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來襲!松山大空襲!(西元1938年2月23日)
『Пожар!』(Fire!)
距今83年前的今天,也就是西元1938年2月23日,為慶祝「紅軍節」(祖國保衛紀念日)的到來,並在當時已遷都武漢的中華民國政府分享機密軍情之下,蘇聯高層經由《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合作,派出了航空志願隊(Советские добровольцы в Китае)來華助戰,以28架「圖波列夫快速」(SB)轟炸機漆上代表中華民國空軍青天白日徽的方式,從當日早上11點5分起,直至下午3點42分為止,由漢口起飛,展開了一次對日治臺灣台北松山飛行場的空中攻擊行動!
直線飛行距離將近一千公里的松山空襲,除了是中華民國空軍對台所進行的首次空襲行動,也是戰時日本帝國所面臨到的第一次領土遭轟炸事件。在缺少戰鬥機隨側護航,同時避免燃料過度耗損,蘇聯當局指示轟炸機飛行員必須在近似缺氧的5,500公尺高空環境裡飛行,藉以避開日軍的警戒,此舉雖然大膽(不人道?),但也順利讓地面上的日軍戰機無法即時升空攔截…在指揮官雷洽哥夫(Pavel Rychagov)的策劃下,4個多小時的攻擊,全身而退的蘇聯空軍,回報共投彈280枚,成功炸毀日機40餘架、兵營10座、機庫3座,更擊沉船隻多艘,整個松山機場周邊可說完全陷入了癱瘓的局面。
Pavel Rychagov(1911 - 1941)
雖然說,此次空襲對大台北市區整體傷害不大,純粹是以警告為主,目的乃提醒日軍,中華民國在蘇聯紅軍的奧援下已具備跨海(台灣海峽)轟炸日本領土的作戰能力,但隨著台灣進入警備狀態,日本當局亦不斷加強對台各地的防空戒備...
但說起來非常弔詭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落幕後,由於中華民國跟蘇聯政府因中國共產黨的崛起,以及美蘇冷戰對峙的分道揚鑣而徹底決裂,再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國民政府的偏安台灣,故這起「中、蘇」軍事合作,攜手空中打擊日本的歷史事件,和作為主角助陣的蘇聯航空志願隊,也在政治正確的前提下被多數官方史料所刻意忽略,甚至是淡忘!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直到西元1945年的8月8日蘇聯才正式宣戰),為避免外交糾紛,所以志願隊成員抵達中國時其實都使用了假名(咦?),蘇聯的刻意做作,也使得志願隊的資料匱乏,存世不多,只知道這項行動被蘇方內部稱為「Z作戰」;同時,在軍事人員外,共產黨黨務人員也一同被派遣過來,用以監視國民政府的行動,而為掩蓋這些政工人員的身分,蘇方甚至採用「首席領航員」等多種莫名其妙的頭銜,進一步將其在蘇聯軍中的真實身份、軍階和職務對中華民國政府全面保密。
哼哼,夠「鳥」吧?
對,沒錯,如同某志願隊成員晚年在其回憶錄《莫斯科—漢口》中所提到的:
『我們在中國打仗都是用假姓登記,例如機組人員都是以鳥類來取名,如沙洛卡、葛歐達契、阿里歐夫等,但在俄語中的意思,分別就是喜鵲、燕子和老鷹。』。
尾聲:
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天,西元1938年2月23日,講著俄語один , два , три 的飛官,把炸彈狠狠地投向台北松山。
附錄:
圖波列夫SB轟炸機(Tupolev SB),是單翼雙引擎三座轟炸機,不只擁有前衛的設計概念,也是蘇聯空軍當時最主要的對地攻擊機種,且作為蘇聯軍史上第一款全金屬機身、硬鋁蒙皮受力承載的飛機,時速最高可達420公里,性能實力遠遠超越同級對手。
後來有210架SB轟炸機參加西班牙內戰,支援西班牙共和軍對抗佛朗哥將軍的西班牙國民軍。由於SB轟炸機的高速飛行常常讓戰鬥機來不及反應截擊,故在西班牙戰場上的SB轟炸機,被好事者命名為當時歐洲相當流行的俄文名字:喀秋莎(Katyusha / Катюша)。
而《喀秋莎》,也正好是一首二戰之前就流傳於蘇聯的歌曲,更被視為是替蘇聯士兵送行的愛情歌曲。而在日本電視動畫《少女與戰車》(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 GIRLS und PANZER),以及經典的任天堂紅白機名作《熱血高校》(熱血高校ドッジボール部)蘇聯關卡中,更是能聽到本曲令人為之驚豔的重新詮釋。
滿滿的回憶,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