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习近平的企图心外,还取决于中美以及中国和西方的对抗成本,是否大到和武攻台湾是一样的代价。」

2020年5月20日,天安门广场附近的紫禁城外,解放军仪仗队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肖像前列队前进。
2020年5月20日,天安门广场附近的紫禁城外,解放军仪仗队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肖像前列队前进。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最近一段时间,美欧有关台湾的警讯很多,相关研究和信息都聚焦两岸是否开战。比如英国老牌刊物《经济学人》5月1日发行的一期以台湾作为封面,称这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指台海若爆发战争将成灾难,美中须极力避免。以《经济学人》在业界的权威性,将台湾作为封面文章讨论,表明至少在一部分西方舆论看来,台湾问题的严峻性非同小可,无法假装视而不见。

与此同时,在拜登上台后,华盛顿战略界也在讨论是否应该改变几十年来美国对台保护的“战略性模糊”,拜登政府似乎在改变这种“战略性模糊”,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拜登没有因为此前台湾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押注”特朗普而停止继续保持和台湾的密切关系,在拜登的美国印太战略,台湾被放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如前不久美日首脑会谈声明提到台湾,是52年来首次,并指要将台湾纳入美日安保条约。

台海的危险程度之所以在这两年一再升高,大的背景是中美的对抗加剧,华盛顿频繁打台湾牌制华引来北京的军事恫吓;小的背景是在蔡英文当政后,由于两岸在“九二共识”上没有共识,致使关系冰冻。在这一大一小的背景下,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上升的实力正在改变亚太结构,并导致两岸态势更加失衡。

关于习有可能要在任内统一两岸的理由,在于习上台伊始即提出民族复兴的目标。无论他有多少丰功伟绩,届时若台湾没有收回,无论理论上还是在大众看来,中国就谈不上覆兴。因此民族复兴的目标理论上内在地包含统一台湾。大胆猜测,从时间表来看,北京统一台湾的终极底线很可能在2050年所谓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即中共建政100周年(今年是中共成立100年)。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的封面上写上了六个英文字: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的封面上写上了六个英文字: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现在距2050年还有30年,一般认为有两个时间点最可能是习统一的时间,一个是2035年中共规划的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另一个是2027年解放军建军百年的时候。就第一个时间点而言,考虑到领导人的年纪、党内交接等时程,若中共有意,可能会将统一台湾的时间提前到2030年左右,一些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个时间。换言之,在2030之前,特别是在2025至2030年这五年,北京强制台湾统一的可能性最大。美印太司令、海军上将戴维森今年3月在国会作证时就说,他担心中国最早将在2027年进攻台湾。

然而问题在于,两岸越走越远,现在进行统一的成本及其后将带来的管治矛盾,非往年可语。近两年香港及台湾形势变化不可谓不剧烈,在于习近平对待香港的做法,让台湾民众(即便是统派)都不再轻言支持“一中各表”,遑论“一国两制”,致使北京彻底丧失了用“一国两制”去统一台湾的机会,实际上就是和平统一不可能。虽然北京还在强调和统,但也清楚这种可能性越来越渺茫。因为即使中国在经济上做到世界老一,台湾也不会自愿回归中国,甚至即使大陆民主化了,台湾回归的可能性也很少。因为对大多数台湾民众尤其年轻人而言,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你民主化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归顺你的统治?

和统既无可能,选项就只能是武力犯台。对习而言,武力犯台也算是无奈,这当然不是说他宅心仁厚,而是武统万一失败了呢?即使占领台湾,一个被打烂了的地方治理起来总是很麻烦的,而且武力犯台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所以北京不会轻易动武。然而毕竟现在只剩下这条路可走,这似乎是一个两难处境。不过,西方还是担忧随着解放军军力的大跃进,可能会诱使北京做出武力犯台的误判。这就是包括《经济学人》在内,那些主张“战略清晰”的学者和舆论建议美国应该向北京发出明确信号的原因——若北京入侵台湾,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北京在未来10年是否武力犯台,除了习近平的企图心外,还取决于中美以及中国和西方的对抗其成本是否大到和武攻台湾是一样的代价。假如北京判断两者的成本同样大,那势必会发动战争,毕竟以中国的军力,再过几年,即使美国武力干预,在台海战争取胜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北京设想的台海作战必然是考虑到美军的参战,它现在大力提高军事现代化的能力都是针对美军的。习近平的目标是台海发生战争,必须拒止美军介入。在五角大厦和智库兰德公司的多次模拟兵推中,美军若出兵台海作战,被击败的可能性很大,尤其近几年的兵推每次都输。未来10年中美的对抗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谁也说不清,但新冷战是否会演化成中国同整个西方的对抗,从而把北京逼到同打一场战争差不多的地步,难以预料。

不过笔者认为,在拜登时代也即未来5年里,北京武攻台湾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一些美国政客称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时会进攻台湾,这就显得有点噱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对未来若干年的判断仍存在战略机遇,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建成经济的双循环体系以及大力补上科技短板,对台湾则在遏制“台独”的同时转向“融合发展”的思路,除非蔡政府明言宣布台湾独立,否则应该不会大动干戈。而拜登政府也把施政重点放在美国国内,对中采取“竞争合作对抗”的政策思路,布林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美国无意遏制中国的发展,只是防止中国对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破坏。

2021年1月19日,台湾新竹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

2021年1月19日,台湾新竹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摄: I-Hwa Che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可五年之后的情形就很难讲。假如北京的科技补短板失败,中国的半导体工业特别是芯片产业始终受制于美国的禁令,那么台湾先进的半导体产业可能就会被北京认为值得冒险动武一试;假如拜登执政下,美国国内的政治分裂和党派斗争还在加深,他的大基建计划没有取得预想成功,特朗普(或其他类似领导人)很可能卷土再来,那么即使民主党继续当政,亦可能改变目前的对华政策,变得更抗中,北京也就可能会再迁怒于台湾。

那么台湾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做什么?似乎所有关于北京犯台的判断中,都很少能谈到台湾所能起的作用,但这实在不能怪专家们有意忽略台湾,因为和中国大陆比起来,台湾的体量委实太小,以台湾自身的力量,无法阻挡北京的武攻。但这当然不是说台湾只能束手就擒。台湾抵抗不了北京的武力犯台,但或许可以延长这一天的到来。一方面台湾政府应不会有意制造给北京武力犯台的理由或者正当性,另一方面台湾民众也未必就会陷于仇中情绪而不能自拔。这考验着民进党政府和台湾舆论的智慧与耐心。

至于美国和西方国家,相信会明确持续向北京表达反对武力犯台。尽管这不一定能够吓阻北京,但必须有这样明确的表态,这也是道义责任。

上述分析尽可能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但任何评估都难免挂一漏万,存在变数;而北京若武力犯台也并非一定要打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它最有可能的做法是对台湾围而不打,让台湾在一段时间的封锁中消耗抵抗意志。所以对北京的武力犯台,需要研究多种应对方式。以上关于未来10年两岸发生战争的概率是就一般的逻辑而言,也可能会推后或不会出现,若此,将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