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陳友凱教授(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整理:錢安男】

人群整體精神狀況決定一個社會的創造力及生產力,也決定群體是否快樂。有學者提出,評估社會財富不僅注意經濟狀況,更要注意精神健康,年輕人正處於累積精神健康財富的階段,發展受阻就不能全面發揮潛能,最終影響社會整體發展。世界經濟論壇連續兩年討論年輕人精神健康議題,陳友凱教授說:「精神健康直接影響了Dollar sign。」

不同數據均顯示,美國自2010年起,年輕人精神健康狀況持續惡化,從事精神科治療及相關教學和研究超過二十年的陳教授分析:「有甚麼東西在十年內變化迅速,而又影響了一整代人的精神健康呢?其實就是手提電話。」身處資訊泛濫時代,加上手機各種應用程式讓人們能同時進行多項活動,有心理學家曾提醒這方式不只影響專注力,更會消耗大腦能量。

手機帶來的問題亦影響本地年輕人,加上香港社會一向都要面對環境擠逼、工作競爭大等等問題,已是個壓力煲,而壓力正是損害精神健康的「致敏原」之一。像皮膚敏感一樣,壓力等因素使大腦的調節系統失靈,作出過敏反應,即所謂「思覺過敏」(At-Risk Mental State)。陳教授解釋這是一種早期精神困擾狀態,較易於15-25歲年輕人身上出現。患者可能出現「關聯現象」,他形容這是「諗多咗」,本來大腦平時可以篩走與自己無關的訊息,但在過敏狀況下,無關的事也覺得與自己有關,例如覺得自己被人注視,或者覺得被人談論,自己在訊息當中搜尋隱蔽訊息,然後胡思亂想,此外,對於生活中巧合事件也會「諗多咗」,例如常常遇見某人,便認為一定是有甚麼特別原因。

「思覺過敏」與「思覺失調」不同,後者已進入疾病狀態。關注年輕人精神健康的陳教授說:「及早處理!像河流泛濫一般,如只派遣大隊人馬處理下游泛濫問題,卻不投放資源做好疏導上游工作,人手多多都不夠。」2019年,社會事件發生,該年年底港大曾進行研究調查,推算出患有抑鬱症人數約三十萬,患有創傷後壓力症人數估計達八十萬。陳教授說:「這調查最重要的數字是願意求助人數,調查結果卻顯示約半數不願意求助,即是有幾十萬人在『捱』,他們很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不願向我們傾訴。」

「不論誰對誰錯,過去一段時間出現很多事情讓人們產生了憤怒、不公平感覺。」陳教授播放外國研究影片解釋這種情緒。研究員令兩隻猴子做同樣動作,首先做對的一隻,研究員給牠喜歡吃的葡萄作為奬勵,另一隻猴子看見有葡萄吃,也做了正確的動作,可是研究員只給牠一片牠不愛吃的青瓜,猴子不滿,把青瓜丟向研究員。陳教授說:「動物對公平也有期望。靈長類動物是群體生物,需要有群體生活規則,公平很重要,對於感覺不公平的事情,會產生訊號給其他同類看,告訴大家要進行調整,要做好系統,使群體都開心,生活才能繼續下去。」

人類對感覺不公平的狀況產生憤怒情緒,本來就是一種維持群體生活必需的健康反應,陳教授說:「不公平狀況不是只出現了一次,一部分是外在事件重複出現,另一部分是群組分享,用手機重複觀看。如維持長時間情緒波動,會導致腦部某些細胞死亡。」這些腦細胞死亡後不易重生,而持續受這種情緒影響的人也有可能出現抑鬱症症狀。陳教授說:「出現憤怒等情緒本身並沒有錯,如何控制不讓這些情緒持續出現,以致影響我們腦部,這是關鍵。」

去年,陳教授的大學團隊推出了一套名為「心之流」的不記名心理狀況自助評估工具,希望以不記名形式協助年輕人評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況和處理情緒需要,並建議有需要人士尋求專業協助。想獲取更多資訊,也可瀏覽醫管局推出的精神健康平台「智友站」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漫遊百科》選取不同領域的網上及現場講座,助觀眾透過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分享,達至終身學習。節目逢星期日晚上11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本集於3月28日播放。港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