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青到聖主,腓特烈大帝(1月24日壽星)
『國王是國家的第一公僕!』
1月24日知名壽星:「開明專制」典範 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II / Friedrich der Große,1712-1786;在位:1740-1786)
生平懶人包,嗯,就一句話,「解鎖一堆成就」!
誕生在昔日普魯士柏林(今德國柏林),被眾多史學家讚譽為近代歐洲功績最顯著的帝王代表,通曉八國語言,虛心接受新潮派「啟蒙主義」觀念的腓特烈二世,其實年少時也算個叛逆小子,由於熱衷文學藝術,醉心法國文化,是個如假包換的文青,與崇尚武德的父親起了衝突,甚至還為此打算遠走天涯呢...(當然,出走最後是失敗的,他被軟禁起來,還連累同伴遭到處決!)
後來隨著年紀增長,心態亦有所成熟轉變,腓特烈二世在28歲即位成為國王後,他即自比為整個國家的「第一公僕」!以服務人民為出發點,並在當年盛行的『君權神授』封建制度下,他更是罕見主張『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國家領導人。同時,為避免身旁權臣考量自身利益選擇報喜不報憂,他也允許一般老百姓可以直接用上書或求見的方式,來向國家表達對施政上的任何異議。加上他力主改革司法與教育制度,支持科學研究,並傾力扶植藝術與文化產業,因此在他的領導下,普魯士王國自西元十八世紀中葉以降,國力大舉革新,正式步向歐洲新興霸權之巔,進而變成歐洲大陸當時最具現代化,行政效率也最為廉潔的一流強國!
至於在外交軍事方面,他多次親征普魯士的主要對外戰役,包括了當年獨力對抗法國、奧地利與俄羅斯三大鄰邦的歐陸超級大戰『七年戰爭』,更在原本敵我勢力懸殊之下,越戰越勇,藉著『羅斯巴赫會戰』(Battle of Rossbach)的經典佈局(斜線陣;echelon formation),與如同神蹟般(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逝世,繼任者彼得三世選擇支持普魯士)的逆轉勝,除了守下疆域,亦成功鞏固了國力,因而被許多戰爭史研究專家讚譽為是歐洲排行第一的戰術家,被形容為與日後法國的拿破崙不相上下…近代德國人更自豪地認為,現在所謂的『軍事戰役科學』,正是由腓特烈二世所建立起來的呢!
身為虔誠基督新教會眾的腓特烈二世,任內不只鼓勵各宗教自由發展,讓改革宗新教教會與傳統羅馬天主教教堂比鄰而立外,普魯士後來更成為歐洲地區第一個享有有限度出版自由和教育普及化的國家。除此之外,腓特烈二世也熱衷於古典音樂,還親自譜寫了四首的交響曲,以及120餘首的長笛奏鳴曲。
目前位於德國波茨坦(Potsdam),創建於西元1745年的夏宮『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也是由腓特烈二世所親自設計原始草圖的…這座被譽為是『普魯士的凡爾賽宮』,已經於西元1990年時被列入了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當中。
『王冠僅僅是一頂不防雨的帽子。』(深具哲理的一句話。)
附帶一提,他在位的時候,遠東中土剛好是清國乾隆皇當家,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