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測放榜,許多高中生開始準備相關資料,以利在大學申請上能有亮眼表現。然而,幾日在非營利組織的課堂上,討論關於學生申請短期交換國外志工的議題。以下想從學生面、政府面、大學面三個面向與大家分享個人淺見。


志工,是不求回報的。


為什麼當志工

其實,個體在做任何事情時,多數時候都會採利己思維當作一種判斷依據,如同一般經濟學上對個體的假設。但,這種價值的選擇非為一種「對錯」抑或是「好壞」的標準。換言之,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屬理所當然並未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於此,關鍵在於,何者屬於此種利益歸屬的對象。也正是如此,當志工變成一種升學手段,我們是否得視為一種「志工」。畢竟,志工的定義上,多數認為應該對他者付出或給予的行為,而不求回報。

多數批評聲音聚焦於,許多人成為志工是為了獲得良好形象,而非具體上到物質性報酬。於此,筆者認為,一但將應然上的利益同樣視為「回報」時,將會讓志工一詞形同虛設。因其志工雖未求實然上物質回報,如金錢報酬等,但本身行為所帶來良好名譽為應然上的評價,將應然與實然上的評價概括成回報,將會無法區分志工一詞的區分目的,即是對利益的想像。

簡言之,志工即有良善的本質,意即只要作為志工,當然有反射利益於施行此等作為。若按此脈絡討論,會使得整體討論失去焦點,故筆者所討論的利益為物質上報酬。


申請大學需要有國際志工當作背景

回過頭,討論學生面為何要有國際志工的經驗。其實導因於教育部的政策方針,在教育部青年體驗計畫當中,其內容第一、二點提及參與志願服務與壯遊探索,是為鼓勵高中生能多元學習。然而,根據上報報導此等計畫則為升學審查項目之一,想盡然而有這樣的經歷,相較於一般人來說,較容易擁有更多被大學端青睞的機會。所以,這樣的利益歸屬對學生而言,變成只要藉由家長的花費,就可將自己的小孩打造成擁有良好形象的高中生,而原先希冀對於落後國家的支援和幫助,其目的可能早已喪失。

國際志工就是一種國民外交

說白了,政府所獲得的利益就是外交形象。但這並非一種壞事,只是這種升學式的國際志工,變成一種經濟上的劃分,抑或是階級的再製。因為我們都瞭解,想要出國之前,你的家庭背景可能需要為中產階級以上才較有機會。畢竟,對普通家庭來說,一時間可以撥出數萬元提供小孩出國並非一件簡單的事。而政府選擇鼓勵出國一事,其實僅是讓升學管道上,社會資本的世襲性提高,不然為何台大的學生,有高達五成都位於北部地區,八成五都是來自六都。這樣的教育資源落差,可能都起因於帶有不平等的升學政策。

大學要的不是會做志工的學生

一個真正做志工的人,不會把這些事情放在升學資料上,因為這不是讓大家認識他的一個方式。實際上,高中生需經歷自傳、備審等等資訊,不應該是給大學教授們看,而是應該讓制式化教育下的學生,在自由教育的大學生活裡,能好好想想未來的規劃,而且也必須讓18歲的學生,好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歷程。難過的是,現在連自傳這些屬於自己的故事,都開始出現了商機,大量的國際志工的標語不在是幫助弱勢族群,而是讓你升學加分。最後造就的是,大學畢業後一張文憑,除此之外對自己一無所知。

志願的動機是沒有目的

志願,就是沒有目的去幫助;學生,就是沒有利益去學習。升學迷思的困擾,是利益不平等必然的結果,就算不是頂尖大學的學生也無所謂,真正使得你迷失的是,在追求頂大光環下,卻失去了充實自己,認識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