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異:「芬蘭特色」的T-26輕戰車
大家已經看過動畫《少女與戰車 最終章》(カ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最終章)第3話的預告了嗎?象徵二戰芬蘭的隊伍-繼續高中(継続高校)-短暫地登場了幾秒,但這次出現了BT-42突擊砲以外的新戰車,它就是戰爭時期芬蘭最多的戰車-繳獲自蘇聯的T-26輕戰車!
熟悉戰車的朋友們是否有注意到,它與一般的T-26有所不同呢?沒錯,它多了一支車體機槍,觀察更敏銳的朋友們或許還注意到,它的砲塔位於車體右側,而不是T-26常見的左側。這是一輛「芬蘭特色」的T-26,很高興劇組注意到了這一些細節。今天將簡單為大家說明一下這個細節。
紅圈處的車體機槍與藍圈處的右置砲塔?似乎與我們常見的T-26不太一樣。
首先,我們先為T-26做個大致的分類,括號內為芬蘭的分類代號,藉此方便我們了解接下來的故事:
- 1931型(T-26A):雙砲塔,各裝備一支DT機槍。
- 1933型(T-26B):單砲塔,裝備一門45毫米20-K戰車砲與一支DT同軸機槍。
- 1938型(T-26C):同1933型,但砲塔改為略為傾斜的錐狀砲塔。1939年略增加車體裝甲,稱為1939型,但芬蘭亦稱之為T-26C。
一輛芬蘭的1933型T-26(T-26B)正在行進中。攝於1941年9月5日。SA-Kuva:44875。
同樣舉行於1940年4月的戰利品展覽會中的1939型T-26(T-26C)。SA-Kuva:8369。
芬蘭這三種都有繳獲過,不過除此之外,他們還繳獲另外三種基於T-26改裝的特種戰車,他們都是所謂的「化學坦克」(Chemical Tank),被蘇聯用於噴射火焰,簡稱為KhT(化學坦克,Химический танк),亦稱為HT,或稱之為OT(噴火坦克,Oгнемет танк),以下為了行文方便統一稱之為KhT。它們分別是:
- KhT-26:基於1931型,拆除左側砲塔,並將右側砲塔加裝KS-24火焰噴射器。芬蘭繳獲2輛。
- KhT-130:基於1933型,砲塔改為右置,將45毫米20-K戰車砲改裝為KS-25火焰噴射器,並保留同軸機槍。芬蘭繳獲4輛。
- KhT-133:基於1939型,同KhT-130,但砲塔為錐狀砲塔。芬蘭繳獲3輛。
兩名芬蘭士兵與繳獲的KhT-130。攝於1940年4月1日。SA-Kuva:7824。
正在彼得羅扎沃茨克(Petrozavodsk)作戰的芬蘭KhT-133,不過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實際戰鬥過。SA-Kuva:52500。
除了KhT-26被解除武裝改為訓練車,KhT-130與KhT-133在繼續戰爭(Jatkosota, 1941-1944)初期被編入裝甲營(Panssaripataljoona)的火焰噴射排(Liekinheitinjoukkue)。不過隨著與蘇聯之間的戰鬥逐漸緩和,這種戰車失去它們的作用,實際上他們也沒用過。更重要的是,芬蘭嚴重缺乏各種燃料。因此軍方於1942年開始從繳獲的T-26「殺肉」(拆換零件),將他們改裝成一般裝備45毫米砲的T-26B與T-26C。不過要注意的是,砲塔與車體之型號不一定會完全一致,如以T-26B為基的KhT-130車體配上T-26C的錐狀砲塔。
「混搭」的具體案例:錐狀砲塔安裝於KhT-130(T-26B)的車體上,而不是與之對應的KhT-133(T-26C)。
可是這與我們今天談到的「差異」有什麼關係呢?這邊就要先說一下這些「噴火戰車」與常規T-26的主要外觀差異。常規的T-26戰車,砲塔是位於車身的偏左側,這是因為空間配置的關係。如此狹窄的戰車,空間相當有限,其車身右側需要給予駕駛員空間,因此左側就被劃為「戰鬥室」。然而,無論是KhT-26、KhT-130或KhT-133,我們都能發現它們的砲塔其實都偏右側,因為必須提供空間來放置火焰噴射器的燃料槽與壓縮氣體罐,因此將整個戰鬥室右移,並將原本左側的空間裝上這些噴射火焰所需的耗品容器,KhT-26為單獨一罐400公升燃料與三罐壓縮氣體(共約13.5公升),KhT-130與KhT-133則是分裝兩罐共360公升的燃料槽與四罐壓縮氣體(共約18公升)。
說到這裡,有些讀者朋友們應該已經猜到了。是的,這些帶有「芬蘭特色」的T-26正是從KhT-130與KhT-133改裝的。芬蘭人把它們改成常規砲塔,那原本為了燃料槽與壓縮氣體罐而空出的左側空間呢?他們將其改成儲放彈藥的地方,其中大部分還在車身左側裝上的DT機槍,就如同我們今天在這個預告片所看到的一樣,也因為多了機槍位,戰車組員增加為4名。不過,其中芬蘭有一輛KhT-133可能是因為改裝失誤或某種原因,因此意外地「恢復」成左置砲塔。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只有改裝車體機槍的版本屬於「芬蘭特色」,右置砲塔的部分並非芬蘭獨有,它們的「祖國」蘇聯本身也有這種「改回」案例,但俄國人是將左側空間改為彈藥與無線電空間了。
總共有19輛KhT-130與KhT-133被「改裝回」常規版本。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明明前面提到兩種繳獲的噴火戰車也才7輛,為什麼卻整整多出近三倍的數量?那是因為有些繳獲到的戰車是無法修復使用的「零件車」,這7輛特種戰車是其中完整可用的。這些改裝後的戰車,至少有5輛一直服役到1944年6月蘇聯發動大攻勢時。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它們存放在著名的帕羅拉戰車博物館(Panssarimuseo),我們只要記得這兩個主要特徵--右置砲塔與車體機槍,就能在館中輕鬆辨別它們與其他T-26。
我們很快也有機會能在這部動畫作品上看到這款由KhT-133改裝、帶有「芬蘭特色」的T-26輕戰車,讓我們好好期待一下吧!
目前存放於帕羅拉戰車博物館的T-26C,可以注意到他的右置砲塔與車體機槍口。這張照片攝於2006年,現在因為有遮雨棚了,想必它們已經移放到更舒適、安全的環境了。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
- 坦克百科全書(Tanks Encyclopedia)-T-26化學坦克(英)
- 維基百科-T-26(英)
- 維基百科-T-26(芬)
- 獵兵排(Jaegerplatoon)-裝甲車輛第五部分:繳獲的T-26(英)
- 獵兵排(Jaegerplatoon)-裝甲車輛第六部分:噴火坦克(英)
- Andreaslarka-T-26(OT-133)(Ps.164-7)
- Armchairgeneral-錐狀砲塔的T-26
書籍資料:
- 上田信,〈イラストで見るフィンランドの戦い〉,《Armour Modelling》,2016年4月,頁30-31。
- 齋木伸生,〈フィンランドはなぜ継続戦争をはじ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のか〉,《Armour Modelling》, 2016年4月,頁25-27。
- 齋木伸生,《フィンランド戦車発達史(中篇)》,日本:芬蘭堂,2019年。
- 齋木伸生,《フィンランド軍入門:極北の戦場を制した叙事詩の勇者たち》,日本:イカロス出版,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