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利】

高古軒祭出《香港融匯》的展題,實在是讓人非去不可,令人不禁臆想難道在高古軒的舞台上,要辦香港藝術家的展覽嗎?一探究竟略有標題黨之感,雖然不是狹義的香港藝術家,但展方指從廣義而言大部份參展藝術家都曾在香港展出過作品,一眼過去已見上次Art Basel赫斯特的《採集者》。在此意義下可能英文展題的Hong Kong Exchange比較準確,確實是一些展藏來港交流交流。

與香港關連最大的應該就是放在大門側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I》,畫廊邀請我們對讀作者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1994同題材的作品。確實從構成而言,不論是選取的樓層、角度、鏡頭的遠近、色調都出現了變化,明暗與艷度的取態都有所不同。

曾梵志不是香港藝術家,但起碼地緣上關連較大。不同於早期著名的面具人像作品,近十來年曾梵志採用的是枝藤混合的肖像,或是枝藤的遠景,例如近來劉德華演唱會海報的肖像便是一例。眼尖的觀眾亦會發現與曾在Instagram發佈過的工作室照片便出現過同系列的作品,反映到藝術家本人對此系列的嘉愛。

Alex Israel的《Wave》一眼外觀總會指向神奈川衝浪裡,但最獨特的手法才是其看似柔軟的外表,像是用軟墊做成一般。事實上這麼說並不準確,我並沒有膽敢在畫廊中伸手去踫,觸感之謎也只能任由他人解答。

同場還有白南準的《Bakelite Robot》舉臂歡迎來賓,氣氛輕鬆。

回應主題,令人思考到何謂香港藝術,香港就世界藝術市場的定位可能亦是這樣,亞洲的藏家們來到香港要世界的作品,展覧就是如是的縮影。但香港的觀眾與藝術家亦定義香港藝術;那麼,兩者的差距遠嗎?似乎也不遠,大家都愛這些世界大師的作品,甚至作品也幫助觀眾喜歡上一些香港藝術家。香不香港,核心還是作品與香港之間的距離,例如回應著香港的什麼、繼承了香港怎樣的精神。

 

想有更多更快藝術資訊,留意:

IG: hkmetropolisgallery

FB: https//fb.me/hkmetropolisgallery

MeWe: mewe.com/i/boliartMeWe小城藝術館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