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真正要示范的,是如何在民主自由、信息公开的环境里,打赢这场战争。」

2021年5月17日,穿着保护衣的医护人员在台北一所临时新冠病毒快速测试中心工作。
2021年5月17日,穿着保护衣的医护人员在台北一所临时新冠病毒快速测试中心工作。摄:Billy H.C. Kwo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5月中旬台湾Covid-19肺炎疫情爆发社区感染,过去一年多来相对安全的情势急转直下。一时之间,相关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出现混乱,关键信息释放趋迟缓之外,假信息、谣言也四处出没,网络上的争吵层出不穷。这显现出无论是官方的信息管控,还是民间的舆论传播,都有许多值得检讨和反思的地方。

以“校正回归”为例。5月22日,疫情指挥中心的每日记者会上,指挥官、卫福部长陈时中例行公布了当日的确诊数字321例,但同时也表示 尚有400例因为筛检流程“塞车”之故,将加回到过去六天的确诊数值之中,他并使用了一个新的名词“校正回归”来说明这个状况(目前台湾疫情指挥中心还在沿用该词,每天公布的疫情数字都包括“确认”和“校正回归”两个数字)。

当时由于“校正回归”是全新的防疫用词,而且指挥中心一次性地公布累计六天的修正数字,数量又相对庞大,立刻让许多民众出现困惑、疑惧甚至愤怒等情绪,有批评者认为这是在隐匿疫情,但也有支持者认为回溯数字是正常操作。在很短的时间里,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从公卫、医疗,到经济、公共行政等等,也纷纷提出各种资料和说法来解释这件事情的合理性,并在网路上迅速传散。根据多家媒体引述报导的网路声量调查显示,5月22到23日网路上对这个议题的讨论声量居高不下,攻防激烈,到23日晚间已经超过15万5千笔。

其实,“校正确诊数字”本身并不是太难理解的事情,而很多的专家解释,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说法却没有办法解释一件事情:指挥中心是可以,而且确实正在管控各种疫情状况信息的发布与流通,包括大家最关心的每日确诊数字。但是指挥中心应不应该管控信息?如何管控才恰当?又该如何被监督?或许才是此次事件应该被“校正”出来的重要课题。

指挥中心的信息管控

政府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权力天平大幅往政府一方倾斜,原本新闻媒体在监督政府上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明显被限缩。

先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要批判指挥中心对信息的管控,相反地,我认为在重大公共信息的披露和发布上,例如一般民众最关心的每日确诊数字,指挥中心的处理与发布本来就是需要格外谨慎。不管是采用何种计算方式,或是决定公布时机,都是很合理的政治考量。

不过台湾的政治,是民主政治。既然是民主政治,政府的任何政治考量与决策,就应该受到监督,就应该面对不同意见的挑战,以及更多信息揭露的要求。监督和信息揭露不只是为了防弊,而且是要透过监督力量的发挥,透过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可以让政府官员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周全的执行,这正是民主政治的精神与可贵。

2021年5月18日,台湾卫生福利部部长陈时中主持每天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记者会。

2021年5月18日,台湾卫生福利部部长陈时中主持每天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记者会。摄:Ceng Shou Y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然而,去年(2020)初疫情出现后,指挥中心就(从1月22日起)开始举行每日记者会,并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直播。这虽然一方面可以视作是把信息发布的流程变得更直接,却也由于记者会形式、信息发布,甚至连摄影和收音等技术都完全由指挥中心主控,使得政府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权力天平大幅往政府一方倾斜,原本新闻媒体在监督政府上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明显被限缩。

美国、欧洲等地认为,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守望和监督功能应该要强化,承担更多信息追问、搜查、验证及监督的功能,但台湾新闻媒体的参与程度却不断被削减。

而据我所知,第一线记者们也经常反映,指挥中心的信息发布有许多不完整、缺位和需要及时补充却未能满足的问题。以“校正回归”事件为例,[端传媒隔天在报导中]2就指出,不仅校正回归案例的“研判日”定义不明,其他包括各县市的每日累积确诊数、每日采检阳性率的分子与分母,以及关连不明的个案分布等有助疫情趋势研判的重要资料,都是媒体多次向指挥中心索取,却一直未获回复的。

美国、欧洲等地认为,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守望和监督功能应该要强化,承担更多信息追问、搜查、验证及监督的功能,但台湾新闻媒体的参与程度却不断被削减(指挥中心的每日记者会允许进入的记者人数,在5月27日从24名减半为12 名)。而造成新闻媒体在这个独特信息情境下的弱化,还有一个以前未曾出现过的原因:一般民众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不友善与施压。

封闭的信息泡泡圈

毫无疑问,这是指挥中心的主场⋯⋯这个信息泡泡,也因为防疫的相对成功,更加巩固与封闭,政府和民众集体自我感觉良好。

指挥中心每日记者会采用直播形式之后,民众在直播平台上的大量即时留言,也成为整个信息流通场景的一部分。不过绝大部分的留言,要不是表达对指挥中心官员的问候与支持,就是对现场媒体记者的负面批评。留言民众不仅对记者的提问有意见,指责记者问了不该问的问题,是在为难指挥官陈时中;甚至对记者的口语表达、声音、外表等也经常品头论足。期间甚至发生过记者对陈时中提问较为尖锐,事后立即被网友“肉搜”和“出征”,导致被迫关闭个人社群媒体帐号的事件。

当然,我并不是说记者的提问就一定恰当,也不是不能被批评。只是,在这样的场景中,原本负责监督政府,为民众争取更多信息的新闻记者,成为了被监督的对象。而原本理应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政府官员,则掌握信息流通的现场全局,同时还拥有一群声势浩大的线上啦啦队;毫无疑问,这是指挥中心的主场。而包括我自己以及世新大学新闻系教授陈秀凤的研究都指出,这不但造成了记者们极大的压力,甚至是寒蝉效应,当然也就实质限缩了原本新闻媒体可以扮演的角色。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泡泡圈,在这个泡泡里,信息无法充分流通,不同意见难以被看见和讨论,坚持监督角色的新闻媒体成了黑脸。而这个信息泡泡,也因为防疫的相对成功,更加巩固与封闭,政府和民众集体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可能的决策错误容易被掩盖,有用的尝试和建议难以被讨论和采纳,最后很可能错失了许多改善防疫政策的机会。

没有绝不出错的官员,也没有完美正确的决策,如果在过程中可以有更多更公开的信息流通和讨论,给政府和决策者更多的提醒和监督,决策品质一定可以改善。

审视5月以来的疫情恶化,各方专家都已经指出,包括航空机组人员的隔离措施、快筛和医疗能力的储备、社区感染的预防与应变,乃至于疫苗的采买与研发,都明显出现了漏洞与疏失。另一方面,独立媒体《报导者》的报导明确指出,去年三月,前副总统陈建仁就曾公开建议把快筛纳入超前布署的一环,而半年前也已经有专家建议进行大规模社区感染的演练,以及整备快筛试剂,相关企业也已经著手,但是都被指挥中心否决或搁置。

2021年5月27日,台北街头,一名店员为顾客量度体温。

2021年5月27日,台北街头,一名店员为顾客量度体温。摄:Billy H.C. Kwo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历史不能重来,我们当然无法知道,如果当初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不要那么萎缩,指挥中心愿意听取或采纳各方建议,今天的情况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绝不出错的官员,也没有完美正确的决策,如果在过程中可以有更多更公开的信息流通和讨论,给政府和决策者更多的提醒和监督,决策品质一定可以改善,而我们今天所面临危机的可能性,就可以降低。

“共体时艰”效应

其实,最近很多民众都很想问一句:“政府超前布署喊了一年,为什么布署成这样呢?”

但这个其实很合理的探问,在当前台湾也是难以被说出的。一种常见的回应模式是扣帽子:一提到筛检问题,就被标签为“普筛仔”;一批评政府,就是“扯后腿”、“中共同路人”;一想要检讨防疫措施,就是“不体谅第一线防疫人员的辛劳”。这类刻意简化的、诉诸情绪的修辞,相当程度上压抑了公共的良性沟通氛围与辩论空间。

刻意简化的、诉诸情绪的修辞,相当程度上压抑了公共的良性沟通氛围与辩论空间。

而另一种比较不那么具攻击性的回应模式则是“共体时艰”:既然疫情恶化的情况已经发生,此时此刻更应该团结一致,不要急著追究责任,也不要批评官员,只要配合政府措施,携手度过难关是最重要的。这个从去年就成为主流价值的“共体时艰”说法,本身并没有错,也充满正能量,但其中隐藏的盲点,却也一直存在。

其实,监督、批评、要求信息尽量公开透明,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或肯定防疫团队的辛劳与成果,并没有必然冲突。我们并不需要担心监督和批评,就一定会伤害防疫团队,或只是为了立刻追究责任。事实上监督和批评反而会让防疫团队做得更好,当防疫做的更好,辛苦的团队也就能获得更多的喘息。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器里面有人做得好有人做的不好,但是封闭的信息流通泡泡,很难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不只让其实有必要改进的官员或政策,不需感受压力,也让真正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官员,缺乏动力和机会。

监督、批评、要求信息尽量公开透明,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或肯定防疫团队的辛劳与成果,并没有必然冲突。

不仅如此,批评与质疑更不能跟不体谅第一线防疫和医护人员画上等号。反过来说,如果大家可以通过更多的讨论和信息流通,携手把防疫工作做得更好,才是真正体恤他们的最好做法。我所接触的医护人员告诉我,其实有不少人对政府过去一年的防疫作为多有疑虑,而就在因为确诊数激增导致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的当前,他们最需要的其实不是“辛苦了”三个字,而是尽速修正和弥补相关决策的错误,让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努力坚持下去。

2021年5月29日,一名穿著保护衣的士兵为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后坐下休息。

2021年5月29日,一名穿著保护衣的士兵为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后坐下休息。摄:Ceng Shou Y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假信息与认知作战

过去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付恶意假信息的最好办法,并不是一味防堵,也不是用非理性方式回敬,更不是单方面无条件相信政府,因为这些做法都只会形成更封闭的信息流通空间,而这正是假信息最容易滋生和被操控的温床。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民众顾虑,在当前防疫的信息流通场景中,存在不少非理性的批评(例如部分蓝营政治人物或团体的粉丝专页),甚至是不怀好意的假信息攻击。这些都是事实,然而这并不应该成为促进信息流通和合理监督的阻碍。

事实上,明显不理性或是离谱的假信息,大部分民众要拒斥或辨认并不困难,不足为惧。而牵涉较复杂的防疫措施或信息解释,我们确实需要更谨慎看待。毕竟网路上的风向操控,与各种政治力量的“网军”运作,亦即所谓的“认知作战”,已经存在多年。

5月25日爆发的“林玮丰事件”尽管至今真相未明(编注:一名领头批评“质疑指挥中心言论是网军操作”人士,被怀疑其实是发布质疑言论的真正帐号,被认为在自编自导一出保护指挥中心的戏码。因该人士与民进党关系密切,因此更引发政治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绿蓝白红,无论国内国外,在网路空间上的动员,其激烈与复杂的程度,实是一般民众难以想像。

然而过去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付恶意假信息的最好办法,并不是一味防堵,也不是用非理性方式回敬,更不是单方面无条件相信政府,因为这些做法都只会形成更封闭的信息流通空间,而这正是假信息最容易滋生和被操控的温床。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元、更开放和更充足的信息流通环境,而我们也应该对台湾民众有信心。台湾民主化已经进行超过三十年了,虽然需要更多的学习,但没有道理不相信大部分民众有能力处理这些信息难题。

台湾要示范的是…

台湾真正要示范的,不是本土零确诊,也不是自动自发的封城,更不是用最快速度解除三级警戒,而是我们可以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下,在信息开放的国度里,仍然可以成功地打赢这场战争。

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理应有足够的能量容许一定程度的意见对立和辩论,然后仍然在共同的目标上携手前进。当前的共同目标就是守护台湾,战胜疫情。

我们都认同“防疫如同作战”,形势非常危急,实不容许太多失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发挥民主国家的特长,通过政策监督、意见辩论和众人之智,同时支持政府和新闻媒体各自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大家一起来把防疫决策和落实做得更好。

这次社区感染爆发之际,某网友“看好了世界,台湾人只示范一次,在2周内解除3级”的推文被网路疯传,如今看来,已成了过去一年我们对于防疫成果自我感觉良好的最大讽刺。不过,尽管有点难堪,但我们并不需要放弃台湾的骄傲。只是,我们必须调整目标。

在对抗Covid-19肺炎的战争中,台湾真正要示范的,不是本土零确诊,也不是自动自发的封城,更不是用最快速度解除三级警戒,而是我们可以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下,在信息开放的国度里,仍然可以成功地打赢这场战争。这才是我们跟极权专制国家最大的不同,也才是台湾最大的骄傲和最珍贵的资产。而且,这个示范台湾不会只做一次,我们会做很多次,然后一直做下去。

(魏玓,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