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搖擺政黨立場未定 內塔尼亞胡連任成疑
【文:探索中東 اكتشف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兩年內,以色列國會(הַכְּנֶסֶת Knesset)第四度進行大選,這次大選決定總理內塔尼亞胡能否六度連任。不過今次大選雖然已經結束,卻陷入了如同上年美國大選般的僵局,內塔尼亞胡連任成疑,引來不少人關注。
為何大選結束議席分配已定,仍陷入僵局,要從以色列國會的組閣要求說起。以色列就如不少歐洲國家那般,行議會共和制度,由國會議員推選的總統只是名義上的元首,實際上是由總理治國,總理及其內閣則是由國會內佔多數的執政黨組成。要達到組閣要求,必須要在 120 議席中佔過半數的 61 席。每次國會選舉,皆會決定總理能否繼續執政及內閣會否出現變更。只是,今次選舉,無論是內塔尼亞胡爭取連任的執政聯盟還是在野黨組成的聯盟,皆未能取得過半議席,使得兩大陣營都未能組閣。
以色列國會行比例代表制,使得小黨也能有機會進入國會。本來,大部分政黨都會參與執政黨或在野黨的政黨聯盟,使國會選舉實際上成為兩大陣營的對決,但是次選舉,有兩個政黨未有歸邊,分別是佔 7 席由內塔尼亞胡前副手組成的國族主義政黨右傾黨(ימינה Yamina),以及佔 4 席的阿拉伯政黨拉阿姆(רע"מ Raam)。內塔尼亞胡的聯盟是次只有 52 席,而在野黨聯盟是次只有 57 席,誰能夠得到兩個政黨的支持,誰就能得到過半議席得到組閣的權力。要是兩個政黨堅持不歸邊,以色列便會陷入組閣危機,只能由上屆內閣以看守政府身份繼續治國,國會需要解散重選。以色列之所以會在兩年內四度舉行大選,就是因為之前的選舉中內塔尼亞胡皆未能順利組閣,使得國會已經三度解散重選。
在兩大陣營中,內塔尼亞胡陣營面對的危機更大,因為其右翼立場及對阿拉伯人以及宗教錫安主義的態度,不受未歸邊的兩黨所喜。由一眾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組成的拉阿姆一直對內塔尼亞胡對阿拉伯人的打壓不滿,不滿他任內收緊阿拉伯人的權益及對巴勒斯坦態度強硬,故對內塔尼亞胡相當不滿,只是他們亦因立場原因不太願意和在野黨聯盟合作。由內塔尼亞胡時期的前國防部長納夫塔尼.貝內特(Naftali Bennett נַפְתָּלִי בֶּנֶט)領導的右傾黨,則一直不滿內塔尼亞胡的對司法改革的推遲,亦與曾並肩作戰但現已加入執政聯盟的幾個宗教錫安主義政黨不滿,其世俗化的主張亦不為內塔尼亞胡陣營中的猶太教正統派們所喜,故右傾黨難以與執政聯盟再度合作。只是,他的右翼主張,同樣難容於中間偏左的在野黨聯盟。當然,他更加沒可能和拉阿姆黨合作,故此兩黨不會出現在同一陣營中。在野黨陣營中不少人,是內塔尼亞胡曾經的盟友,他們皆是與內塔尼亞胡出現嚴重分歧而退黨倒戈,以求結束內塔尼亞胡的統治。在野陣營各成員,更難以倒戈回內塔尼亞胡陣營,使得內塔尼亞胡就算能取得右傾黨的 7 席支持,也不能取得過半議席組閣。
雖然內塔尼亞胡以抗疫成功及與四個阿拉伯國家建交作為政績去爭取支持,但他任內的貪腐醜聞,使得他遭到民間強烈抗議,不少人亦對他的鐵腕手段及他初期防疫失效有所不滿。在野黨陣營本來十分鬆散,各成員皆是因為反對內塔尼亞胡統治,才走在一起合組聯盟。就算他們成功得到拉阿姆黨加入,仍需解決如何合作組閣的問題。根據規定,大選後 42 日內需要組成新一屆政府,要是兩大陣營都未能取得過半議席,未能成功組閣成立新政府,就只能進入第五次大選,屆時內塔尼亞胡就會繼續以看守總理的身份繼續執政,只是他面對的反對聲音,將更為強烈。未來,以色列會因內塔尼亞胡連任而繼續對伊朗敍利亞及巴勒斯坦強硬及和與美友好的阿拉伯國家友好,還是因中間偏左的政黨聯盟上台而緩解與伊朗及敍利亞的矛盾並舒緩以巴局勢,將影響整個中東的地緣政治平衡,繼而影響國際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