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於 Ecology Letters 的研究指,印度谷螟 (Plodia interpunctella) 會自相殘殺吃掉自己的兄弟姊妹,但並非該物種的固有行為,只要牠們分佈空間受限,環境越擠逼,這種「慘絕人寰」的情況反而會減少發生,各自也會和睦共處。

印度谷螟在全球均有分佈,並不只在印度出現,最初在印度食物中首度發現才被命名——印度谷螟成蟲主要以以穀物為食,而幼蟲亦喜歡麵粉、紙殼、塑膠等。不過,當環境無足夠營養,或者群族間幼蟲過多,無論是有親緣關係還是鄰近群族,牠們會互相殘殺、同類相食。

團隊在研究中以食物黏度直接操控 5 個印度谷螟群族的間隔與分散距離,影響牠們的活動能力與互動程度,發現較為局促的環境,導致印度谷螟 10 代後「同類相食 (cannibalism) 」的行為隨時間大大減少。

有参與研究的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學家 Volker Rudolf 解釋,有更多同類相食的家庭在這些系統中表現不佳,因為較少同類相食的家庭死亡率低得多,生產出更多後代。

發現支持了 Rudolf 過去未經確認的社會行為演變理論。該理論指當動物有更多互動時,同類相食的比率會降低。

Rudolf 解釋,由於印度谷螟成群地於食物中產卵,黏性較高的食物令幼蟲更有可能留在當中,並限制了牠們的移動速度,幼蟲與兄弟姊妹有更多互動,這亦是團隊認為真正促使自相殘殺減少的原因。

他指出在更多互動情況下,自相殘殺成本似乎過高,同時幼蟲吃掉兄弟姐妹可能會破壞共享基因池的延續性,導致繁殖下代的機會減少。隨著時間流逝,那些更具合作性的印度谷螟就是那些靠黏性食物、生存下來的幼蟲。

Rudolf 認為人類之間也有這種合作機會增加的趨勢。他舉例指,在生活於大家庭群體中的社會或文化中,平均會看到較少的自私行為。

來源:
Science Alert, Cannibalistic Moths Help Scientists Understand How Extreme Selfishness Evolves, 27 March 2021

報告:
Boots, M., Childs, D., Crossmore, J. & et al. (2021).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local interactions select against selfish behaviour. Ecology Letters. doi: 10.1111/ele.13734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