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文娛設施
戰後社會福利機構大多集中在安置人口,扶貧及教育方向。資源分配在青少年服務相對次要,正式的活動場所更少。1952年,伊利沙伯體育館(亦稱麥花臣遊樂埸)在旺角開幕。整個埸所除了室內籃球場外,還包括社會福利署辦公室、圖書館、旺角街坊福利會、青少年飯堂及浴室。稱得上是港式綜合文娛體育館的始祖!
港式綜合文娛體育館
麥花臣遊樂場及灣仔修頓球場均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多少是希望減少青少年流連街頭,減低罪案犯事可能。這類設施的實際效用也曾受到存疑,外國有案例認為反效果更大。不過在香港算是比較成功。
麥花臣室內埸舘算是九龍籃球迷的多年聖地。設計在當時也算突出,橫跨60多呎的籃球場可容納二千多人。結構上由六組混凝土拱組成,場館兩個端頭非結構部分,因此可以作為採光通風用途,貫徹簡單實用原則。麥花臣場舘除了由馬會捐助$700,000興建外,另外亦需政府及其他慈善基金協助才能完成。
麥花臣遊樂場建築師:徐敬直
承建商:Yundar Construction
補充:徐公在上海創立「興業」,1949年搬到香港。「興業」之後20年的業務範圍相當寬闊,酒店,戲院,工厰,寫字樓,學校,住宅均有。筆者一向覺得那年代「興業」的設計在建築體型有不少心思。只可惜好像未能有一個合適的機會盡量發揮。另外原籍廣東的徐氏家族也十分顯赫,在清末上海由茶葉地產起家,當時已富甲一方。期後開始進行集資開發經營業務,可說是中國最早期的「地產基金芬佬」。有機會詳細再說!
維園游泳池
維多利亞公園填海而成,1957年落成後第一個開放的主要功能便是維園游泳池。這個泳池由一個奥林匹克標準池,一個跳水池及一個嬉水池組成,另外包括1700座看台,更衣間,咖啡廳,泳池辦公室等等。室外泳池設計主要的考慮是座向及觀眾席方向。維園主池是東西向,看台朝北,目的便是減少炫光照射到觀眾。
筆者印象中,維園泳池應該是政府興建的第一個公共泳池。從5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主力興建的是公屋,學校,其次便是醫院。而事實上,到60年代,開放予公眾使用的文娛康樂設施仍然嚴重不足,不少研究也指出這是導致青少年問題出現的原因之一。到了70年代,各區陸續出現多層式的綜合功能大樓,文娛設施不足情況才得以改善。
維園泳池也是由馬會捐款興建,當年建築費用是$2,500,000。筆者記得更衣室的儲物架用鐵絲網籠制成,如老鼠籠一樣。當年也沒有考究甚麼 Dry Zone,Wet Zone,分開人流之類,結果全部是 Wet Zone!另外室內通風也不好,設計用料也相當簡陋。不過最重要是能造福人群,因此馬會要求入場費是大眾所能負擔之內,1957年開放時,14歲以上收5角,以下收費3角。
維園泳池服務港島直至2013年重建,足足56年才功成身退!
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建築師:公務局
承建商:永生公司
補充:香港第一個游池應該是1918年建成的必列啫士街YMCA 泳池,今天仍然使用中!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於1977年開幕,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海洋主題樂園。這類以海洋動物表演作為包裝的公園, 在六十年代美國開始興起, 並廣受歡迎。但圈養動物來訓練表演的娛樂方式,近年卻在全世界引起不少爭議, 以後的存在價值也十分成疑。
海洋公園當年花費八千萬美金興建,工程的確浩大,除了一般基建外,泵水上山、儲水濾水系統、水族館、海洋劇場等設計也算是一流水平。某些建築設計例如海洋館也十分有趣。但海洋公園原意有着相當濃厚的教育意義,曾以 「Oceanarium」作形容,最終正名「公園」後,明顯營運方向更偏向提供娛樂和休閒方面的功能,而開業後,教育和保育也變得次要,以主題樂園來形容更為貼切。或許過往藉著自由行和旅遊業賺錢,問題就不大,但從沒有認真及長遠考慮未來發展方向, 整個定位可說一直有點模糊。
近日某位忠誠議員建議山下園區開放,改為名牌 outlet 大賣場之類,除了欠缺對市場認知外,對基本的城市設計和規劃更見無知!
海洋公園建築師:Leigh and Orange,F.J. Eckerman
承建商:山上,新昌營造;山下,大業建築工程
(文本無題,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