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構今早( 30 日)在未有作任何公布的情況下,在可供記者查閱的新控罪書文件上,突然刪走大量資料,包括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員姓名,以及相關警區編號等等。司法機構晚上回覆《立場新聞》查詢時指,提供涉及私隱度較高的個人資料,或會損害妥善執行司法工作,以及與司法公開的合理理由不合比例,故由即日起,不會披露相關資料。被問到是否因應政府日前收緊公司查冊規定而作出的安排,司法機構只重申,會不時檢視法庭運作,沒有作出正面回應。

控罪書警員資料突被刪走

涵蓋全港共 7 個裁判法院一向會讓傳媒查閱新控罪書的資料,包括涉案被告的年齡、出生日期、職業、部分地址、所面對的控罪,以及負責案件的警員及主管等。法院職員會因應需要,不時把涉及被告的身份證號碼或地址的私隱劃走,才發放予傳媒。

然而,記者今早發現沙田、觀塘等多個裁判法院的控罪書有更動,部分資料如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員姓名及相關警區編號等通通被刪走,遂向法院職員查詢,職員表示自己只是按「上面」指示行事,不知確實原因。

司法機構發言人晚上近 10 時,以書面回覆本網指,不時會檢視法庭運作,以在妥善執行司法工作與司法公開的原則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而近期在平衡司法公開原則、公平審訊的權利、知情權及保護私隱之後,就所有於高等法院、區域法院及裁判法院公開聆訊的刑事案件,統一和調整了向傳媒發放的資訊安排。

司法機構:公開私隱礙妥善執行司法工作

司法機構強調,因提供涉及私隱度較高的個人資料,或會損害妥善執行司法工作,以及與司法公開的合理理由不合比例,故由本月 30 日起,不會再提供被告人的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地址以及控方主管人員的個人資料。

至於被告與控罪的基本資料則會如常披露,包括被告的姓名、控罪、被控罪行條文和罪行詳情。司法機構又稱,為便利傳媒報導於裁判法院開始審理的案件,亦會就這些案件盡量提供被告的年齡、性別、國籍及職業。

司法機構明言,會繼續實施恰當的安排,確保司法公開和具透明度,以便利記者報道工作。這些安排包括在法庭內及法庭延伸部分預留記者席,以供旁聽公開的法庭程序、上載判案書和裁決/判刑理由至司法機構網頁,以及為各級法院選定案件的判案書提供新聞摘要等。

政府日前以「防起底」之名收緊公司查冊,以「先訂立後審議」方式,逐步禁止公眾查閱公司董事、秘書的完整身份識別號碼和住址;公眾及傳媒日後查冊,只可查閱部分身份識別號碼及通訊地址,但未有提及法庭文件中涉及警方的資料會作任何改動。

被問到是否因應政府日前收緊公司查冊規定而作出的安排,司法機構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只重申不時會檢視法庭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