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的是[人家誰誰誰怎樣怎樣的],

這個人家可以是任何人,

但終究不會是你,這是現代長輩的毛病



「媽媽告訴我一定要優秀,超過別人!」

在追求優秀的旅途上,我已經停不下來,不斷的比較,不斷的言語在我身邊徘徊。

在我還不理解優秀的時候,我就已經從家人的態度上接受了這種觀念。


遺棄,
未必是社會新聞裡被父母棄養趕出家門的狀況,
而是指孩子心裡主觀感受到若表現得不如父母所期待,
就不被父母喜歡、不被肯定、不受關注的感受。






  •  總是被拿來跟別人做比較


不管是學業、學校、學歷、薪資、工作、資歷等......不斷的被比較著,
但有時一個人的價值不需要透過與外界比較,才能擁有。

習慣從比較當中得到鼓勵,並依此建立自信心的孩子,注定過著相當辛苦的人生,
尤其更有可能被比較到體無完膚對人生充滿不可思議的悔恨,
失去信心、失去核心而往壞的地方去,尋找別人的認可。


  • 表現得不夠好,就不被愛

父母若能接納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孩子就能夠放心地發展自己的想法與想做的事,
用自己最原始的樣貌自在的過生活,而妳也能更加瞭解、理解、認識他,
比起讓他壓抑自己,逼迫自己成為父母心目中期待的樣子更加完美。

孩子從小就深愛著自己父母,這一份愛無關乎父母提供什麼樣的居住環境、擁有多少年收入、穿著或長相、職業而有改變。

一個人之所以被愛,
不是因為他表現得怎麼樣,
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值得被愛、被尊重的人。


  •  滿滿的批評與貶低

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他們早年自我價值的來源,幾乎是建立在父母對他們的回應上,所以尖酸刻薄並不會帶來比較好的影響,充滿貶低的語言會對一個人造成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不幸的是,當孩子真的變成父母口中的樣子時,卻又會得到更多毫不留情的批評。

這樣的孩子將會在積累的失敗經驗中,萌生出「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的想法,強大的無助感更可能會出現所謂的反社會人格。


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也就是當他長時間被批評笨拙、沒有想法、缺乏能力,很可能會將這樣的語言放進自己的認知、相信自己的樣貌正如這些批評與嘲諷,然後漸漸地真的變成了這些人口中的樣子。






父母親們,你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為甚麼有資格要求別人

而妳們做到的,卻又為甚麼要加諸在自己小孩身上

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本就有所不同,當妳拿自己孩子跟別人比較時,

有想過妳給的資源是跟對方家庭一模一樣嗎?關懷跟對待呢?


被設下永無止境的目標「好,還要更好」, 這種「好,還要更好」的回應之所以令人倍感壓力, 是因為不管怎麼努力,好像都無法達到妳所說的那個終點, 對很多人而言,竭盡所能地努力並不痛苦, 真正痛苦的是不管你如何努力,卻永遠不知道終點在哪裡。



「肯定」是讓人進步的動力,
「鼓勵」更是讓人前進的重要途徑,
沒有誰喜歡在糟糕透的屋簷以下,淋著雨寫著毛筆。


與其尖酸刻薄的把別人推開,為甚麼就不試著把人擁入懷中鼓勵再試看看。



I don'nt know who my grandfather was. I' m much more concerned to know what his grandson will be.

我不知道我爺爺是什麼樣的人,我更關心的是,他的孫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______ 林肯


CarefreeSu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