真正的惡夢,在隨後 2、3 天才開始,校長先要求張小姐修改一份報告,期間不斷針對細微錯誤,例如「多咗個空白鍵」,借此召張小姐到會議室。
步入會議室前,另一職員稱按校長指示、要沒收張小姐電話,她無奈接受。會面雖以修改報告為由,校長卻完全沒看過該份報告,反而突然拿出另一份、並非張小姐負責的報告書,再次指出大量格式錯誤,要求張小姐翌早前改好。該份報告長度達 120 多頁。
為滿足校長要求,張小姐當天放棄吃午飯、留下來超時工作,翌日一早總算「夾硬趕起」,準備交給校長之際,在會議室外再被職員要求收電話。張小姐今次拒絕,豈料校長卻親自要求她拿出手機、解鎖,再打開「錄音」程式證明沒有錄音,「點解佢咁防備錄音?係咪知道(內容)會對佢不利?係咪預咗要欺凌我、審問我?」
疲勞轟炸 暴怒大叫「校長唔需要同任何人交代」
張小姐憶述,校長除了批評報告細微錯處,更如「審犯」般、不斷重複提問同一「yes/no question」。校長要求張小姐答覆,報告出錯是否因學校另一中層人員,未有向張小姐轉達校長「正確指示」。
然而在整個修改報告過程,該中層人員不曾參與交涉,張小姐極為兩難:「我唔可以答『係』,亦唔可以答『唔係』,就照直答『唔知道』,因為我唔可以隨便誣陷另一位同事。」會面期間,張小姐曾提出就修改報告一事,知會該名中層人員,豈料校長即暴怒大叫:「校長做任何事情,係唔需要同任何人交代。」
而校長不止要求沒收電話,在兩次「會面」均安排另一職員在房內筆錄,張小姐形容:「氣氛係好壓抑,雖然間房係無閂門,但我覺得自己走唔到。」
投訴當意見 交副校跟進
張小姐飽受「審問」事件困擾,「一接到校長電話就會好 panic(不安),會突然喺度喊。」隔了數天,張小姐鼓起勇氣去信校監投訴,校監曾致電她一次了解,之後再無下文。一個月後,張小姐透過 Whatsapp 追問調查進展,豈料校監回覆,未將她的信件視作投訴,認為是反映「行政混亂」的意見。
校監續指,已就事件跟校長、副校長討論,並將「意見」交予該名副校長跟進,「我冇收過任何通知,到底(副校長)跟進咗啲咩。」張小姐亦怒轟校監做法本末倒置,「唔係應該先調查,然後再為事件定性咩?點解可以未查就話係『意見』?」
投訴代價大,「(據校監說法)即係校長已經睇過封投訴信,我即刻覺得好大壓力」,張小姐指自從投訴事件曝光,同事總將鎖碎小事推給她做,「就算我做緊嘢、忙緊,其他同事好得閒,但聽電話、接待家長,呢啲工作都一定掉畀我。」張小姐形容校長用人唯親、喜人「擦鞋」,同事或得悉她遭針對,故意愛理不理、疏遠孤立。
張小姐終在今年初離職,任職僅僅半年。
資深老師挺身而出 遭揶揄刁難
同校的資深老師陳老師(化名)不值校長所為,去年底挺身去信校監,詳列 5 點申訴;陳老師較為「幸運」,去信後獲校監約見,但結論依舊,校監指內容不涉校長失德、亦不涉錢銀,不構成投訴,「校監同我講:『我總結,你係覺得學校行政混亂,會當做意見處理。』」
不久後,陳老師追問校監處理「意見」進度,校監卻稱已將投訴信轉發校長,「我畀咗佢啦」。陳老師怒轟做法不能接受、不恰當。
轉發信件後,陳老師開始感覺受校長針對,「會不斷揶揄我,每件事『啄』住我,喺 60 人會議入面公開批評錯處。」有一次,陳老師終忍不住還擊,「我同校長講,如果你認為我出錯咁嚴重,你可以直接出書面警告畀我」,校長不置可否,「我覺得呢個校長係好差勁,誠信好差。」
校董到校了解 校長要求即場背投訴內容
陳老師說,一名校董之後兩次到校約談,第一次只是「閒話家常」,而第二次會面,實際目的是討論她的投訴內容,惟校長事前卻一再拒透露會面目的,只表示「唔知道」。直至會面當時,陳老師才知情,校長此時再次出言揶揄:「呢封(投訴)信你寫架嘛,你咪背返出嚟囉。」
結果,陳老師在事前沒有準備下、只憑記憶覆述投訴重點,並在校長在場情況下,與校董商討 1 小時,「而我見到自己封信,就喺校長個 file 下面睇緊。」陳老師狠批,「點解咁簡單事情、一個會面目的,都唔可以同投訴人講?」
陳老師在校任教多年,指自從此名校長上任,因其用人唯親、不喜歡承擔責任,而這成多名資深教職員離職。校長亦不止一次遭家長投訴,可惜至今相關申訴未獲正視,遑論公正處理。
陳老師悲問:「係咪林老師嘅事(未帶來教訓),因為我哋冇坐喺天台度,就引唔到其他人去了解呢啲『土皇帝』?由無理掌權嘅人(繼續)處理校政?」陳老師續嘆:「投訴無門呀。」
為公道 投訴至教育局
兩人在教協幫助下,上月已去信教育局投訴,暫獲局方回覆指正在跟進。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說,眾多事例證明,林老師悲劇並非單一事件,當局必須嚴正處理;而不同學校校董會、辦學團體亦有責任檢視,如何有效公正處理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