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本身就帶着知古通今的功能意義。但近年發覺,歷史原來可以倒轉來學習。

過往讀中國近代史,總難理解義和團事件的因果關係。為甚麼這種不理性行為,竟能提升至群眾程度,並介入重大歷史事件之中。當時不甚理解,便簡單歸類「民智未開」等因素。

那時我真太年輕。原來在動盪時刻,民粹真的很容易燥動;儘管他們未必是社會主流,但在政權加持下,已能造成鉅大破壞力。諷刺的是,現今中國的教育水平,比清末時已高出不知多少,但這種蠻動的社會現象,竟與百多年前頗為相似;連「扶清滅洋」精神也有雷同之處。

在香港,畢竟成長環境不同,除了一些騎呢政客,很少人會認真響應今次「棉花之亂」,抵制有關商品。刺激大眾情緒的,反而是多位「自小聽到大」歌手不知是主動還是被動,與相關品牌割席。較含蓄的說「堅決抵制污名化中國」,露骨的就乾脆喊「支持新疆棉花」。

別說我手指拗出不拗入(認識我的都知我是大中華膠)。先不談棉花爭議誰是誰非,我們平心靜氣考慮一下以下問題:

  • 你覺得國內媒體(如《環球時報》)和外媒(如 BBC),那一邊公信力較高?
  • 你覺得中國政府的外交發言人,與美國、歐洲國家的發言人,那一邊較有說服力?
  • 你支持(或反對)新疆棉花,是基於你相信有關報導?還是基於你屬於那一邊陣型?

有一點是事實,新疆的確非常遙遠,我們不太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這是建制派辯護理據之一,說外國根本不瞭解中國情況就胡亂指責。但只要稍稍思索一下,便能找出破綻:中國有容許過外面媒體自由採訪新疆嗎?如果建制派指外媒誣告中國,最好反擊方法就是容許外媒進入瞭解調查,用事實來證明他們根本「胡說八道」。

說真的,我也不會百份百相信 BBC 報導。不過,它至少不會拿一幅時差達一個世紀的照片,將囚犯說成黑奴

龍應台十幾年說過「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區家麟最近也講過「你一想講道理,這世界就發笑」。如果愛國就是要將思辯能力下降到這個層次,那麼與義和團有甚麼分別?堅持這一種忠誠,很難不成為廢物啊!

守護香港,首先就要守護好自己,拒絕接受謊言。歷史證明政權越專制,官史可信程度便越低。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記錄者,越多人堅持真相,政權就越難改寫歷史。

註:有一點需為國內同胞說句公道話。部份國內人在抵制期間照舊買相關品牌貨品,被嘲笑「身體很誠實」。這觀點並不公允,別以為所有中國人都是小粉紅;這時間維持正常生活的人,其實很可能是頭腦冷靜、沒被盲目鼓動愛國情緒的一群。取笑他們,是否拿錯了對象?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