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單純是最終的藝術成就!』

3月1日知名壽星: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絕無僅有的「鋼琴詩人」。


生性浪漫又執著的雙魚男,蕭邦,集才華跟實力、顏值與氣質於一身,是史上連非音樂人都略知一二的古典鋼琴名家,他誕生於昔日華沙公國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今波蘭境內),6歲學琴、7歲作曲、8歲登台,在那個世人依舊無法忘懷莫札特離去(1791)的時空背景下,作為樂迷欽點的「阿瑪迪斯再世」,蕭邦毫無異議地被視為藝壇的明日之星。

西元1831年9月,因政治動盪打消了前往義大利的念頭後,蕭邦轉而踏上了巴黎的土地(終期餘生,他沒有再回到波蘭),花都濃厚的藝術氛圍很快就讓他深深著迷,透過沙龍演奏會巡演的形式,二十出頭,但琴藝早已備受前輩們肯定的才子,隨即躍居當地的風雲人物。隨著教授鋼琴、作曲出版等本業收入,蕭邦的生活不只獲得充分改善,在經濟無虞下,蕭邦更耗費心力於開創鋼琴音樂的曲式、和聲法等作曲技巧。今天回顧起來或許有點矯情吧,藉由他的努力,「鋼琴」作為製作技術相對於小提琴較晚成熟的鍵盤樂器,也逐漸升格成古典音樂世界裡最重要的主流派門,甚至可能立下了大家認定「古典音樂 = 鋼琴」的鐵律!


而即使在西元1835年時獲得法國公民資格,證件上改用法語名稱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旅行時也持用法國護照通關,但就旁人的回憶,蕭邦不承認自己是法國人,也不太喜歡說法語,始終以正統波蘭人自居。

巴黎的一草一木,不若東歐的拘謹,也讓蕭邦擺脫前一段失敗的戀情,更在音樂家宅邸裡邂逅了比他年長6歲的作家喬治.桑(Georges Sand),從原本對於她身著男裝、抽煙行為的排斥與質疑,最後相知相惜,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兩人在莊園度過了幾年夏日優閒的時光,以詩歌與書籍為伴,蕭邦亦在此地創作出不少名曲,包括了降A大調波蘭舞曲「英雄」(Polonaise "héroïque" in A-flat major, Op. 53)等。但兩人的戀情卻在西元1847年時戛然而止,雙方都未公開分手理由,留下了藝文圈未解的謎團,以及一絲絲的遺憾。

『天真、單純是最終的藝術成就!在彈奏過大量持續性的音符之後,該如何回歸「簡樸」,就是作為藝術家的最高獎勵!』

是天妒英才?還是彷若普賽爾(Henry Purcell)、莫札特、舒伯特般無法迴避的宿命?

就在西元1848年11月,於英國倫敦市政廳完成了最後的公開演出之後,當時體重不足45公斤的蕭邦,疑似在患有顳葉癲癇下看見了幻象,不得不中止巡演計畫,即使回到巴黎仍持續鋼琴教學工作,但身體健康卻每況愈下;隔年的10月17日午夜,蕭邦在幾位至親好友們的陪伴中,在異鄉道別了人間,享年39歲,死因被紀錄為肺結核…


兩個星期之後,步上舒伯特的腳步,蕭邦於巴黎馬德萊納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的喪禮上,同樣以演奏莫札特的《安魂曲》(Requiem in D minor, K. 626)作為追悼;萬物歸於塵埃之時,蕭邦則被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時彈奏的則是他《第二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5)中的《葬禮進行曲》(Marche funèbre: Lento)。就在差不多的時間,美國著名的小說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也跟著離開人生舞台(10月7日),也是壯年早逝(40歲),令人不勝唏噓。


但除了五線譜之外,回顧蕭邦的一生,身為專業藝術工作者,他其實更是一位愛鄉、愛國的音樂人...


身上雖流著波蘭人(父親尼古拉斯是入籍波蘭的法國人)的血,然蕭邦出生之時,波蘭國名與主權地位已不復見,因為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時空下,西元1795年間,母親樂土已不幸淪落遭普魯士、俄羅斯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等列強爭食掠奪的命運(史稱「第三次瓜分波蘭 / Third Partition of Poland」)...

所以蕭邦即使成年之後身處他鄉,但依舊心繫故里的復國志業,尤其當外來的在位者企圖遏制波蘭人日漸覺醒的民族情緒與自主意識時,往往會刻意模糊化「波蘭」二字,以歷史性的地區名稱來取代資料或法律文書上所需提及的波蘭或波蘭人民(換句話說,類似以「八里坌」、「吞霄社」來置換「台灣」),人在巴黎的蕭邦,只能夠用著手上的筆和墨,經由樂曲來抒發他心中的鬱悶和激情!加上「法國大革命」後,隨著拿破崙的領土擴張,其帶來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種子開始撒在歐洲,更迅速地傳播開來;另一方面,拿破崙又勇於挑戰及破壞專制主義,也讓自立、自主的火花持續點燃在每個年輕人滿腔的建國熱血下! 

如他著名的練習曲作品10第12號(Étude Op. 10, No. 12 in C minor),也正是大名鼎鼎的「革命練習曲」(Revolutionary Étude),創作靈感即源自於西元1830年年底帝俄領土上所爆發的「(華沙)十一月起義」(November Uprising)。


雖然蕭邦在未看見波蘭獨立(要等到西元1918年)前即與世長辭,但他的心臟卻按照了遺願,被送回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Kościół św. Krzyża)的柱子裡,象徵遊子的心已經與祖國的塵土永遠合而為一,心之所歸,家之所在。

後人為紀念蕭邦對於古典音樂,乃至於藝術文化所做出的莫大貢獻,同時更表彰他身為偉大的波蘭人象徵,故自西元1927年起,波蘭每五年舉行一次「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鋼琴好手齊聚於華沙國家愛樂廳,波蘭政府也為每屆大賽提供約100萬美元的資助金,到了二戰之後的西元1957年,該項比賽也成為日內瓦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合會的創始成員之一。(最近一次,也就是西元2015年,第十七屆的金牌得主是南韓籍的趙成珍 / Seong-Jin Cho)。


除此之外,波蘭共和國首都華沙的對外空運樞紐,也是波蘭境內最大的國際機場,也於西元2001年時正式冠名為「華沙.奧肯切.蕭邦機場」(Port Lotniczy Warszawa-Okęcie im. Fryderyka Chopina / Warsaw Frederic Chopin Airport),因為他是蕭邦,他是波蘭人,永不妥協與搖尾乞憐的波蘭人,所以他值得!

文章最後,小編試想,哪天我們台灣是否也有機會能打造出以本土不朽藝術家為名稱的機場(或車站)呢?

附錄:

蕭邦的拉丁文出生文獻(出生證明和教堂受洗紀錄)記載為西元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與家人均以3月1日作為蕭邦生日,後來根據音樂史學家們的考證,大家都傾向3月1日為其正確出生日期,而2月22日則為其父親在報戶口時誤算了出生週數所致,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