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海禁政策與鎖國歷史(上)
是說近代的東亞國家,很多都曾採取鎖國政策,如日本、朝鮮與中國等,原因不一而足,但不脫穩定內部政權或抵禦外敵來犯這兩大原因。特別是中國,在注重對外貿易的元朝覆滅後,接下來的明、清兩朝都長期維持海禁,控制對外的交通往來,進行嚴厲的鎖國政策。這樣的政策其實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台灣就位於中國的重要對外航路上,因此台灣的歷史發展,深受中國鎖國政策的影響,兩者可謂息息相關。
明朝的鎖國政策起源於內、外兩大因素。在元末明初,群雄並起時,朱元璋的主要競爭者大都出身於江南地區。當他們轉戰於東南沿海一帶時,招募的兵勇很多都是水手或漁工,並受當時的海商巨賈資助。這些海商靠著元朝中、後期的繁榮海上貿易,累積了大量的財富。最後雖然由朱元璋勝出,但不服的殘餘勢力出逃到海外,或躲藏在民間,繼續從事水手或漁工的工作,這也變成朱元璋一直擔心的問題。為了避免這些在海外的敵手與境內的舊部勾結,再度起兵奪取政權,朱元璋選擇了厲行海禁,嚴格控制出海,來預防這個問題,這也是明初海禁政策的關鍵內部因素之一。
明代畫家仇英所繪製的《抗倭圖卷》,倭寇是明朝最為嚴重的邊患之一。
等到明朝中期,海禁的鎖國政策隨著政權的穩定而逐步放鬆,但另一個問題卻又開始浮現。當時日本已經進入戰國時期,大混戰的結果,讓很多武士變成了四處流浪的浪人,有些淪為海盜,開始出現在朝鮮半島附近掠劫。剛好明初的海禁政策讓很多靠海吃海的海商變成走私集團,兩者剛好結合。因為從中國走私貨品到日本、朝鮮半島販賣,獲利極為豐厚,遂成為後來倭寇之亂的濫觴。遠在海外的日本浪人,加上中國走私集團的內應,讓明朝難以清剿,成為明朝中、後期東南沿海一帶最嚴重的外患,也讓明朝政府又緊縮海禁,有時甚至還比朱元璋時期更為嚴厲。
明朝政府並不是不知道開放海上貿易所能帶來的利益,畢竟之前的元朝,是中國海上貿易最發達的時代之一。明朝政府也一直處於開放與緊縮海上貿易的兩難之間,當時想出來的折衷方式是採特許制,也就是俗稱的勘合貿易,商船要擁由明朝政府所頒發的勘合符,才能進港交易,以杜絕倭寇與走私商人利用這些通商口岸進行走私。由於官府難以分辦從海外而來的商人,到底是不是倭寇與走私商人,所以不會把這些特許狀直接發給外國商船,所以採取政府對政府的方式,以朝貢為名,進行勘合貿易,這樣就能確保交易的對象,因此這種貿易方式又稱為朝貢貿易。鄭和七次下西洋,除了是宣傳明朝政權的合法性,擴展影響力以外,招攬外國前來中國朝貢,順便開拓海上貿易路線,也是極為重要的任務之一。
只是明朝這樣的方式,並不成功,因為過度管理的勘合貿易,處處受限,難以形成民間自由貿易的繁盛網絡。最後鄭和黯然結束外海的遠航。一般認為,鄭和下西洋花費過大是最主要的原因,但這個理由正確一點來說,應該是鄭和的七次下西洋,招商的結果並不如預期,如果鄭和成功開拓獲利豐厚的勘合貿易路線,讓明朝政府獲得巨大的利潤,又怎麼會有花費過大的問題。諷刺的是,當滿清入關,佔領華北一帶時,南逃的南明政權,反而沒有了過去的包袱,或許也是無力再進行過度的管理,又急需開拓新的財源,因此海上貿易反而盛極一時。後來南明政權分崩離析之時,部份王室甚至依附於海商集團之上。
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由鄭芝龍所創建,鄭成功接續發展的海商集團,在明朝滅亡後,不止曾控制中國東南方大半沿海地區,最後退守到台灣之時,也掌握整個海上航路,而讓清朝政府被迫以堅壁清野的政策,以禁海令來切斷鄭成功的人力與商品來源。清朝前期的禁海令在某些層面上甚至比明朝時更為嚴酷,這一直要到康熙年間收復台灣為止。但是康熙時期也是清朝國力最頂盛之時,隨後不止快速走下坡,同時西方勢力也已來到東亞,用戰艦巨炮頻頻叩關。清朝看著東南亞國家一一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於是再度選擇以鎖國的方式,來抵擋外國勢力的不斷入侵。只是接二連三的戰敗,讓清朝簽下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被迫開港。清朝面對外敵的積弱不振,也埋下了王朝覆滅的種子。
從清末到中華民國的這一段時間,中國陷入大混亂之中,中央政府可謂名存實亡,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有效控制整個中國,也讓海禁政策崩解。雖然內戰頻繁,但自由的海上貿易,讓中國沿海地區出現許多繁華地區,有十里洋場之稱的上海,就是從清末開始,因不平等條約的簽署,而成為與外國的重要通商口岸,快速發展起來。只是這一小段空窗期很快就結束,二戰結束以後共產黨在內戰中擊敗國民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隨之韓戰爆發,美、蘇兩國陷入冷戰之中,兩大陣營壁疉分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盟邦的封鎖下,再次進入鎖國的狀態,直到改革開放開始,才又慢慢與外界恢復接觸。
所以綜合來看,中國在元朝之後,鎖國才是常態,開放都是少數的例外。從十四世紀晚期開始,直到二十世紀末期,多數的時候都是處於實施嚴格海禁的狀態下。反而是在西北方的陸上貿易還相對興盛。對比近代海權的興起,中國最後會成為相對落後的國家,並非沒有原因。明、清兩朝先後採取海禁政策的原因不盡相同,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政以後會長期鎖國,則是綜合了很多與前朝相同的因素,如外敵壓境,台灣問題,對內維穩等。對今日的共產黨政權而言,鎖國恐怕仍然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一個政策選項。畢竟中國政府現在仍然採用類似朝貢貿易的方式來控制對外國的貿易,甚至更得心應手地用來懲罰不聽話的國家。之前一帶一路的投資,也有如鄭和下西洋的思維,而這很可能會重蹈明朝失敗的覆轍。
對中國來說,美國實施「聯中制俄」政策,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認為接觸政策能讓中國走向民主化,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關鍵。不過今日這兩個重要原因都已經消失,中國與俄羅斯已成了美國的戰略競爭者,過去的接觸政策也被認為完全失敗。美、中貿易戰引發的一連串衝突,已讓共產黨政府逐漸失去信心,過去中國政府在面對這樣的危機時,最常出現的反應就是走向鎖國,而目前習近平政府的確有這樣的傾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