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餐桌禮儀,即是所謂的 table manners,原來坊間有兒童班。是的,我的確後知後覺,到今天才知道竟然 table manners 都有課程。如果我早啲知,一定會叫你唔好嘥錢。

八卦一問,才知道一個課程閒閒哋千千聲。學來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不失禮於人前。刀刀叉叉,左手右手,拿高拿低,其實,給你學懂,又是否就真的能夠不失禮於人前?

有一家庭經朋友介紹,找我報讀英國學校,他們一說要為兒子報讀的是什麼學校,我立刻肅然起敬 — Radley School。香港人聽過的名牌男校不是 Harrow 就是 Tonbridge,很少有家長會如此有品味,為孩子選報在香港名不經傳,但在英國享負盛名的 Radley School。

打算 Year 9 過去,即是大概十三歲入學,雖然兒子現在才八歲,但由這個時候開始準備,其實尚算正路。「Samuel,什麼時候賞面吃個飯?順便給你品評一下我們的孩子。」比卡超比卡超(別客氣別客氣),你們想瀨(上來)我公司也可以。「賞面吧,我在餐廳訂個位置,你一定要來。」

既然佢哋唔「想瀨」我公司,唯有我「想瀨」佢訂嘅餐廳。

不得了呢,是尖沙嘴的高級高層高價餐廳。本來小朋友是不准入場的,但似乎他們是享有特權的熟客:一去到,已經看到他們那位公子西裝骨骨的坐著,腰板挺直,看到我點點頭叫叔叔,很有家教呢。

吃完那頓飯,最令我印象深刻是那位小朋友的 table manners。湯羹怎用,麵包怎吃,嘴巴怎抹,完完全全是花倫同學一樣,丁丁的瑕疵都沒有。後來才知道,原來父母以前給公子安排過前前後後一個月的餐桌禮儀班。

臨走前,他們問我覺得他的兒子怎樣,我當然說「狠姣狠姣」,是心底話呢。

想不到,最後他們給了我一瓶酒帶回家;上網一看,才知道是價值不菲的法國紅酒。無功不受祿,最怕收人禮物,但「還」番支酒俾人又好似好奇怪,於是我之後跟他們說,很想請他們一家再吃一餐 — 其實我只是,很想跟他們一起幹掉那瓶紅酒,這大概是最佳的回禮方法。

不是之後那頓飯,也不會有現在這篇文章。

我們在金鐘某家中菜吃飯,當然是一家配得起那支紅酒的餐廳。這裏最出名就是醬油雞,所以我預先預留了一隻。那隻醬油雞來到之後,發生了三件我認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第一件事:那位公子二話不說,夾起了一隻雞腿,放在自己的碗上。

第二件事,比第一件更加不可思議:那位公子放了雞腿在自己的碗上之後,並沒有立刻吃掉雞腿,因為他忙著做另一件事 — 就是再夾起另外一隻雞腿,再放到自己的碗上。

第三件事,比第一件和第二件更加不可思議:公子的媽媽見到公子碗上的兩隻雞腿,皺一皺眉說:「哎呀,不用急呢,沒有人跟你搶。」

故事說完了。

現在你們明不明白,為什麼學 table manners 是沒有用的。

Table manners 只是 manners,而 etiquette 和 manners 兩者之間是有分別的。

什麼是 manners ?講 sorry,講早晨,食飯唔好有聲,這些都是 manners。所謂 manners,其實只是「行為」。我叫你做,你便照做,manners 是 copy 出來的,但 etiquette 便不同了。Etiquette 是背後的理念,是那個「為什麼」:點解係講 sorry 唔係講 excuse me,點解係講 hello 唔係 hey,點解其他情況又會調番轉。由此可見,etiquette 是要理解的,manners 只需要死記。

Etiquette 要怎樣培養?我自己冇小朋友,邊有資格教你?但我可以分享你知,喺英國讀 boarding school,點先會有 chicken thighs?係要你氹得掂裏面嗰位廚師叔叔,又讚佢靚仔,又話佢係 genius chef,久而久之,佢就會當你係 VIP。看到嗎?做 VIP,是要爭取的。當然,我絕對明白,做父母心目中的 VIP,小朋友是毫不費力的,而這就是恐怖的地方。

最壞的教材,從來都是父母最好的待遇。

 

(標題為編輯所擬)

原刊於 Britannia Stud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