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九龍東曾經有繁盛的「打石業」,如今還留下不少當年石礦場的遺址。其中茶果嶺、鑽石山一帶便因為有豐富的「花崗岩」而引來不少客家人來打石。另外,「鑽石山」與旁邊的「斧山」的名字來源一直吸引著大眾的興趣,原因卻是因為中英文名稱來源的「無厘頭」所致。


茶果嶺

在香港開埠後,因應港島的建築需求,不少來自廣東惠陽、五華的客家人來港「打石」,以滿足港島日益增加的工程。當年九龍東有不少山嶺蘊藏豐富石礦,成為打石業的發展據點。其中「茶果嶺」便有不少花崗岩可用。此外,當地更可生產磁泥(高嶺土),除外銷臺灣及呂宋外,亦會售予本地酒廠,製作酒餅。


鑽石山 Diamond hill

時至今日,鑽石山並未發現任何鑽石礦,為何英文譯名卻稱為「Diamond Hill」?這個名稱早於1904年載入地圖,直到1975年則加入中文名稱,而「鑽石山」成為地鐵站命名更令這個名稱廣為人知。

現在最多人接受的說法,是因為中文名稱中的「鑽」字是個動詞,只是把岩石鑽開的意思,而鑽石山本有一個石礦場,開採了數十年,也因此使這座本來無名的小山得名。從1965年地圖可見,今日鳳德邨一帶便被標示為「Quarry」。

此外,由於興建東隧時大量開採石材,此山已被完全剷平。現時石礦場原址早已分兩階段關閉,早於1982年關閉的部分已發展為鳳德邨,而於1990年代初關閉、未完全開採部分成為慈雲山學校區。其底層為大老山隧道入口處。


斧山 Hammer Hill

鑽石山鄰近有另一個地方,名為「斧山」。與鑽石山一樣,斧山道一帶已找不到「山蹤」,只留下一條道路及一個休憩公園。有趣的是,斧山的英文名稱係「Hammer Hill」,直譯應係「錘仔山」(錘子山),但為何要譯為「斧」山呢?這個問題至今亦未有確切答案,我們從地圖可見,早於1904年當地便標示為「Hammer Hill」一名,直到1975年則加入中文名稱「斧山」。

如果當地是因為打石常用的工具「錘仔」命名,則英譯為「Hammer Hill」尚算合理;但若果本身確實是名為「斧山」,則為何早年不寫作「Axe Hill」而寫作「錘仔山」?恐怕在有更多證據前,這個仍然屬於都市傳說一部分!


重溫廣播版歡迎到:https://www.buzzsprout.com/1536379/episodes/8238144

參考資料: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

#香港史 #歷史 #故事 #history #HongKongHistory #茶果嶺 #鑽石山 #斧山 #HammerHill #DiamondHill

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