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美帝與強國合演一場高下立見的外交脫口秀!
上星期美帝和強國在阿拉斯加舉行的高層官員會談,無疑是國際矚目的新聞焦點,各國傳媒廣泛報道,論政人士深入分析,成為一般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會後並無發表聯合聲明,顯然會晤氣氛惡劣,況且,阿拉斯加位處嚴寒酷冷的極地,中美關係「破冰」恐怕只是奢想,因此這樣的客觀環境安排,足見美帝「居心叵測」。
外交層面的慣常例行會議往往禮貌週週,客套得體,歡容晏晏的留下錄像照片,都是為了顧全國際形象。假若關乎對等形式的爭議談判,基於各自立場而針鋒相對,不苟言笑的板起面孔,早見怪不怪。這些肢體語言當然隨著會議的內容和氣氛而轉換,留給傳媒報道,以及政界人士詮釋。無論如何,外交角力說穿了都是彼此按照既定劇本在國際舞台上演出的一齣戲,鏡頭和鎂光燈有如千萬隻眼睛的凝視,觀眾看客更是瞠目結舌在關注,那麼,片言隻語和顰眉怒目都將會是歷史的見證。
平情說來,美帝與強國早已在外交餐桌上較量比劃多次,這邊廂端出「尊重人權」、「捍衛民主」和「恪守協約」,那邊廂捧來「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干預內政」,說來講去都不外乎是前菜、主食和甜品的例牌套餐,早已聽得人耳膩,看得人眼粘,黏稠糊爛令人倒胃。事實上,無論是美帝惡犬附體,還是強國戰狼上身,大都是一堆政治套語、文宣空話和黨八股,說到底就是質如膠味如蠟,難以入口。可是,今趟在正式會議之外有一段話傳了開來,令筆者實在茅塞頓開,聽得喜出望外。
事緣強國高官開場白時狠狠抨擊美帝種種不是,指斥其國內存在不少政治和社會問題,會議後美帝國務卿布林肯直接要求記者留下來,作出回應。他表示「美國確實並不完美」,並說出以下一段話來:「我們會犯錯。我們遇到挫折,我們會走回頭路。然而在歷史中我們所做的總是一直面對這些挑戰,以坦率、公開、透明的態度,而不是嘗試忽略這些錯誤,裝作這些缺失不存在。這些經歷有時很痛苦,有時令人難堪,但每一次都讓我們國家變得更強、更好、更團結。」(原文:“We make mistakes. We have reversals, we take steps back. But what we’ve done throughout our history is to confront those challenges – openly, publicly, transparently – not trying to ignore them, not trying to pretend they don’t exist. Sometimes it’s painful. Sometimes it’s ugly. But each and every time we’ve come out stronger, better, more united, as a country.”)
布林肯說得不慍不火,淡然平實,坦率承認不足和缺失,並且表示勇於面對和理性處理,儼如一位氣定神閒的傳道人,站在講壇上以佈道說理的口吻娓娓道來,盡顯出人文主義精神,令人深感舒服坦適。相對於那些永遠「光榮、偉大、正確」的陳腔爛調,或者刻毒措詞和凌厲語氣的叱喝咒罵,實在刺耳而聽得人雞皮疙瘩!須知外交人員的言行表現往往不是個別官員個人素質和修為的呈露,卻是夾雜著當前政權的所謂「底氣」而洩放迸發!如今強國睥睨天下,看來上主座下代表的重臣必然趾高氣揚,甚麼語言邏輯、思維理性,以至政治倫理大可棄之不顧。
細細嘴嚼布林肯這一番話,軟綿口感中還是咬到實質的強韌,確實是綿裡針的話中有話,弦外有餘音。美帝雖然立國僅二百三十餘年,可是畢竟承傳了西方帝國(The Empire)的氣場和底蘊,多元民族的匯聚在自由開放的氛圍下能夠孕育出人才的精粹,筆者相信布林肯只是其中一例。在自視為泱泱強國的紅色王朝治下,「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當然大有市場,可是,筆者以為外交的角力有如沙場用兵破敵,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善之善者」也,不爛之舌的威懾力絕對不比沖天炮火的殺傷力為低。就以這一仗外交戰役而言,縱然只是一輪打嘴砲和一陣放空鎗,美帝和強國雙方並無實質耗損,但是一切唇槍舌戰的言行早已公諸於世,優勝劣敗的事實擺放在人們眼底,雙方都不容抵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