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駐港領事】澳洲「避風港」計劃難助港人?應對北京太軟弱? 華怡德:我們已做了可做的事情
港區國安法於去年 6 月 30 日實施,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於兩天後宣布會為港人設立「避風港」(Safe Haven)政策。但不足一星期,莫里森來個「華麗轉身」,指相關政策,只是讓港人以原有門檻申請簽證後,可延長簽證最多 5 年,其後再提供申請永久居留的途徑。換言之,以往澳洲簽證的申領要求沒有改變,只是批出簽證後,可獲延長居留期限。至於延長簽證後如何過渡至「永久居民」?至今仍未公布確實方案。
政策宣布大半年後,履新近 5 個月的澳洲駐港總領事華怡德(Elizabeth Ward)接受《立場新聞》專訪。她提到,「避風港」政策是「港人獨有」的新措施,此時仍未落實,她知道的資訊亦不多,預料澳洲政府會在今年稍後時間公布政策細節及詳情,又表示澳洲政府不會再為港人提供額外的移民渠道。
華怡德強調澳洲不論在港區國安法落實、或人大改變香港選舉制度後,皆有發聲明表達關注。她不認為澳洲在應對香港及中國事務上未及其餘西方國家強硬,稱「我們已做了可做的」(We have done what we can)。華怡德又多次表明駐港總領事的角色主要是促進各個政府間的溝通,認為現時溝通仍然良好,她指自己非常珍惜香港作為貿易及文化薈萃的獨特之處,希望香港能一如以往安好。
訪問當天,華怡德身穿黑色行政人員套裝,襯搭黑白波點的西裝外套。一頭深啡色的短髮之下,有搶眼的紅色頸錬及耳環,卻配合平實的紫藍色平底鞋,加上香港製造的口罩,平易近人得來又帶點嚴肅認真;正如澳洲給予港人的感覺一樣,很親切、卻又帶點距離感。
去年 10 月中文大學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四成受訪者打算移民。而澳洲,是第二多港人想移民的國家。華怡德指,澳洲是個「移民國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移居至當地不同城市。澳洲政府提出的「避風港」政策,亦是讓港人在獲得簽證、延長居住期限最多 5 年後,有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的途徑。
有意見認為相關的移民政策未如英國、加拿大般將申請門檻降低,批評澳洲政府根本沒有真正開放移民渠道予港人。華怡德卻不認同莫里森政策立場「轉軚」(U-turn)一說,認為當局的確提供了新的渠道予港人移居,而且相關渠道只讓持香港特區護照的市民參與,足見澳洲政府特別協助港人的心思。日後在澳的港人若非住在大城市如悉尼、墨爾本等,更可在延長簽證限期 3 年後申請成永久居民。不過華怡德對簽證的資訊,亦止於此,關於延長簽證後如何過渡至「永久居民」,仍要待澳洲政府稍後公布。
「避風港」詳情不多,想知道港人申請簽證情況,或可從澳洲內政部的數據看出一絲端倪。內政部《在岸庇護簽證(類別 866 )審批進度更新報告》數據顯示,當局曾在去年 12 月,批出不多於 5 個庇護證簽證申請,數量不多,但批出率達 100%,同月亦有 10 個相關簽證的新申請。不過今年 1月 及 2 月當局則沒有批出相關簽證予港人。
被問到澳洲政府是否有意批出更多庇護證?現時又有多少港人申請庇護證?華怡德坦言自己也不清楚現時的申請或批出簽證的情況,而且根據法例,在港的港人即使到駐港領事館亦不能藉此尋求庇護。至於近日民主派人士許智峯聲稱得到澳洲政府協助,入境當地進行遊說工作,華怡德則指未能對個別個案作評論。
否認澳洲取態比他國弱 華怡德:我們已做了可做的
在武漢肺炎及貿易戰的夾擊下,中澳關係每況愈下。澳洲曾在去年 4 月呼籲國際社會就病毒源頭作獨立調查,5 月澳洲《每日電訊報》聲稱取得「五眼聯盟」一份調查報告,指中國是存心隱瞞與疫情相關的資訊;貿易戰上,中國多次針對澳洲,包括禁止數間澳洲供應商入口牛肉,或以防疫為由阻撓澳洲龍蝦進口,澳洲其後更暫停向中國出口龍蝦作反制。中國又對來自澳洲的商品加徵關稅,最新一次更對澳洲相關的葡萄酒徵反傾銷稅(詳見報道)。
在涉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人權問題上,不論有關新彊維族人情況,抑或是香港政制問題,澳洲的「聲明」、「關注」似乎永遠「慢一拍」,讉責的用詞及力度亦未如其他國家強。例如近日歐盟、美國、英國及加拿大都宣佈,就新疆人權侵害問題制裁中國官員。澳洲雖然有發聲明支持制裁,但卻未有提出實際的制裁措施。(詳見報道)
各國就新疆人權問題的回應
3.22 歐盟、英國、加拿大制裁 4 中國官員、1 實體
3.22 美國制裁 2 中國官員
3.23 澳洲、新西蘭發聲明譴責
各國就人大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的回應
3.11 歐盟發聲明譴責決定違反「一國兩制」與《基本法》
3.12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聲明譴責
3.12 澳洲外長佩恩發聲明,指「嚴重關切」、批評舉動削弱香港民主體制
以上種種惹來一些輿論質疑,澳洲是否怕開罪中國,致未敢在人權問題上強硬發聲,繼而逃避國際責任?華怡德對有關指控表示不明所以,亦未有回應澳洲是否不如其他西方國家「硬淨」,僅指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曾就各項事務發聲明。
她又稱「我們已做了可做的」(We've done what we can)、「有些人永遠覺得太多;有些人卻永遠覺得不足」(Some people always think that's too much. Some people always think that's too little.)。至於未有一同制裁新彊官員,是否與澳洲國會仍未就《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立法有關?華怡德認同現時澳洲政府未有相關法案制裁他國官員,但對應否立法她自己沒有立場,認為國會有能力處理相關議題。
華怡德表示,駐港總領事有她的角色及作用。澳洲一方面關注香港市民在《基本法》下所享的權利及自由、支持一國兩制;另一邊廂,澳洲在港亦有很多貿易上的來往,她當然希望香港能繼續成功及強大,但承認現時香港發展的確存在暗湧,澳洲政府對此亦表示關注。
華怡德強調一直有與港府緊密溝通,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有一套長久規則(been developed through centuries of engagement),亦要小心不要違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共同承諾,如國際法等。雖然一直以來香港政府「以透明、有效率、富交易性的溝通見稱」,自己與其溝通亦一向不錯,但也曾出現令她手足無惜之時。約 1 月中,原來港府悄悄改變與各領事館有關雙重國籍的慣常做法,有外國公民身份的囚犯,可能要被揀選中國為其國籍。港府事前完全沒有知會領事館,更遑論與其商討。
華怡德形容當時很詫異,並主動向港府釐清有關做法,才得悉當局已單方面改變一向與領事館協定的做法。雖然澳洲領事館暫時仍能與被拘留或在囚的國民接觸及提供協助,但亦已更改澳洲到香港的旅遊提示,提醒同時持有澳洲藉及中國籍的國民,在香港會被認定為中國籍。若在港被扣留,澳洲領事館未必能提供協助。但強調國民若因其他情況親自到領事館求助,領事館不會受港府單方面的規定所限,仍然會協助國民。
華怡德稱澳洲一直珍惜香港 相信香港仍有司法獨立
除了與港府頻密的溝通,華怡德指自己也有盡力與不同群體及經濟部門等交流,期盼可從中了解香港更多。華怡德坦承如此做,是因為自己對香港的認識不深。在成為總領事前,她只在 2017 至 18 年間,以澳洲首席談判員的身份,來港談判及商討有關兩地自由貿易協定事宜。每次來港匆匆 3、4 天,每天工作排得密密麻麻,住在一個細小的房間內,依靠房內一個細小的窗口窺探香港;今次來港才發現,在「摩天大廈」的衣裳背後,香港原來有更多自然風光及數不盡的小島嶼,她期望之後可一一觀賞香港的美。
華怡德不否認自己對香港在金融、貿易上較熟悉,但她亦了解到香港的美及自由正逐步受壓,港人也對自己一直賴以自豪的民主、法治社會及權利是否能繼續存在感到迷惘。華怡德指法治是香港最珍貴的東西,亦是令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認為現時香港的法院及法官仍然非常努力地維護法治,領事館亦可派人到庭內旁聽,相信香港仍有法治。
至於早前一位來自澳洲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施覺民請辭後,指離任與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有關,澳洲政府或領事館在其中是否存有角色?華怡德指施覺民的去留全屬其個人決定。而現在判斷港區國安法是否已侵犯香港法治亦是言之尚早。
訪問接近尾聲,華怡德再次提到她很珍惜香港與澳洲多年來緊密的關係,兩地人口流動亦為雙方帶來益處,她希望兩地人民的連結可以繼續強大。香港作為促進貿易及文化薈萃的獨特(rare-dual)地方,可以一如以往安好。又希望港人明白,澳洲的確一直關注香港發生的事,包括在反修例運動中的暴力事件、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有政治人物及抗爭者被捕等,未來亦會一直持續關注香港在自由、法治、民主上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