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流亡在德國的鄺頌晴在《香港約章》的記者會上說,2019 年的運動尚未完結,她亦不希望有人認為運動完結。

對許多香港人來說,抗爭確實未完。然而身在海外,抗爭方法著實不多。政治遊說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遊行集會是其中一種,然而終究只能盡做。除此以外如果說還有甚麼,那大概就是堅持黃藍的區別,香港和中國的分野。

一個自香港逃到英國倫敦的年輕人告訴我,從前在香港,習慣藍店不去、國貨不買,簡體字堅決不用,普通話誓死不講;如今來到英國,能繼續便繼續,而這斷非意氣用事,更非種族歧視。每個選擇都有它的道理,而香港人記得一清二楚﹕罷買國貨除了是因為「中國製的電視機會爆炸」,也是為了建立黃色經濟圈,從經濟層面抵抗親共陣營。堅持港語,則是保護香港文化,免受普教中與諸等「匪語」侵擾。抗爭融入生活,這些事情在香港日日做,來到英國,為何不做?做。盡做。

可是初到貴境的人們隨即發現,不容易做。在香港特別是 2019 年後,也許衣食住行中絕大多數事情都可以有黃藍之分但是,英國未必如此。肯定不是如此的。HSBC 唔使諗一定係藍,但 Barclays 呢?Lloyd’s 呢?香港 Starbucks 隸屬美心所以是藍,但英國又如何?又或者可以挨家逐戶拍門、寫信,要求他們回答是否支持香港抗爭,從而分辨黃藍?但這樣做意義何在?香港人又是否真要根據對中取態,將英國的企業二元劃分?

不只英國企業難分,華人社群也難。從前香港人可能可以從口音聽出誰誰誰是新移民,如今自己才是新移民,有口音的反而可能是舊移民。遇上一個講廣東話的,以為是「手足」,對香港抗爭卻是非常陌生,你還想他是隻港豬,原來人家早已持有英國護照,是個地道英國人,他不是不關心社會,只是他的社會議題是英國脫歐而已。

食飯,要找一家不用中國食材的餐廳,難;求職,要找一家沒有中國生意的企業,難。就連肚餓叫外賣,英國那些隨處可見的店也叫做 Chinese takeaway,沒有叫 Hongkonger takeaway 的。歡迎來到英國,這裡的顏色和香港不一樣。

想分,覺得應該要分;但無法分,又怕自己的堅持變成無謂的執著,麻煩到人。

《立場新聞》今年 2 月在英國設立分社,我們想關心香港人在當地的生活情況,但想避免介紹三大買樓須知、五大校區推薦和十大求職網站,因為這些資訊已經有很多人在做,而我們不會做得比他們好。所以我們選擇這個較少人觸及,但重要性不低的黃藍問題。香港人是抱著怎麼樣的心情帶著黃藍來到英國?他們面對甚麼難題?英國人又是如何看待這種政治區分?

我們認為這些問題有討論的必要。它們不僅是也一兩個人的內心掙扎,也是整個香港流散社群必經的心路歷程,抗爭陣營或可從中思考今後「國際線」該如何發展。

專題首篇首先從英國人 Krish Kandiah 的視角出發。上周五英國首相約翰遜四個 BNO 港人家庭視像對話。在幕後穿針引線的就是這個人。除了介紹香港人給首相外,他還為香港人做了許多許多。他做了甚麼?又是如何看待新來英國的港人的政治意識?

第二篇文章,我們返回香港人的觀點,訪問一家不少在英港人熟悉的網上超級市場——華南行。華南行是英國少有的黃店,會在送貨時夾附文宣印刷品。可是網上仍然有不少人質疑它其實是藍,因為華南行有賣中國食品。為甚麼要賣中國食品?對被質疑偽黃/唔夠黃,店老闆 Magic 有甚麼回應?

第三篇文章的受訪者 R 就是華南行的顧客之一,也是對華南行抱有疑問的港人。然而她自己如今也在一家與中國有生意來往的企業工作,同事中也有講普通話的華人。在香港,曾經她也是非黃不買,連大陸人問路也不想理。為甚麼來到英國後她會有這樣的轉變?她怎樣理解這轉變?

第四篇文章是最後一篇(如無意外),卻也可能是最貼題的一篇——網絡上一張「英國黃藍地圖」,製作者是英國聲援香港的組織「暖氣軍師撐香港」。這幅網民廣傳的黃藍地圖獲不少人稱讚實用,卻也招來投訴,有店舖就試過聯絡他們要求自「藍店」名單除名。地圖上的黃藍店其實是怎樣區分?能不能分?

從 2014 年到今日,香港人想必已很清楚十萬個人必然有十萬種抗爭想像。區區四篇文章無法講盡香港人帶著黃藍去英國的決心、堅持、矛盾、沮喪和反省。這只是起個頭而已。何況時代一直在變,香港人才剛開始來英國呢,往後必然還有許多故事要記錄,《立場新聞》英國分社會繼續默默記錄。

如你也有故事想分享,有金石良言可賜,請聯絡 ukbureau@thestandnews.com,我們很樂意為香港將這些故事寫下去。

 

(閱讀專題第一篇:英揆晤 BNO 家庭幕後功臣﹕我為甚麼幫香港人?

文/楊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