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志:一份巴勒斯坦人类学书单,我们都是难民
「标题来自阿伦特的文章We Refugees,当阿伦特书写欧洲犹太难民时,她心中所思并非只有犹太民族。」
本文原发于人类学研究平台“结绳志”,端传媒获平台授权转载。书单顺序略有调整,小标题为端传媒所拟。
2021年上半年,东耶路撒冷、加沙和西岸的巴以冲突不断。四月中旬斋月以来,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自五月以来,以色列当局在东耶路撒冷的谢赫·贾拉(Sheikh Jarrah)街区,系统性地驱逐巴勒斯坦居民,扩大犹太定居点。5月7日,阿克萨清真寺附近的巴勒斯坦抗议者与以色列警方发生冲突,以色列取消了随后的耶路撒冷日,派军警进驻东巴勒斯坦,并开始以武力镇压示威群众。及至目前,以军在加沙地区的武力行为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儿童。结绳志特编辑这一书单以展现人类学对巴勒斯坦的关注与介入,并呼吁共情地理解巴勒斯坦人民饱受暴力而坚韧反抗的经验,借用达尔维什的诗句,体会其中“丝绸的力量和蜂蜜的刚强”。
关于巴勒斯坦的人类学史反映出巴勒斯坦国际地位的涨落,也折射出这一学科的反思与发展。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富拉尼与拉宾诺维茨(Khaled Furani and Dan Rabinowitz)2011年在《人类学年度评论》上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人类学的综述文章。文中将巴勒斯坦人类学化为四个阶段:1)20世纪前来黎凡特地区旅行的西方人以圣经为理解这一地区的基础语法;2)20世纪前40年关于尚在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充满东方主义色彩的描述;3)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西方人类学家有意无意采纳以色列所立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锡安主义叙事,只将巴勒斯坦人视为“以色列阿拉伯人”,而抹去其自身主体性;4)直到1980年代,尤其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和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义之后,西方人类学家开始批判地检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所作所为,并重视巴勒斯坦人被压迫的声音。
第四波巴勒斯坦人类学虽然迟到,却因人类学“表征危机”以来的思潮而如虎添翼。殖民批判提供了对以色列占领的根本立场;超越民族国家,从而重视巴勒斯坦难民的经验;性别意识指出巴勒斯坦女性于苦难、生活、和抵抗里的权重;对视角、历史和权力的关注使书写巴勒斯坦人的主体记忆和历史得以可能。
本书单收集了十三本晚近的英语世界巴勒斯坦民族志,涉及研究主题包括:关于纳克巴日的记忆和纪念(Sa’di & Abu-Lughod);长期被占领状态中的人权产业(Allen);以色列占领统治维系着的“残害权利“(Puar)、“视觉权利”(Hochberg);巴勒斯坦的生殖政治(Kanaaneh)、酷儿运动(Atshan);抵抗运动中的自杀式袭击(Abufarha),作为抗争工具的音乐(McDonald);被各方行动者广泛使用的照相技术(Stein);散布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难民(Feldman;Allan);还有关于柏林的以、巴社群状况(Atshan & Galor),以及美国新闻产业如何完成巴勒斯坦政治报导(Bishara)。
书单的标题来自阿伦特的文章We Refugees,当阿伦特书写欧洲犹太难民时,她心中所思并非只有犹太民族,而是任何可能遭遇被剥夺、被侵占的人们。
浩劫、炸弹、伤害
《浩劫——巴勒斯坦、1948、和对记忆的宣言》
编者:艾哈迈德·萨迪,莉拉·阿布-卢赫德
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Nakba 即阿拉伯语浩劫之意。
1948年5月15日是以色列独立日的第二天,也是以色列武装力量毁灭巴勒斯坦村庄,在代尔亚辛村(Deir Yassin)等地进行恐怖屠杀,驱赶7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并将巴勒斯坦村庄和山川河流名称希伯来化,转化为犹太定居点的起点。对巴勒斯坦人而言,这一天被作为纳克巴日(Nakba)而纪念。
对纳克巴日的记忆和纪念奠定了巴勒斯坦人丧失和团结并存的政治意识,正如有被逐的巴勒斯坦人说“我们在巴勒斯坦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开始明确巴勒斯坦人身份的第一天”。本书汇集了对纳克巴日记忆与纪念的研究,材料不仅有口述史和书面叙述,也包括诗歌、影像、个人见证与呈庭证据。作者们分析了阶级、性别、代际、地域等差异对这一灾难过去记忆的影响。而在“浩劫”不断轮回的当下,本书更大的意义在于为记忆赋权,为巴勒斯坦人对当代社会正义的追求提供倚点。
《制造人体炸弹——对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民族志》
作者:纳赛尔·阿布法拉
出版社: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在《制造人体炸弹》一书中,巴勒斯坦人类学家纳赛尔·阿布法拉(Nasser Abufarha)解释了阿克萨起义(Al-Aqsa Intifada, 2000 - 2006)期间对以色列发动的巴勒斯坦人自杀式袭击背后的文化逻辑。
通过关于巴勒斯坦政治暴力的文化诗学、以色列国家暴力的本性及其引发的模仿性反抗、现代性与其所激起的传统复兴的考察,作者揭示了巴勒斯坦人是如何经历和看待更广泛的冲突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极端暴力行为,也为如何缓和矛盾,避免进一步激化冲突,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制造人体炸弹》阐明了巴勒斯坦人对与以色列冲突的看法,并为寻求政治暴力意义的民族志学者提供了一个模型,为人们理解全球其他地区的政治暴力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
《残害的权利——虚弱、生产力、伤残》
作者:贾斯比尔·普尔
出版社: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
在《残害的权利》一书中,贾斯比尔·普尔(Jasbir Puar)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政策出发,分析了“屠杀的权利”(right to kill)与“残害的权利”(right to maim)两种主张如何互相补充,使得巴勒斯坦民众被以色列政府框定为可以伤害的人群。
如果说以色列根据历史与地缘宣称的脆弱受害者地位让其维系着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以及“屠杀的权利”,普尔则呼吁读者关注与之平行的另一套生命政治逻辑,即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定居者殖民统治战略,让巴勒斯坦人口保持活着,却无时不刻陷入到可能受伤的虚弱状态,进而达到治理的主权目的。将加沙武装空袭与美国警察执法暴力并置,普尔强调,不断制造种族化伤残身体的,恰恰是高喊包容残障个体的自由主义国家。
抵抗与解放斗争
《我的声音就是我的武器——音乐、民族主义与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诗学》
作者:大卫·麦当劳
出版社: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的音乐人类学教授大卫.麦当劳(David McDonald)的这本著作通过对音乐、音乐家、反抗歌曲和大众文化的音乐人类学分析来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巴勒斯坦危机史。作者追溯从奥斯曼帝国晚期到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间音乐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国族身份的。麦当劳研究了不同生存状态下的巴勒斯坦人如何在群众想像中用音乐作为抵抗工具来对抗被异族占领造成的创伤。作者结合了对历史和表演形式的分析从音乐的角度,来解析现当代政治里最严峻的危机之一。
《孕育国家——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女性的策略》
作者:罗达·安·卡纳内
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
在这部内容丰富、令人回味的研究中,罗达·安·卡纳内(Rhoda Ann Kanaaneh)研究了生活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的性、家庭和生殖观念的变化。卡纳内将巴勒斯坦人从被等同于为“恐怖分子”的媒体漩涡中解脱出来,对占以色列人口近20%、规模庞大却被往往被忽视的巴勒斯坦人进行了复杂、细致入微、充满人性的描述。《孕育国家》一书开创性、深刻地将生殖政治纳入了影响巴勒斯坦人的当代议题之中,并将这些议题置于占据统治地位的以色列的社会背景之下。
《巴勒斯坦酷儿与批判的帝国》
作者:萨义德·阿特尚
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从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到美国纽约,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到巴西阿雷格里港,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庆祝令人敬服、跨越国界的巴勒斯坦LGBTQ社会运动。与巴勒斯坦人民团结在一起已然成为全球酷儿政治一项惹人注目的领域。然而,参与LGBTQ运动的巴勒斯坦人,与父权制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同时,仍然身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机构、西方学术界、记者和电影制作者,甚至其他活动家所构筑的“批判的帝国”之中。这一“批判的帝国”限制了运动的成长,并导致了在这场运动内部,更强调反对帝国主义而非与恐同症作斗争。
在《巴勒斯坦酷儿与批判的帝国》一书中,萨义德·阿特尚(Sa'ed Atshan)试图解答跨国的进步社会运动如何能平衡多重战线的解放斗争。他探究了巴勒斯坦LGBTQ运动历史上的关键接合点,揭示了巴勒斯坦酷儿在面对严峻的压力和试图限制运动的力量时所展现的能动性、反叛精神以及创造性。这本书还探讨了将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的占领中获得解放与反对巴勒斯坦自身社会存在的恐同症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难民、人权、道德
《救济中的生活——人道主义困境与巴勒斯坦难民政治》
作者:伊拉娜·费尔德曼
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
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的战争行动,导致约75万难民被迫逃离巴勒斯坦;此后的战争与冲突又不断使更多的人流离失所。依据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资料,《救济中的生活》一书展现了七十多年来巴勒斯坦难民在世界各地的生活,尤其刻画了巴勒斯坦社群在各种人道主义救援下的经历,并据此探寻改善当下与未来的可能性。
本书作者伊拉娜·费尔德曼(Ilana Feldman)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她还著有《统治加沙:1917到1967的官僚、权力与规则》(Governing Gaza: Bureaucracy, Authority, and the Work of Rule, 1917–1967) 和《遭遇警方:埃及治下的加沙安全与监控》(Police Encounters: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in Gaza under Egyptian Rule)。前书根据档案资料和对退休公务员的田野访谈,分析了加沙的官僚制度,探讨在这一重叠多方统治者的地区,治理权威是如何产生并被再生产的。后者则研究了埃及在加沙地带的警务管理,分析警方如何通过监视、讯问等手段,影响、控制了加沙地区的社会与道德秩序。
《变革的难民——巴勒斯坦流亡者的经历》
作者:戴安娜·艾伦
出版社:史丹佛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自1948年,75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驱逐出家园之后,“返乡权”(right of return)成为讨论巴勒斯坦难民的核心与流行概念。然而,被看作是临时等待之地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如今已经居住了四代人。强调返乡权,明确坚定地构建了巴勒斯坦难民身份;但同时可能导致忽略个体的记忆与愿望。对于流亡者的后代们来说,“回”到他们从未生活过的地方究竟意味着什么?
根据在贝鲁特沙蒂拉(Shatila)难民营进行的田野研究,《变革的难民》为难民营的生活提供了细致丰富的描述,追踪了居民们具体的经济生活与社交网络,重新思考了家园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本书展现了难民营居民自身如何对抗纯粹民族主义话语的身份建构要求,揭示了多重高压环境中一种独特的巴勒斯坦身份的形成,并讨论了社群的可能未来。戴安娜·艾伦是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的助理教授。她也是“Nakba档案”项目(Nakba Archive)的创始人,该项目存录了与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的500多份访谈。
《人权的兴衰——占领下巴勒斯坦的犬儒主义与政治》
作者:劳瑞·艾伦
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人权的兴衰》从人类学角度,探究了1979年以来的巴勒斯坦人权世界。其考察对象包括巴勒斯坦的非政府组织、活动家和 “受害者”,以及他们的政治、培训和人权话语。尽管人权活动最初是作为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手段,但由于一直未能结束以色列的占领、保护基本人权,或建立一个负责任的巴勒斯坦政府,人权产业业已成为许多巴勒斯坦人嘲讽的对象。但是,本书的民族志调查表明,这种犬儒主义(cynicism)远非冷漠,而是产生了对国内政治和西方干预主义的有效批判。本书阐明了巴勒斯坦人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与人权相关的各种事务的成败之处。
《道德的三角关系——德国人、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
作者:萨义德·阿特尚,卡特里娜·伽罗尔
出版社: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两位作者萨义德·阿特尚(Sa’ed Atshan)与卡特里娜·伽罗尔(Katharina Galor)分别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前者是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人类学与中东研究教授,后者是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考古学教授。
本书以德国,特别是柏林,为出发点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处理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和柏林本地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的生存现况。战时的犹太人大屠杀导致了德国政府对以色列政府的支持和公开场合上对反犹太主义的抵制,但这反而导致了在柏林人的巴勒斯坦群体频频遭受种族歧视与伊斯兰恐惧症对待。
作者们以田野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包括了对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探究。这些关系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了德国人自己在二战中进行的犹太人大屠杀、巴以矛盾问题和德国今年欢迎中东移民的政策。德国人、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间互动夹杂了不同类型的创伤的形成和对恢复性正义的寻求。迁移、创伤与当代国际政治总是相互影响。
片段与真实
《屏幕快照——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镜头中的国家暴力》
作者:丽贝卡·斯坦恩
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国家对平民的杀戮越来越多地被旁观者和警察的相机所捕捉。《屏幕快照》一书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为背景来研究这一现象。丽贝卡·斯坦恩(Rebecca Stein)发现:相机——作为政治工具,在包括巴勒斯坦活动家、以色列士兵、犹太定居者和人权工作者在内的广泛的行动者和机构之中激增。所有人都将镜头对准了以色列的国家暴力,并被一个共同的梦想所驱动:以更近、更快、更清晰为特征的数码摄影将推动他们各自的政治议程。
但是,丽贝卡认为大多数人会感到失望。根据民族志调查,她记录了寻求正义的巴勒斯坦视频活动家(video-activists)、努力完善军队形象的以色列士兵,以及指责巴勒斯坦人“装死”的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论者。斯坦恩在书中反驳了技术乐观主义,通过揭示相机梦想和幻灭,她呈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殖民现状,以及智能手机时代权力和斗争条件的变化。
《背后的故事——美国新闻生产与巴勒斯坦政治》
作者:阿玛尔·比沙拉
出版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
以巴冲突的新闻报导历来充满争议,事实上,新闻惯用的“以巴冲突”一词也暗含着以巴双方是势均力敌的对话,从而正常化以色列的非对称压迫。《背后的故事:美国新闻生产与巴勒斯坦政治》一书则揭示了关于巴勒斯坦一侧的美国新闻生产被遮蔽的复杂过程,和西方读者知之甚少的巴勒斯坦人的努力。作者阿玛尔·比沙拉(Amahl Bishara)告诉我们,孤胆英雄的西方战地记者至多是这一复杂而高危地带新闻生产的合作者,另一侧巴勒斯坦记者往往作为中间人(Fixser)、摄影师、报导者和制作人以完成巴勒斯坦新闻的制作。通过细读“大”至阿拉法特葬礼、“小”至智力障碍者谋杀的新闻案例,这本书讨论了紧急状态下的知识生产如何应对客观性、暴力和国家。
《视觉占领——冲突地区的暴力与可见性》
作者:吉尔·霍克伯格
出版社:杜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
在《视觉占领》一书中,霍克伯格(Gil Hochberg)展示了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2008年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中,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是如何被视觉权利,或者说控制什么可看,如何看,以及从哪看的权利的不平等所驱动的。通过抹除历史和否认巴勒斯坦人的存在,以及小心地掩盖自己的军事化行动,以色列维持着这种不平等的平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监视也成为了控制巴勒斯坦的工具。
霍克伯格分析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艺术家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Elia Suleiman、Rula Halawani、Sharif Waked、Ari Folman和Larry Abramson等,他们的电影、艺术和摄影通过对主导的冲突表现形式进行变形、怪异化和改装操作,挑战了这种视觉权利的不平等。这些艺术家创造了一种通向克服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化统治和政治压迫的看待事物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