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速的城市發展中保存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存是城市規劃的一大難題,一方面城市生活需要大自然的滋潤,因為生命本身需要大自然;但另一方面城市發展卻在破壞大自然以取得土地,因為城市生活總有點不自然。在城市中保存大自然本是只賺不賠的投資,既毋須投入資金維護,只須讓它自由生長,不去破壞它就可以,大自然卻能無條件地為城市給予源源不絕的巨大價值,亦不會向你討回報。

然而,當土地價格高昂,發展的利潤屬於地主一人,而保育大自然所得的滋潤卻是人人均沾,因此保育的大道理是說服不了維護個人利益的小道理。代表整體市民利益的政府向業權人收購土地並立法保護其生態價值是其中一種國際上較常用的方法。

香港也擁有世界上舉足輕重的高生態價值地區,其中排行第二高生態價值的沙螺洞 (生態價值僅次於米埔) 一直位處私人地段,經常出現急於發展和人為破壞等情況,土地業權人曾對政府的拖延討論換地方案感到絕望,決定把部份業權出售;我在 2017 年初收到通知前往了解情況,鑑於事態緊急且嚴重,我在 2017 年 1 月 6 日向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提出緊急質詢沙螺洞保育無期兼不斷遭到破壞事宜,強調由於沙螺洞的業權人有意出售該地段,問題有逼切性,必須馬上緊急處理;然而最終內務委員會否決了我的提議。[1] 就我當時提出沙螺洞的緊急質詢原文及立法會的回覆原文可參考文件[2]。

我在同年的 1 月 13 日再次向環境事務委員會提出緊急討論[3],可惜仍被否決。政府在 1 月 23 日向委員會提交的回覆指出:『政府正積極考慮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以大埔船灣已修復的堆填區發展大埔區議會支持的哥爾夫球場,換取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作長遠保育。』[4]

終於在同年的 6 月 15 日,政府正式公布『為了長遠保育沙羅洞,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原則上同意推行一項建議以向沙羅洞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公司)批出大埔船灣的已修復堆填區(船灣堆填區)的一幅土地,換取發展公司同時向政府交還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所屬私人土地(非原址換地)。』[5]

事件總算告一段落,這是香港首宗以換地方式保育生態地區的成功案例,由於現行沒有任何法例支援,每次均是特事特辦,必須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拍板才有望推行,正如沙螺洞這個案就經歷了差不多 25 年的好事多磨 (參考 1992 年環團提出司法覆核反對該地段的發展申請),在香港推動生態保育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憑著大家的鍥而不捨,在漫長的爭取過程中雖然屢屢失敗,但一步一腳印的在積累事實和說服力,最終成功保著了沙螺洞的生態價值,愛護環境的參與者都沒有任何個人利益,但為了眾人的利益和未來世代的利益,無私地付出了自己的心力,總算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轉眼五年,環保局在今年 2 月 10 日公布有關沙螺洞的非原址換地執行情況,內容指出『經過約三年磋商,政府與發展公司已就非原址換地建議的基本條款及條件大致達成共識,公司擬交還私人地段的土地業權在既定程序下的查核工作接近完成。此外,公司按照《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規定,於 2019 年完成船灣堆填區內擬議私營高爾夫球場的環境影響評估,並獲批環境許可證。』[6] 有報導更指漁護署可能接手逾 50 公頃的生態保育區。[7]

最近欣聞換地方案達成協議後,沙螺洞的物種多樣性和蜻蜓數量增加近 3 倍。[8] 希望沙螺洞的保育方案可以真正為候鳥和蜻蜓等各式各樣的物種回歸大自然,得到理想的歸宿。城市規劃的目的是為了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不但讓人住得快樂,更要讓萬物健康成長;規劃者不但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更能愛天地,愛眾生;萬物有靈,潤物無聲。

 

參考:

[1] 蘋果日報 (2017) 姚松炎提沙螺洞緊急質詢 建制派否決,2017 年 1 月 6 日。

[2] 立法會 (2017a) 2017年1月11日的立法會會議 申請提出急切質詢,立法會。

[3] 立法會 (2017b) 姚松炎議員於2017年1月13日就沙螺洞保育事宜發出的函件CB(1)460/16-17(01),2017年1月19日。

[4] 立法會 (2017c) 政府當局就姚松炎議員有關沙螺洞保育事宜發出的函件所作的回應CB(1)470/16-17(01),2017年1月20日。

[5] 香港政府 (2017) 以非原址換地方式長遠保育沙羅洞(附圖),2017年6月15日

[6] 政府新聞網 (2021)非原址換地建議有助保育沙羅洞,2月10日

[7] 蘋果日報 (2021) 沙螺洞換地計劃落實 漁護署或接手逾50公頃生態保育區,2月10日。

[8] 蘋果日報 (2020) 沙螺洞非原址換地作保育 2年後物種多樣性增近3倍 蜻蜓數量增近3倍,11月4日

*** *** ***

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