廸,

「朱仔,今日之後可能要過一段日子才能見面,不知你到時可否寫信給我,update 我環境運動的新動態嗎?」2 月 28 日早上收到你的信息,明知「大難臨頭」仍心繫環保,我動容,內心「乸住乸住」。

你是我欣賞的「綠人」,當人人得把口環保,你卻身體力行,而且走到最前沿。你說過,「作為環境運動分子,必須要在環境運動矛盾最尖銳的地方參選,不能永遠只是搞記者招待會,在中環立法會與高官開會。希望把只講幫派的鄉郊選舉變成一個理念的競爭,從參選去帶起一場運動,帶大家去觀察鄉郊社區,把民主派的陽光帶進鄉郊。」

於是,你去碰兇險的「泥頭山」、明知贏面小還是到鄉郊參選,屢敗屢戰,最終成為票王。

認識不少有心環境官員,減廢節能身體力行。然而:

環保,寫落政綱,只有自己實踐,那充其量叫自行修煉;
環保,寫落政綱,沒有實踐,那叫口號;
環保,寫落政綱, 兼且認真地實踐及號召,那就是你的「所作所為」,當官的應該愧對鄉親父老。

也因此,那一年,我把一個月三分之一的生活費,捐給你參選。有人問會否擔心所託非人。誰知道?但結果倘若如此,「下次咪唔選你囉」,這是民主制度的可貴之處。

奈何,你無緣議會了。人家說的顛覆,對我而言也是,只不過我看到的是制度的顛覆、社會價值的顛覆,和人性的顛覆。環保政策,同樣如此。

環境局最近推出兩份政策文件:《香港資源管理藍圖 2035》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諮詢文件

前者擘畫出香港中長期的廢物管理想像,提出人均每日廢物棄置量減少 40% 至 45%、回收率達至 55% 的目標,同時拋出「全民減廢、加強資源循環及邁向零堆填」的三大願景。環境局只訂了減廢回收目標,卻迴避交出落實的時間表,試問是十年後達成?還是二十、三十年?欠缺清晰的時間表,試問社會又該如何監督、問責?

如果擔心定下死線而讓下屆政府綁手綁腳,那麼又為何可訂出 2050 年碳中和的目標,還煞有介事在藍圖總結最後一段提出「配合力爭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莫非只因為習近平說了中國 2060 實現碳中和,香港就唯習是從?

香港 2019 年回收率已跌穿三成大關,意謂大量資源淪為垃圾。藍圖報告說的願景,說穿了不過是想多興建一座焚化爐,連同首座爐子共燒掉約六成的都市垃圾,也燒掉大量資源,何來願景?

香港飲品膠樽的出口回收率只得 0.5%,反映喝完的每一百個瓶子,回收不到一個,其餘全葬身堆填區或自然生態。原引頸以待的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諮詢文件,提出每交還一個膠樽,獲回贈一角。但這個一角如何釐定、參考哪些國家的成功經驗、為何取「回贈」而捨國際間行之有效的「按樽制」、有何回收目標等,當局一直只給沒說服力的回應。

面對這樣低劣的報告,若果是同事交上來,一定打回頭。可是到了今天,無奈又無言,況且我亦非對方老闆。至於文件到了議會,還有綠人監督嗎?又是一陣「乸住乸住」。請好好照顧自己,期待再會時。

朱仔
20210308

 

原刊於《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