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樂】《筆講建築》- 香港還能有人性化的建築嗎?
建築不單是有瓦遮頭的「building」,更是美學與科技融合的「architecture」,最終目的是「為人而建,以人為本」,為人類提供理想的居住環境。可惜香港社會金錢掛帥,「納米樓」、「奇則」比比皆是,建築失去了人情味,大庇天下港人能歡顏嗎?
有形的建築受「無形的力」塑造,每幢建築背後包含人文、藝術等不同元素。香港建築師學會前副會長及香港建築中心董事陳翠兒與香港建築中心其他作者合寫了《筆講建築:當城市、人文、自然遇上建築》,以專業角度書寫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建築物,盼能將眾多經驗共冶一爐,帶讀者感受建築及規劃的美學。
華富邨與廖本懷
外國的月亮不是特別圓,香港也有精彩的建築物。當中的經典就不得不提1960年代的華富邨,項目主建築師是香港首位華人政務司廖本懷。他當時預計華富邨有五萬人入住,廖本懷就以「小市鎮」為概念,冀屋邨能自給自足,亦希望建立一個有凝聚力的社區。他曾笑言自己以師奶角度規劃,故堅持邨內有超市、學校及圖書館等設施。另一個「以人為本」的設計,是將幼稚園置於屋邨地下,讓屋內老人可以看見小孩放學,小孩回家時亦毋須過馬路。
華富邨依山面海,廖本懷亦充份利用相連雙塔式的建築,組合成高低錯落的建築群,讓大部分單位能夠面海。書中引用廖本懷的一句話︰「我不想建造一個石屎森林,而是一個讓五萬人都能活得快樂和方便的社區,亦要保持該地的特色,滿足人的需要,在每一個角落都能看見樹。」陳翠兒指,華富邨是六、七十年代成功的建築,北歐國家亦派員來港汲取經驗。
公眾諮詢全民參與
建築要以為人本,那麼「用家」的意見就需要納入設計的考量。全球不少地方會事前諮詢居民意見。例如芬蘭的建築設計比賽有百年歷史,其評選形式透明度高,包括舉辦公眾諮詢及研討會,由居民決定何謂好的建築。1912年建成的卡利奧教堂,便是建築師Lars Sonck 的獲勝作品,如今成了城市的知名地標。他們相信只有靠全民討論,才能找出優秀的建築設計。
丹麥哥本哈根有一個移民聚居的社區,不同種族間時有衝突,甚至會演化成暴亂。為了促進社區和諧,有建築師團隊就邀請公眾參與,各人以自身原居城市的建築特色向團隊提出建議,團隊最終收集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戶外公共空間物件,譬如日本的「八爪魚滑梯」、美國海灘的健身器材等等,並以紅綠黑三色區分。紅色為文化與周末市場、黑色為「社區客廳」,作休憩之用,綠色為球場與綠化設施。陳翠兒形容,這些戶外空間的物件猶如國際展覽廳,雜亂之中帶有共同語言。
建築就如樂章,一旦指揮不當便失去和諧,造成雜音。香港的「不能避雨亭」、「鬧市山墳」等建築引起公眾爭議,最終也須清拆。書中比較了韓國清溪川與元朗行人天橋。南韓市長李明博於2003年推動清溪川復修工程,事前設立包括政界、商界、專業人士及市民的諮詢組織,最後決定拆去清溪川上的架空道路,創造出自然與城市共融的公共空間。去除了慘白的水門汀,帶來了金黃的蘆葦,如今清溪川成為了世界知名的景點之一。相反,香港政府建議的17億元朗行人天橋計劃,引來了多個專業學會反對,聲明指天橋會為元朗城市通風及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也無助解決大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行人擠塞的問題。
城市發展很多時難以逆轉,假如政府這個指揮家可以多聆聽專業人士和市民的意見,建築定必更人性化,城市會變得更有活力。
(本文原刊於星島日報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
---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周嘉俊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