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大樓落成,安排傳媒預覽。引起關注的不是博物館的建築,而是當日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回應可否展示六四、反修例示威或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作品時的一句「沒問題」。過去一星期,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中聯辦報系、親中作者紛紛傾巢而出,每日狙擊 M+ 購自瑞士收藏家的「希克藏品」,提出檢視購藏機制、不應展出敏感館藏,甚至注銷藏品的論調。

博物館似是頓成焦點,但聽在博物館學者丁穎茵的耳窩卻是一堆哭笑不得的新聞。她認為,今次所謂「爭議」根本不在公營機構運作的程序公義,而是政治角力的蔓延。2016 年西九文化區「僭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到今次「希克藏品」的購藏爭議。事隔五年,《立場新聞》再次訪問丁穎茵,她感嘆「每有關於文化政策、博物館體制的爭議,每次討論都是由頭、重新開始」。

「香港從來沒有博物館討論。通常有事大家才會覺得『係喎,都有需要講吓喎』。話題完結之後,無任何改變發生。最難在於我們從來無法建立論述(articulate discourse)。」

國際慣例:傾向策展處理而非注銷

星期三早上,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在 Now 新聞節目再談 M+ 購藏爭議,表示希望政府檢視購藏機制,以及現有藝術品「是否適合在 M+ 展示」,「如果不應該展示是否會進行注銷」。同日晚上,博物館研究的課一完,身為講師的丁穎茵即接受訪問,解釋博物館「注銷」(deaccession)的操作慣例。

丁穎茵指,博物館業界操作以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規範為依歸,「照道理,M+ 作為一個博物館應該要跟 ICOM 那些業界指引」。M+ 現行的《M+ 購藏政策》初稿雖然在 2012 年 6 月 12 日(即 M+ 決定購入希克藏品同日)方獲董事局通過,但她相信此前的購藏準則「不會相差太遠」。她認為,《M+ 購藏政策》列出的內容都是「好基本的規條」,大部分博物館都是按類似的的架構和程序運作。由此推斷,她估計斥資 1.77 億「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的「希克藏品」,定必經過董事會決定。加上,M+ 博物館又受「西九條例」等制約,「在 2012 年的香港不會做得『太過核突』」。

根據 ICOM 的定義,博物館是「非牟利、永久的機構,旨在向公眾提供藏品,促進社會對物質及非物文化遺產的教育、研究及欣賞」。丁穎茵形容,博物館既是「永久機構」,視野應該「千秋萬代」,質疑容海恩「不適合展示」的判斷,「呢個時候你覺得唔適合,你係咪能夠擔保 500 年後都唔適合先? 」

「因不適合展示而要注銷」叫丁穎茵更感奇怪。她解釋,「注銷」在歐美博物館亦有發生。以歐洲博物館為例,大多初創時期購藏方針傾向「百科全書式」,即是「咩都收」。營運百多年之後,館方往往修正定位,選擇專攻,然後將不相關的藏品注銷。她強調,注銷必須經過多番思考和討論,獲得市議會、國會的通過方可執行,過程極度漫長。注銷之後,藏品並非放在後巷棄置就算,而是要為藏品尋找適合的收容之所,通常轉讓其他文教機構,確保對方會善待收藏、收藏狀況亦不會變差。

「注銷在博物館是極度嚴重的行動,是要深思熟慮的事。」她表示,「注銷」定必經過多層級的討論而得出的決定。據她理解,博物館通常在以下三個情況才會考慮注銷藏品:

狀況不良

藏品出現有蟲蛀之類問題,再留於倉內可能波及其他藏品。出於安全考慮,館方注銷狀況不良之館藏。

來歷不明

藏品被發現來歷不明,或購藏手法不符合公義,透過「文物返還」(repatriation)的程序,注銷館藏。不少盜竊或走私所得之文物收藏近年退還至原產地,如 2018 年法國歸還 26 件非洲藝術品予西非的貝寧共和國

財困募資

美國博物館近年營運困難時,出售館藏,兌換流動資金。去年,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因疫情導致財困遂變賣館藏。丁穎茵提醒,做法引起業界批評,指「捐給你的藏品卻拿去賣」並不道德。

相對注銷藏品,丁穎茵指博物館更多是透過策展方法處理爭議,「無人會覺得因為敏感就丟掉」。業界對於「敏感藏品」的定義,通常關乎淫褻、種族、歷史傷痕等,而非意識形態,「歐美有好多政治制衡,大家不覺得『有嘢唔講得」。」

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專業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ICOM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Modern Art, CiMAM)與另外 7 個博物館機構聯合發表的「爭議處理守則」(Museum Best Practices for Managing Controversy)。丁穎茵以此說明稱國際慣例,「處理爭議同時,也維護言論自由」。

她舉出 2019 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ale)的案例,指當年一名白人藝術家參展,畫作是關於 1960 年代死於種族仇恨的黑人小孩。展品引起黑人社群哄動,批評策展人有欠敏銳,又斥責「白人女人憑甚麼對我們傷口說三道四」。面對社會壓力,博物館並沒有要求藝術家撤展,而是另外舉辦一系列公眾辯論會,請來正反雙方同場辯論。

M+ 不夠透明 須思考博物館體制

「但在今日的香港好難用一個正常博物館運作去討論。今次爭議不在程序,基本上是權力鬥爭。」

丁穎茵重申,2012 年西九宣佈購藏「希克藏品」時,文化界「狂抦 M+」。她直指,M+ 「最大鑊」之處在於機制不透明,無機制要求公開文件,公眾難以監察,「中意話幾多俾你聽就話幾多你聽,中意唔話就唔話,咁樣運作點會好?」提到容海恩日前又去信西九,要求公開當年商議購入「希克藏品」的會議紀錄,她同意「不算壞事」,但是次爭拗不是出於爭取機制透明、公平,出師之名不正令到現時討論變得「尷尬」。

「不是要拗贏誰,而是希望有一兩代人,認真思考我們需要甚麼文化體制,怎樣才算合理?」

丁穎茵感嘆,博物館爭論每每出現,總會回到「香港缺乏博物館人才」的老調。她認為,香港從來沒有博物館討論,「通常有事大家才會覺得『係喎,都有需要講吓喎』,話題完結之後,其實無發生任何改變」。她續指,每有關於文化政策、博物館體制的爭議,每次討論都是由頭、重新開始,「常說『拋磚引玉』,個個都係一地下磚,從來無機會令『玉』可以發生。」

難以改變 M+ 的體制固然不理想,但丁穎茵認為「最搞唔掂」之處在於思考博物館對於香港是甚麼一回事。作為歐洲文化機制,博物館自 20 世紀初以來獲得不少亞洲國家地區追捧,博物館遍地開花。她認為,香港博物館的架構顯然參考英國做法,但從業員大多不知道框架訂定的原則和考量,未能處理歐洲規範如何落實於香港的語境(contextualize)。

「長遠要處理的不只是回應容海恩。比較理想的是,可能用上一代人的時間,思考博物館對我們是甚麼?我們需要甚麼博物館體制?如何令博物館重新走入這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的人接軌?」

 

文/黎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