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古洞南蕉徑農業園第一期範圍的農地平整問題曝光後,陸續收到不少關注,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傳媒的查詢時,指「為可有更多時間與環團商討及跟進提出意見」,確認農業園工程會暫時停止。雖然已暫時止血,停止更多農地不明不白地被破壞,但大錯已成,要收拾眼前爛攤子,實在不容易。

這裏都交代一下,長春社過去一星期至今的跟進事項:

  1. 3 月 16 日,發電郵到負責農業園第一期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交代現場農地平整的問題
  2. 3 月 25 日,我們及多個關注團體與兩個部門舉行視像會議,大家就工程多個範疇提出疑問及意見,如臨時工程路的規模、農地修復方案、園區內珍稀植物的保護 / 補償計劃、工程進度等,兩個部門指會跟進各團體的意見,並初步同意團體的建議,安排現場實地視察
  3. 3 月 27 日,我們再到現場視察,大量碎石仍然散落在農業園幾乎每一處,然而,之前堆高的石料大部分已移走;早前用作復耕卻被堆上瀝青的農地,現時亦已大部分移除;工程車及建材等未有再散落在農地各處,而是主要集中在農業園北面一幅農地上

再一次強調,我們不接受任何以「先發展後修復」的原則進行農業園工程,即把工程重點純粹放在修復土壤、生態,而放棄在工程進行前,先從工程規模、時間等方面著手,盡量減低對農地、環境等影響。我們已多次向傳媒反映,一地的碎石已壓實表土,要完全清理幾乎不可行,用挖泥機清走碎石,也同時一併剷走表土。

可以預期,部門的修復農地方案,來不開在農地上施上堆肥、種植綠肥、加入土壤改良劑等,嘗試令作物所需養分 / 有機質的參數達標,然而土壤內複雜的生物多樣性、微生物之間的生態互動,同樣是健康土壤的條件,這並非一時三刻可以單靠人為完全修復得到。所以我們不斷重申工程本身前期規劃的重要性,避免、減低對農地的傷害,永遠都比事後修復理想。

長春社會持續跟進兩個部門如何處理農業園第一期,包括要求部門盡快交代清楚各短中長期工程細節、檢討臨時車路以及園內所有通道的規模、就已破壞的農地制訂修復方案、聯同各關注團體與部門及承建商短期內實地視察等,期望農業園工程,不會成為破壞農地的農業園。

 

回帶重溫:
【農業園未起完,農地已經玩完?】

傳媒報道:
明報【農業園工程暫停 環團促交農地復修方案】
明報【農業園施工 農地鋪瀝堆石料 環團質疑損表土 土拓署:適時移除】
有線新聞【遭投訴破壞農地 古洞南蕉徑農業園工程叫停 長春社稱僅屬「止血」:要詳細交代修復方案】
有線新聞【古洞南農業園農地平整工程不理想 遭地盤式對待恐難復耕 環保團體憂牽連附近河溪促改善】
立場新聞【政府剎停古洞南農業園工程 承建商石塊鋪農地 航拍揭約 1.7 公頃農地遭破壞】
東網【承建商堆石料恐壓壞農地 農業園暫停工 環團斥漁護署規劃不周】

#農業園 #農地 #復耕 #農業政策
#古洞南 #蕉徑

長春社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