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學進階──戰略與地理:導論
許多人學戰略是跳著學,沒有學習入門基礎,就直接進入歷史與案例,在多數軍武迷中常見到這種情況。這也沒什麼不好,後面有補足這些部分即可,但偏偏很少人願意碰到非常枯燥的理論。
戰略理論到了今天,已經涉及到非常多的學科,除了傳統的地理、歷史、材料工學、物理化學等等,加入了政治、經濟等更廣泛的項目,而進入21世紀後,在科學上越來越重視奈米科技與工程技術,人文上則是人類學與民族學。
這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雜學,而且主要國家進行戰略評估時,早就加入民俗風情等文化研究,卻有人認為戰略應該要限縮到純軍事理論上,根本走回老路。
正確的學習,應該是對人類行為的管理有初步認識,政治結構與談判折衝有概念,才能進入到武器與戰術規劃的項目。歷史上沒有純粹客觀的討論戰術選擇,再討論戰略規劃,大多時候都是先射箭再畫靶:「我們想要打下那座城市,再怎麼難打也得去想辦法。」
單純的戰略與戰術討論很好玩,極端的理性與客觀,但這卻是不現實的,完全脫離真實世界的運作。無法預期的要素,不理性的領導者,狂熱的群眾恐怕才是常態。當我們在入門篇中,了解到各種做計劃與執行計畫的概念,才能進入到下一階段,也就是討論各種獨立要素。
進階篇會只談獨立要素,不談人事運作,因為那個實在太過政治,沒有參與過的人極難想像,亂碰不如先不要學,以免歪掉。
地理要素的重要性
第一篇,要進入算最常見的參考要素:「地理」。
讓我們複習一下,戰略到底指的是什麼?無非是使用各種「力量(force)」,具有強度與指向性,不管是直接的軍事暴力,還是間接的經濟外交施壓,好來達成我們目的。
a. 我們通常第一個閱讀的著作,就是普魯士軍官克勞塞維茲所著作的《戰爭論》,其中講述了戰略的目的,以及其受到政治節制的哲學觀。但《戰爭論》中談到的主要是陸戰部分,而真要有與地理相關的敘述,我們參照同年代的法國軍事家約米尼所著作的《戰爭藝術》,對於理解軍隊與地理相對關係,可能會更加適合。
但不管哪一個,我們都可以看到主宰戰場,人事的部分有關於恐懼、不確定的變數、集體不理性的行為,而我們應當怎樣控制跟主導這股力量,將之用在戰爭上。他們書中沒有明說的部分,都是地理要素,因為這實在太基本,基本到沒說都會忘記的程度,但又太過重要,不能不在此再提一次。
地理要素為何重要?
因為車輛不能開進水裡,船隻無法航行在陸地,飛機總是要降落。意即,陸軍的行動受到山川地貌的限制,最常被水所擋住;海軍只能行駛在水上,總有其各式各樣的航行極限;而空軍總是要降落,補給跟起降都要基地,機場位置跟飛行半徑決定了很多戰術選擇。
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來說,就是坦克不能潛水、軍艦不能上陸、戰機總得起降。你無法設想整隻裝甲部隊開過台灣海峽,設定萬噸驅逐艦沿著大漢溪開到石門水庫前,每一架戰機都可以無縫接軌控制整個天空。對兩岸軍事論戰有概念的網友,應該從這短短兩段話,就可以回憶起無數次的攻防,而這些絕大部分都是沒意義的,因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地理的自然要素為何如此重要,因為人類必須受到大自然的約束。
地理不僅只是限制,還會形塑戰略手段,影響戰略家的心靈;正如前段所說,即使是科技進步的現代化軍隊,依然有其先天行動的界線。或許我們會覺得,從陸載、船艦、飛機所發射的飛彈、長程砲火,根本上都沒有差異,但這只是純粹就武力本身而言沒差,對於身處不同環境中的攻擊、防禦,兩者的角色差異,就大大不相同,常常是防守者都要面對飛彈來襲,進攻者可以選擇攻擊方式。
同樣的地理因素,攻方守方意義不同
b. 讀者一定會問,上段末兩句的意義很含糊不清,到底是甚麼意思?
這裡可以解釋一下,地理為何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又為何對不同角色,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戰略意義。以下舉兩個例子作為範例:
1. 若攻擊方是大砲,從山丘後射擊可以擊中敵軍,則先發有優勢。即使左方的敵軍被砲擊後想反擊,也得「花時間」確認砲火來源,就算也有砲兵可以反擊,等到架設好再還擊,恐怕也得多承受幾次砲火,或砲兵早就轉移陣地。
若左方步兵是攻擊方,的確可以在砲兵發現與攻擊前,進入射界死角,但仍需翻越山丘,翻越後砲兵是否仍在原地,都是疑問。把山丘換成河海,砲兵換成軍艦,狀況也是一樣,被攻擊方需要做的動作都差不多。
2. 若攻擊方不僅有大砲,還有軍艦跟飛機均可發射砲彈呢?對防守方而言,過來的都叫做砲彈,該做的防禦手段都得做,差異並不大。而進攻方若有多種選擇,可挑選手段就變多,而不同兵器所處的地理環境亦不同,攻擊的角度與打擊面就會不同,自然戰略選擇就會變多。
在這兩個案例中,不變的都是地理與時間,你覺得這個不是廢話?但就是廢話才需要強調。我們總是得面對同一個地理環境,卻對進攻與防守雙方有截然不同意義的事實,就如同台灣海峽對兩岸都一樣,但作為攻防的不同方,意義也完全不同。
先攻、後攻有沒有差?運動比賽或許感覺差不多,但你設想一下籃球比賽可以捅刀的狀況,先攻的可以砍防守方一刀,接著再開打,這會是怎樣的狀況。軍事的先後攻差異不可以道里計,同樣的情況,時間先後就會有很致命的影響,斷不可以為地理因素對雙方來說都一樣。
因為有一種軍事技術謬論,就是子彈軌跡對雙方都是一樣的,你打得到對方,也代表對方可以打到你,所以地理代表的戰略意義並不大。這根本上是誤解了戰略本質是「時間與空間」組合的時間項;誰先射擊當然意義有差,而在掩體後射擊開放地區的敵人,總是比毫無遮蔽物要好,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卻常常在政治宣傳中被忘卻。
科技並沒有超越地理限制
這放到現代軍隊中更是如此,我們以為科技拉近了距離,所以長程飛彈與砲火,就能夠敵方造成傷害,卻忘記了古老的戰爭中,會被攻城投石機正面砸死的數量有多低,因為從你看到投石機拋出石塊到擊中你,中間會有十數秒以上的時間,看到還不會閃的叫做蠢。
飛彈飛行要時間,飛機滯空也要油料,非核動力軍艦不可能永遠航行在海上,就算可以也得補給彈藥與食物。這代表海空軍受到基地與作戰半徑的限制很大,而能夠放下龐大海空軍的基地,實際上也不多,所以地圖打開一看,哪一些地方適合做基地,可以停泊多少船艦,適合做哪種等級的港口,一目瞭然。這也說明了現代戰爭中,地理的限制比過去只有陸戰的時候還要大。
我們會以為這似乎不再是問題,一個是空中力量太過耀眼,讓我們以為飛機可以超越地形,就代表軍隊也可以,另一個原因純粹是現代戰爭的技術門檻太高,開戰雙方若知道有極大技術差距,幾乎不會考慮到動手的階段,這導致近代數十年的戰爭,要不就是先進國家單方面掃蕩後進國,就是兩個武裝差不多的後進國互打。
總之,之後讓我們依序討論各種狀況下的戰略情境:陸上戰略、海上戰略、空中及太空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