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中研院名家史話,你不知道的蔡元培、胡適、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
年前一位耆老謝世,各種感傷來不及怎麼排解,就到了過年。耕史原是件下功夫而且難速成的事業,讀起大師們的往事,不免覺得自己學問不好其來有自,也對巍然樹立的典範心嚮往之。
中研院原是研究者的殿堂之一,碩班為了寫論文跑了幾趟中研院,但說起自己下的功夫,一比較之下,真的連基本功都算不上,對陰雨的南港印象很好,很安靜,天氣使人想窩在室內看看書。但做研究沒那麼容易,雖不是革命,卻也非請客吃飯,大師的當年脫離經驗太多,但作者清楚的敘寫確實有助於對當時的景況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解。
改元前後的風起雲湧,和社運年代面臨的問題大不相同,戰爭帶來的民生問題,使得以做研究為專長的大師們幾度為著柴米油鹽醬醋茶心煩。當年的學問有價,賣起文章貼補家用那是生活必須,有時甚至會因而懷疑起學問的純粹性。無獨有偶,當個面向資本快速通膨,分心這檔事卻不是戰時獨有,只是大師們靠著自我節制和研究關懷堅持走了過來。
政治影響著上一個世代的學術,如今則是另一種方式。政治問題在蔣開穴的時代暴力展現在各個方面,大師們或許夾著自己各方面的實力與之抗衡,卻也左支右絀。沒有自由就沒有學術,在許許多多大師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護住了抗衡政治勢力的園地,儘管仍多少受到影響,但真是猶如大鵬展翅不為飛,志在護蔭後學成。
這種氣度展現在掄材上,在經濟支援上,在學問資料奧援上。忘年之交談學問後生晚輩不管是不是真的全然跟上,那種攜手突破,登頂學術又一山巔的快感,與獨自挑燈夜戰往前一步大不同,為學之路經常漫長孤獨,學友有時也不盡然攜手到終點,過程中一起走過一段,都是讓人覺得開心的事。那些民生經濟的問題,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處理妥當,或因時代背景而遭受影響,就在那些艱困的當下,總有援手不知何故的幫助,才能把專才留在研究路上。
當年人社研究人員在年輕時下的苦工,都成了往後學術研究的底蘊。那種埋首史料堆細讀圈點,聽來像是都市傳說,拜資料科學的進展,許多研究開始用資料庫節省研究時間,這麼「方便」的「方法」是否有助於人文科學研究有待商榷,心嚮往之,對於這些事後說起來的故事和努力。自己做過簡單的史料整理,除了真比不上大師們的用功之外,急急切切的想到下個階段,和大師們蹲馬步的路徑顯然大不相同。
大部頭的史料耗費上幾年的時間累積考驗的不只是耐心,更是學術研究能力。短期速成的研究怕是見樹不見林,長時間浸淫又恐墜入迷霧而迷失方向。那些問題意識和資料整理的理路,確實困難。看作者幾筆帶過,做過研究則是疊在經驗上,眼見心想都不容易。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他們的著作值得藏諸名山,是他們的為人勘為典範,是他們屹立在時代之中好比燈塔,近似名嶽,巍巍然卻又親近的像是隔壁老爺爺,淡淡的看著後生晚輩力爭上游,輕輕的把驚濤駭浪得到的經驗緩緩的說在他們心裡。
推薦給做歷史研究、喜歡歷史研究以及有志歷史研究的朋友,鑑往知來說得輕鬆,最難的是靜下心來,沈潛只為一鳴驚人,而最幸運是這圈子不少的眷顧長者,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和給予關心。哪怕是一句話,也可能是一路上的精神食糧。願每位得天下英才的人師都後繼有人,安詳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