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古希臘哲学家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於是,「自知」就成了千古艱難。
為什麼呢?
「自知」是人類難以跨越的天塹─人類雖然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但卻不瞭解自己如何(how)「思考」,或「思考」些什麼(what),當然就無法「自知」了。
即使在「認知科學」(如下圖1)進步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無法瞭解「思考」的本質;

(圖1:「認知科學」,圖片來源:認知科學─維基百科

通常,人們的「思考」是「直覺」(intuition)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研讀「聖經」或「佛經」時,並不「自知」是如何「思考」它們。
從人們學習「知識」的角度來看,若我們能瞭解自己是如何(how)「思考」的,我們就能夠改善我們的「思考」,成功的學習數學、物理、總體經濟學、打高爾夫球等。
從「認識論」(epistemology)的認識外在世界之角度來看,「理性」、「邏輯」、「解釋」、「理解」、「記憶」等都可算是人類的一種「思考」,它們牽涉艱澀的哲學爭論,陷入其中,無益於「理解」(Understanding)人類「思考」的本質。
要根本上脫離這個困境,我們可以把「人腦」看做如電腦一樣的資訊處理系統。「人腦」可以把輸入的「資訊」,從一種形式或格式「編碼」(code)成另一種形式的故事「基模」,這個「編碼」過程即是一種人類的「思考」方式,我稱它為「記憶編碼思考」方式。當「資訊」進入「人腦」成為「記憶」後,人類的「思考」不僅會重複的找尋「記憶」中所有故事「基模」的規則,也會不斷重組與更新「認知」(Cognition)「記憶」中所有故事「基模」的連接「關係」,前者稱為「抽象找規則思考」方式,或者稱為「認知找洞識思考」方式。所以人類有三種基本「思考」方式: 1)「記憶編碼思考」方式、2)「抽象找規則思考」方式、3)「認知找洞識思考」方式,如圖2所示:

(圖2:人類三個基本「思考」式,圖形來源:陳華夫製作)

希伯來大學的本傑明·布朗教授在其著作《Thoughts and Ways of Thinking: Sour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思想和思考方式:源理論及其應用),也把「人腦」看做「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系統,來分析人類的思考,但把人類的基本思考方式簡單的分成三類的「思考方式三元論」,則完全是我個人的主張,布朗教授另有其它的看法。

人類「思考」方式的真相,當今的「認知科學」知識還不足以釐清,所以各種有關人類思考方式的「理論」,都還無法驗證。它們可能混淆真相,但卻可以做為「維根斯坦梯子」(Wittgenstein's ladder),讓人們爬到梯子的頂端,鳥瞰(bird view)各種可能的「理論」(包括我的「思考方式三元論」),而對「思考」有宏觀的理解,以改善人們的「自知」與「學習」,這時就可踢掉這個幫助登頂的理論梯子。(見《Kicking Away the Ladder─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踢走梯子-歷史視角下的發展戰略) Ha-Joon Chang 2002)

人們有兩種輸入「資訊」的方法,閱讀是將「資訊」以文字「視覺」形式輸入,而「上課」、「聽演講」、「看視頻」是以語言「聽覺」形式輸入。哪一種學習較有效呢?答案是因人而異;有人天生喜歡看書,也有人就是愛聽演講。但不管哪種人都必須瞭解,外界的「資訊」要成為「人腦」中的「知識」,是得經過「記憶編碼思考」的「編碼」,而「編碼」需要時間,若「看」、「聽」的太快,記憶理解就不深刻。例如,一般非英文母語的人聽CNN報新聞,只聽到頭尾的字彙,無法聽得完整的句子,這是因為「編碼」速度比英文講話的速度慢。所以,要記憶得久,就要學習的慢,速讀貪快是砸自己腳的大忌。
此外,當「記憶編碼思考」將「資訊」編碼為故事「基模」時,會被「記憶」中其他的故事「基模」所干擾,無法深刻記憶,學了等於白學。最佳抗干擾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中,適時的切換不同的學習主題或學科。(見How to optimiz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brain

輸出「人腦」內的「知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的「知識性文章」、「語言」的「開課演講」、也可是「行動」的解決問題(如下圍棋、打高爾夫球)。關鍵的問題是在「人腦」內的「記憶」,是否都是高品質的「知識」呢?只見「名嘴」、「網軍」、「轉貼」充斥媒體,但好的文章與演講是可遇不可求。
通常,符合人類的記憶結構的文章才易於讓人「理解」,例如,全球暢銷之赫拉利的《人類簡史》適用各種故事「基模」來「解釋」人類歷史。(下文詳)

以下詳述我的人類「思考方式三元論」:
1)一般所謂的「記憶」事實上就是人類三種基本「思考」方式之一的「記憶編碼思考」方式,如圖3:

(圖3:「記憶編碼思考」方式,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基模(schema)也可稱做故事「基模」,它是描述了某種思想或行為模式的「故事」,可以用來組織人腦中不同類別的資訊及其彼此間的關係,是記憶的基本單元。「故事」有大,有小。例如,最小的「故事」─「從前,有位國王的王后中毒死了」。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具有成為「故事」的兩個關鍵元素:(1)人物或非人物角色;及(2)事件過程變化的「情節」。廣義的說,任何過去發生的「事件」都可說是「故事」。
從「本體論」(Ontology)觀點,嚴格的說,「故事」就是一個「事件」(event)。依照「本體論」的前六大基本體範疇:(1)「實體」(Things)─世界裡的各種「存在」;(2)「屬性」(Properties)─附屬於「實體」的性質或特質;(3)「狀態 」(States)─即此物體的一組相關「屬性」的列表;(4)「事件」(Event)─是某個「狀態」的瞬間變化;( 5) 「程序」 (Process)─是一連串「事件」;(6)「因果」(Causation) ─是連結兩個「事件」或兩個「程序」的關係。而這正是「本體論」最重要的教訓─解釋「事件」的「因果」時,絕不可錯誤的把「事件」連結到「實體」、「屬性」、或「狀態」。例如,某知名的學者說:「人腦能夠產生一個心靈狀態。」這句話是混淆了「本體論」。理由是,「人腦能夠」是一種人腦的「功能」,而任何「功能」是一種「程序」,而依照「本體論」,「人腦」的「功能」不能產生人腦的「狀態」,只能產生人腦「狀態」的變化─即人腦的「程序」或「事件」。(見:《 Matter and Mind》M. Bunge,2010

所以,人類的「記憶編碼思考」是把世界外部的「資訊」,「編碼」成記憶中的故事「基模」,其目的主要是解釋外在的世界。例如,近來全球暢銷之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兩本書,其寫作成功之處就在赫拉利解釋「智人」(Homo sapiens,即通常所謂的人類」)這個物種的演化時,他不訴諸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及「用進廢退」,也不訴諸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之「物競天擇」進化論。他訴諸的是各種「故事」,他具體的說,「大約7萬年前,「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讓歷史正式啟動」(12頁)、「在認知革命之後,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也應運而生.... “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 “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像,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像,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管是《聖經》的《創世記》.....」(33頁),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全書432頁中,「虛構故事」這一詞彙,貫穿全書,出現了55次,最後一次出現在351頁。很顯然,赫拉利用「虛構故事」這個觀念來「解釋」人類歷史,而成功的令讀者「理解」人類歷史,全球暢銷。《人類簡史》裡大大小小的故事,都可說是「人腦」中,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模」,而人類的「記憶」及「知識」就是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模」構成的「腦神經元網絡」。
假若赫拉利解釋人類為何要戰爭時,是訴諸「物競天擇」的進化論,就太抽象難懂。所以他說人們要「消滅敵人,稱霸天下」,這些「消滅」故事「基模」,「敵人」故事「基模」、「稱霸」故事「基模」都已存在於人們「腦神經元網絡」中,人們的「思考」可以輕易整合出「消滅敵人,稱霸天下」的上層故事「基模」,而「理解」了這個「解釋」。
然而,以故事「基模」來解釋「事件」,是「兩面刃」,雖然利於「理解」,但也會造成「錯誤的記憶」(false memory)或錯誤的「知識」。 例如,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像是生物科技、納米科技的新發現,就可能創造出全新的產業,帶來龐大的利潤,於是就能拿來打平那些銀行和政府從2008年以來虛擬創造出的幾萬億數字。而如果實驗室的腳步不敵泡沫破滅的速度,可以想見經濟前景就會令人十分擔憂。」(307頁)但赫拉利錯誤的認為美政府2008年以來大量印鈔的債務,可能以企業的利潤來償還。因為美國政府唯一只有在1836年,傑克遜總統以財政盈餘還清了所有國債 (見美國國債200年:一出生就沒打算還,卻能越借越多)。其他時間(包括2008年)美國政府根本不想、也有沒有還美債(見拙文美國債的本質危及美元霸權的真相─美中經濟(34))。因此,赫拉利用「借債」故事、「償還」、及「利潤」等故事「基模」達到美國「經濟前景就會令人十分擔憂」的結論。這是錯誤的「知識」,是一種「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而人們經常形成「錯誤的記憶」(false memory)就是人類的「知識」(記憶)構造是由故事「基模」組成的鐵證。如此的「知識」結構不利於精確的記憶「事件」,也易於產生「認知偏見」。(見How to optimiz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brain

2)人類第二個基本「思考」方式即是「抽象找規則思考」,它就是人類思考的本能,可以從無序的象現中看出規律,尤其是從一大堆隨機的經濟數據中,推論出所謂的規律與法則。
人類「思考」之所以尋找規律是為了解釋外在世界;橘子往下掉,蘋果往下掉,吃飯的盤子也往下掉,人們就有了「東西都往下掉」的規則,然後,我們開始解釋東西為何都往下掉?為了是要確定是否所有的東西都往下掉。
美國行為科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供了大量的統計數據,來說明許多事件的發生完全是由於運氣和偶然因素的結果,他認為人們有一種「表徵直覺推理」(representative heuristic)思考─即從一些數據的表面特徵,「直覺推理」出其內在的規律性,於是與2002年得諾貝爾獎的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認為「直覺推理」容易造成人們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卡納曼總結了他研究人們思考的成果,於2011年出版了暢銷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具體來說,所謂人類的「抽象找規則思考」就是從事物的表徵挖掘內在的規律性,也被稱作「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正如人們一眼就能分辨出親人及熟人的臉孔,而人工智慧的「臉部辨識」軟體卻要「深度學習」大量的相片。
我用一個實際的例子(圖4)來展示,人類的「抽象找規則思考」的「模式識別」:
下圖的左,右邊各有6組小圖形,左邊的 6組小圖形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模式),右邊的 6組小圖形有一個另外共同的特徵(模式),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思考」出左右兩組圖案不同的特徵(模式),這種辨認特徵的「思考」,我稱之為「腦筋拉單槓」。

(圖4:思考力的「腦筋拉單槓」,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如圖4這個「腦筋拉單槓」的困難程度是最困難的第3級,對初次做的人有些難度,但看了答案後,通常就覺得簡單多了,這正說明了「抽象找規則思考」雖是本能,但若非經常「有意識」(非直覺)的練習「腦筋拉單槓」,思考力會生鏽衰退,就如肌肉沒運動會萎縮一樣。
我在youtube製作了視頻,是「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1─120)視頻,前面20題是「看見即記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Memorize (WYSIWYM) 的記憶力訓練部分。而後面100題是採取,最先進人工智慧裡的「模式識別」之精華練習,是我平時鍛鍊思考力的秘笈,也提供給大家磨練思考力。(見拙文「模式識別」─我40年的鍛鍊腦力的秘笈─「腦筋拉單槓」─科技與智慧(10)

3)人類基本思考的第三個方式是「認知找洞識思考」。它是人類「思考」尋找「洞識」(Insight),以解決問題的能力。「洞識」在「宗教」領域裡被稱做「頓悟」,由於人們並不理解「洞識」的「思考」機制,所以就難免將它「神秘化」了。
其實,除了「抽象找規則思考」不斷的在故事「基模」中尋找規則,「認知找洞識思考」會不斷重組與更新「認知」(Cognition)故事「基模」的連接,而對問題產生重新的「認知」,這種重新定義問題,往往就是問題解決的「洞識」,如圖5所顯示:

(圖5:「認知找洞識思考」,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例圖6,顯示了典型的教科書上的難題:「9圓點問題」,及其答案。


(圖6:「9圓點問題」,圖片來源:《The nature of insight》)

 「9圓點問題」之所以是教科書上的難解,是因為人們在解題時,「思考」受限於一個潛在的規則─即四條直線都不能超出9個圓的範圍之外,所以只要重新認識定義問題,屏棄潛規則,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如此教科書般的解釋,似乎仍難深刻理解「洞識」,以應用到其他問題之上。所以我再舉一個現實生活中,我親身經歷的如何以「洞識」解決難題的例子─圍棋。對圍棋沒興趣的讀者可直接跳至第4節,繼續閱讀。
自從2016年電腦(AI)圍棋橫掃人類職業世界冠軍以來,我在媒體上也發現人類職業9段被AI圍棋讓3子還是輸棋,(見圍棋教學|AI讓九段三子,結果九段被爆打,到底輸在哪裡呀?)。而我也面臨被AI圍棋ZenGo 九段碾壓了好幾百局,但我始終想不懂,依照「賽局理論」Game Theory),圍棋是資訊完全公開的賽局,對弈雙方各自走一手,直到局終。為何我會落入下風,是哪一手開始落入下風?如同人類的職業9段被AI圍棋讓3子還是不知道輸在哪裡是同樣的問題。(見拙文革命性的、有效的痛擊來襲的「小馬步掛」─圍棋本質(7)
有一天,在百思不解之下,終於迎來了我的圍棋「洞識」,我持白對AI圍棋ZenGo 九段輸在我的「白第6手」之踢「黑第5手」之「小馬步掛」。而我正確的「白第6手」如圖7:

(圖7,正確的依照棋裡的「白第6手」,圖片來源:陳華夫)

誰知如此的「洞識」竟然從此扭轉了我對AI圍棋ZenGo 九段的頹勢,而佔上風的主導全局。而我的「洞識」只不過是重新連結的圍棋思考的「基模」,從連接「搏殺亂戰」,改變成連接「圍地致勝」。(詳細,請看我詳細解說的youtube視頻現代流5原則對戰職業九段,9P系列(7 /40)─革命性的、有效的痛擊來襲的「小馬步掛」))

4)當我們理解我們的「思考」方式後,就能促進蘇格拉底所說的「自知」─自我瞭解,最終會改善我們學習的「刻意練習」,晉級到各種學習之後的「專家」水準。
因為在文獻裡缺乏以「洞識」解決問題的貼切例子,我還是以我學習高爾夫球的經驗為例。若對學習高爾夫球沒興趣的讀者,可直接跳至結論,繼續閱讀。
在幾十年前初學高爾夫球時,就如大家想的一樣,只要找個好老師,教導正確的姿勢,自己努力學習,晉級職業球手,只是要不要花時間的問題。但實際踏上這條學習的路上時,才發現「師父─苦練」的故事「基模」來學習高爾夫球,完全無法進步。學高爾夫球的本質是要以「完美揮桿」(視頻)的姿勢,100%的每次精準的擊中地上的小白球。這是老師無法教的,因為在瞬間執行複雜動作的「完美揮桿」,學生腦中必須要有正確的故事「基模」。人們在揮桿時,是記憶裡的故事「基模」,在指揮你的手腕、手臂、腿、肩、及腰的肌肉。所以要有「完美揮桿」,就要有正確的故事「基模」,─即「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的故事「基模」,如圖8:

(圖8:「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圖片製作:陳華夫)

「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的故事「基模」是由「時鐘鐘擺」故事「基模」衍生出來的上層故事基模,它代表的「故事」是:把球桿當作第一隻鐘擺臂,而手臂當作第二隻鐘擺臂,兩隻鐘擺臂連鎖的把桿頭準確的擊出地上的小白球。它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擊球時要分兩次擊球,第一次是大手臂(第一鐘擺)先到小腹前的定位,然後再用手腕以球桿(第二鍾擺)用力擊球,一般人只有一次擊球,力量不夠,球無法飛遠,距離不夠。
當我把「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的故事「基模」深植在我的記憶裡後,我如今的高爾夫揮桿姿勢已非常接近「完美揮桿」(視頻),穩定度大幅提昇到98%。(見拙文「人工智慧」與人類學習之差異─從學習高爾夫看(修訂版)─科技智慧(3)

結論:
「自知」是千古艱難,克服它的第一步就是要瞭解人類的三種基本「思考」方式:1)「記憶編碼思考」方式、2)「抽象找規則思考」方式、3)「認知找洞識思考」方式。最終會改善我們學習的「刻意練習」,晉級到各種學習之後的「專家」水準。

How to optimiz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brain

Reading in the Brain: The New Science of How We Read》(腦中閱讀:我們如何閱讀的新科學)Stanistas Dehaene(斯坦尼斯.德阿納)2010,中譯版《腦與閱讀:破解人類閱讀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