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聽到長輩説:「投資要從小做起」,「買磚頭最保值」之類的話,最初覺得有些陳腔濫調,但其實意味深長。

爸爸在我讀書的時候一直有做生意,最初做得不錯。無奈在我畢業那年,爸爸的事業走下坡,生意失敗。他經常嘆氣,和我說:「啊仔,一日最衰就係無買樓投資;做生意做得好嗰陣呢,身邊就有好多人擁護你,當你失意嗰陣呢,想搵個人都無。如果仲有層樓,起碼可以加按,第日東山再起呀……」

自此之後,我記住爸爸的話,努力工作,同時又投資,儲了錢就在英國置業。我對曼徹斯特的 MediaCity 情有獨鍾,前後買了兩個單位。

你可能會問曼徹斯特好住嗎?為何不買倫敦呢?倫敦的物業不是有更多選擇嗎?首先,倫敦的樓價高昂,現時的平均樓價是 £514,000,遠高於英國的平均樓價(£252,000)。即使是在倫敦工作的英國人也寧願通勤工作,住在雷丁、聖奧爾本斯、盧頓等地,也未必會在當地置業。英國北部城市的樓價比起南部的城市還要便宜,很多城市近年大力興建發展項目,例如曼徹斯特平均樓價是 £198,678,利物浦是 £182,534,較易負擔,非常適合投資。若果是南部的城鎮,劍橋是 £456,334,牛津是 £514,094,吉爾福德更貴,要 £614,781,並非人人可以負擔。

南北的樓價差距反映了英國社會的實況,英國人稱為 North–South divide。傳統上,南部城市普遍較富裕,不少皇室成員、貴族、銀行家、律師、國會議員也因為倫敦乃全英國的政經中心而聚居在英格蘭南部的城市。英格蘭銀行、白廳、西敏宮、四所律師學院也位於倫敦,整個英國的政法商精英和大部份中產階級也在倫敦和英格蘭南部。南北差距在樓價,保健、平均收入、政治影響力(例如南部是保守黨的勢力範圍,北部就是工黨)、口音和用語也可見。

舉個例,“lunch” 和 “dinner” 對於我們來說不難理解,但原來英國不同地區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意思,亦反映了英國不同階層的文化。“Dinner” 指正餐,全日最大份的一餐,通常有湯、有菜、有肉、有甜品,可以中午食,又可以夜晚食。而 “lunch” 和 “supper” 也是一些簡餐,前者中午食,後者夜晚食。在英格蘭南部,比較多中產、上流階層人士,生活模式較 posh:中午的 lunch 會食一些簡單的三文治,下午茶會食一些小食,夜晚就會食一餐豐富的 dinner。英格蘭北部幾乎相反,當地工廠多,工人階級亦較多,因為需要足夠體力應付下午的勞動工作,所以中午就食 dinner,夜晚就食 supper。

歷史上,英國的工人階級聚居在北部,因為很多北部城市經歷過 19 世紀的工業革命後,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工業化。曼徹斯特是世界第一座工業化城市,以紡織產業聞名。其他北部城市例如紐卡素以造船和鋼材為主、新特蘭以造船和採煤為主、錫菲產鋼鐵、杜倫產煤。這些工業一度是英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但當英國在 80 年代開始經濟轉型,漸漸關閉煤礦,加上不少行業式微,這些城市的經濟增長比起因金融和科技產業帶旺而急速發展的南部城市緩慢得多。

不過,英國南北的差距近年逐漸收窄,不少北部城市也有新氣象。眾多城市之中,曼徹斯特最具潛力。曼徹斯特有「棉都」之稱,19 世紀已經成為世界棉織品製造中心,當時的棉花和紡織交易達到世界總交易量的 80%。曼徹斯特這個工業大城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由繁榮到衰落,再積極轉型,大力支持科技發展,蛻變成為創意產業之都。根據 Tech Nation 的數據,曼徹斯特吸引了很多私人股權投資,科創投資由 2018 年到 2019 年就增加了 4,800 萬英鎊,增長了 277%,達到 1.81 億英鎊,總共有 18,926 數碼科技公司,是歐洲發展最快速的科技城市。

曼徹斯特現有超過 8 萬人在數碼媒體這個行業工作,跨國科技企業例如 Microsoft、Google 也在曼徹斯特設立分部。在 2011 年落成的 MediaCity 吸引了世界各地知名的科技公司、文化和媒體精英進駐,成為歐洲首個集合創意、文化、媒體及科技產業的商業中心。

BBC 把它的電視和電台製作由倫敦的 White City 搬往 MediaCity,英國獨立電視台 ITV 亦在 MediaCity 設立分部,瑞典的電信設備製造商 Ericsson 的區域總部亦設於當地。除了這些大公司,還有 250 間中小企進駐 MediaCity,可以說是聚集了整個英國的科創和文化精英。

一個城市除了基建、設施和配套等硬件,成功與否,還要靠人才、創意和技術等軟實力,才能成為創意產業之都。正如美國的矽谷之所以聞名世界,人才是關鍵,我看中 MediaCity 亦正正是這個原因。

MediaCity 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它並非座落在曼徹斯特的市中心,而是大曼徹斯特地區的 Salford Quays,是當地政府的大型重建項目。Salford Quays 風景優美,沿著運河漫步,可以欣賞 MediaCity 的現代建築。當地靜中帶旺,少了曼徹斯特熙來攘往的擁擠,多了幾分恬靜。住在 MediaCity 的好處多的是,當地基建配套完善,交通網絡發達,出入市中心和機場也非常方便,只需 18 分鐘車程就到達機場。MediaCity 設有輕鐵站,搭 Metrolink 只需 18 分鐘就到達市中心 St Peter’s Square。

MediaCity 的對面就是 Imperial War Museum North,是英國著名的軍事博物館,乃解構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之一。博物館主要介紹 20 世紀戰爭如二戰的歷史,平日有不少學生來參觀,為 Salford Quays 周邊添加了一些人文氣息。附近還有大型藝術中心 The Lowry,以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畫家 L. S. Lowry 命名。Lowry 以城市的工業風景畫聞名,例如工廠、上班族、煙囪等等,連英女王也收藏他的畫作。The Lowry 除了展出大量 Lowry 的畫作,還有大劇院和劇場等設施,定期舉辦各種文娛活動,例如音樂會、芭蕾舞、音樂劇等等。MediaCity 就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文藝色彩的地方,居民和訪客也是熱愛藝術的知識分子,是一個備受中產階級喜愛的小社區。

值得一提的是,和 MediaCity 一河之隔,就是鼎鼎大名的曼聯主場奧脫福球場(Old Trafford),是英國第二大的球場,又稱為 “Theatre of Dreams”,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球迷觀賞賽事和朝聖。

環顧四周,眾多英國北部城市之中,曼徹斯特的創意、文化、媒體及科技產業出眾,有很大優勢成為英國的創意之都。綜合以上幾點,MediaCity 憑著其完善的交通配套、基建設施、地理優勢,有很大的爆發力,吸引不少年輕、高教育水平的專業人士入住。就好像香港的日出康城、奧海城、科學園、圓方,這些大型地產項目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現今的升幅相當可觀。

如果你問我怎樣形容 MediaCity,三個字:vibrant, modern and innovative.

These are what make a great place to live.

 

(標題為編輯所擬)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