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屆鹽分地帶文藝營全體人員大合照。 

如果當年沒有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也許踏上「鹽分地帶」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我將會乘竹筏、遊澙湖、爬鹽山、吃海鮮,然後匆匆離去,趕赴下一個觀光景點,不會想到當地還有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學甲慈濟宮南鯤鯓代天府這些具有歷史深度的地方。此外,我也難以想像這片土地不論日治還是戰後,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作家、學者、藝術家及民俗工作者。

參加文藝營之前,我透過前輩的著作,知道日治時期當地有吳新榮林芳年郭水潭王登山等作家。這些文藝青年曾在當地籌組「佳里青風會」、「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並積極在幾個重要報刊、雜誌發表詩作與評論。然而,參加了文藝營後,我才了解他們的影響力並沒有隨著年老、死亡而消逝,反而被鹽分地帶文藝營的主辦者們傳承下來。

參加第29屆與第30屆文藝營的我,無緣見到林芳年、郭水潭、王詩琅這些前輩作家,不過據陳艷秋黃勁連及幾位講師的說法,這些老作家相當熱心,1980年代的交通比現在更不方便,他們仍然從台北、台中、高雄等地趕來,並且不吝於向後進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講師們不約而同強調,老作家當年的熱情與無私,感動了他們,讓他們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每年夏天在南鯤鯓代天府舉辦這個營隊,邀請全台各地的作家、文藝愛好者前來,在此交流。就我這個外地學員來看,這應該是鹽分地帶的人情美吧?

每屆四天三夜的行程,主辦單位通常會安排第二天下午進行「鹽分地帶景觀采風」活動,景點通常是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學甲慈濟宮、台灣鹽業博物館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七股沿海的澙湖等。對於多年參加的老學員來說,也許他們習以為常,不過對我而言,即使是同一景點,感受也非常不同,例如:兩屆都有「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參訪活動,但頭一次造訪,我的注意力幾乎放在那棟日式房子及牆上的介紹看板,瀏覽時,腦海竟浮現幾位病患躺在病床呻吟、醫生與護士在旁手忙腳亂的場景;另一次來訪,我們有幸見到高齡九十多歲的王金河醫師。王醫師不但氣色紅潤,身體硬朗,而且有條不紊述說當年醫治烏腳病患的往事,我感到驚奇,全程圍著他轉。

我參加的兩屆文藝營都在同一個地方舉行,不過一雨一晴,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29屆營期,從頭到尾是雨天。記得,從台南火車站到南鯤鯓代天府附近站牌整趟車程,全程大雨滂沱,外面的景物因雨勢變的朦朧不清,車子行過魚塭附近的道路時,水天一色,路面顛簸,加上馬路的積水被輪胎輾壓而響起的水聲,我竟然有種坐在船上的錯覺。之後幾天,一踏出南鯤鯓廟,四周都是灰濛濛的。30屆的景觀就截然不同,天氣相當晴朗,蔚藍的天、潔白的雲,溫暖的海風迎面吹來。黃昏時,我們乘坐的竹筏、遊覽車,以及見到的道路、鹽田、房屋、白鷺鷥等景物都被斜陽照耀,散發微弱的金色光芒。我很幸運,才參加兩次文藝營,就充分見識了鹽分地帶的晴雨不同景緻。

雖然這一扇窗口現在已經關閉,未來可能不再開啟,但是當初所見的一切與體驗仍然長駐在我的心裡。


本文收錄在2019年5月第80號的「鹽分地帶文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