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村上春樹<終究悲哀的外國語>
一直沒有認真讀過村上春樹的作品, 大概因爲我雖然喜歡小資生活卻對<挪威的森林>這類小資情調的小説不感冒吧 (尤其不喜歡第一人稱). 這本<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我是被一篇推薦和書名吸引來的, 書中包含16篇散文, 都是村上春樹91到93年在美國講學時寫下的, 主要是關於他在美國的經歷與感受. 其中既有他眼中的美日兩國的文化差異, 對美國現狀的生活化描述, 也回顧了他的個人經歷, 尤其提到他在成名前開酒吧謀生那一段很有趣. 作爲一個同樣從亞洲來到北美定居的新移民, 這本散文集裏有不少我很能get到的點, 比如亞洲人看待西方的"政治正確", 種族歧視, 自由社會等等. 有意思的是, 90年代初剛好是日本開始出現經濟泡沫而在這之前又維持了長期的經濟快速增長和巨額貿易出超, 那個時期美國有大量日本遊客還有各種Made in Japan, 不知道那時的日本人看待美國的心態是否跟今天的中國人有些相似.
挑兩篇印象比較深刻的來説吧. 第一篇是<關於精力旺盛的女人們的考察>, 説到村上春樹在美國時被不少女性問及他太太做什麽, 若只答"做我私人秘書兼編輯"便會引來不認同的臉色, 若加上她還在做攝影學習希伯來語參加社會中心活動, 那才會得到贊同, 因爲女性應當擺脫丈夫的陰影獲得精神獨立. 美國很早就開始了女性平權和反種族歧視運動, 這些年又加上了LGBTQ平權和支持環保等議題, 方向當然是好的, 然而儅所有東西被套入了Political Correctness這個框架以後就往往變了味道, 變成只要有點不符合一個固定的mode就該是被批判的. "概念這東西一旦確立, 就會無限膨脹開去, 越來越強大, 成爲理想主義的, 排他性的東西" "將這一概念以Yes No Yes No的方式無比執著而深刻地追求下去, 就會發生以正常神經看來無法置信的走火入魔的事情". 這也是我常常感到困惑和擔憂的.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 這篇是村上春樹說起自己在美國學習西班牙語的經歷, 作爲一個移民並且移居囯的語言和自己的母語不同我自然是很能體會到他說的那種"自行置身于不用外語就活不下去的環境之中"的感受的. 不過村上實在是厲害, 除了英語外還學了德語法語希臘語意大利語土耳其語加西班牙語, 我那時在歐洲轉了一大圈也沒想著要去學英語之外的語言 (雖然發現在歐洲很多國家英語真的不好用), 來了加拿大明知道學法語對生活和工作都必然有很大幫助也提不起精神去學, 縂覺得自己英語和粵語還在努力提高中就不要貪多嚼不爛了. 記得在德國坐火車到處旅行時有一次在車上遇到一個德國大兵, 主動跟我聊天說要練習英語於是我們兩個就都用非native的英語聊了整個車程, 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很好玩. 很多人覺得我在外面這麽久讀書生活工作英文應該已經很好了, 其實不是自己的母語交流起來還是常常會心虛, 尤其是一群人的talk, "一對一交談倒還勉強應付得來, 但若四五個人像機關槍速射一般唇來舌去, 僅聼其大意便已累得夠嗆" "而精神一旦鬆懈, 注意力隨即下降, 我嘴裏的英語也無法順利吐出". 這形容相信許多人都嘗過同樣滋味吧.
讀完這本散文集我忍不住開始思索儅我們去到一個新的地區/國家時到底是以怎樣的眼光去看待它的. 在我看來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作爲遊客或短期停留, 這時接觸到的多是表面的東西且通常是自己刻意去關注的方面, 加上本身帶有好奇和探索的心態, 很容易留下一個整體印象(而且正面居多). 第二階段是在此処居住了一段時間, 因爲開始碰觸到生活的各個細節, 原先一些未必設想過的問題便會暴露出來, 加上固有的文化衝突, 很容易就生出批評或反感的情緒,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這樣不少新移民和留學生都選擇回流. 最後一個階段是已在移居囯住了三五七年以上, 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模式和圈子, 這時會真情實感地去關心這個地方發生的各種事情並因此而高興或擔憂(包括罵當地政府哈哈), 這與作爲bystander去看其他地方發生的事然後無關痛癢地評價幾句是完全不同的心態. 我一直不認同那種肉身離開了精神世界卻完全留在所謂"母國"(比如那種在海外然後通過微信和今日頭條獲取信息的), 縂覺得既然如此又何苦犧牲那麽多跑到外面來, 而華人中似乎有不少是這樣的, 也難怪這個群體的一代移民常常不受待見. 作爲一個異鄉人必須使用外國語才能生活當然是有些痛苦的, 不過也同樣是一種有意思的經歷. 而且, 正如村上春樹在書的後記所寫, "無論置身何處, 我們的某一部分都是異鄉人 (stranger)", 此地是否能令你心安才最重要, 不是麽?